李志明(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人民醫(yī)院 云南 洱源 671200)
?
淺析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的相關因素和時機選擇
李志明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人民醫(yī)院云南洱源6712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的相關因素和時機選擇。方法:總結分析作者在上級醫(yī)院進修期間( 2004年)行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138例的治療結果,根據癥狀發(fā)作時間進行分組,其中,發(fā)作時間在48h以內為A組( 61例),發(fā)作時間在49-72h為B組( 42例),發(fā)作時間超過72h為C組( 35例),分析其中轉開腹的相關因素和時機選擇。結果:三組中轉開腹率和手術時間比較有明顯差異( P<0. 05) ;且年齡、體溫、膽囊壁的厚度、膽囊頸部有結石嵌頓、膽囊腫大、手術時機等均是導致中轉開腹的因素。結論:行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最佳時機應為發(fā)作后48h以內,但做好相應的術前評估及診斷、術中膽囊床的處理等,是降低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的關鍵。
關鍵詞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因素;時機選擇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模式的發(fā)展和完善,腹腔鏡技術水平也愈發(fā)成熟,其在臨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使用腹腔鏡技術行手術治療時,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導致術中中轉開腹[1]。本文主要分析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的相關因素和時機選擇,以期能夠降低術中中轉開腹的發(fā)生率,進而降低醫(yī)療糾紛,現將結果作如下報道:
1.1研究對象
本組行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138例,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62例;最小年齡為22歲,最大年齡為78歲;體溫在38℃以下78例,體溫在38℃以上60例;所選患者臨床癥狀均表現為右上腹部疼痛、壓痛及反跳痛等;實驗室檢查結果中:白細胞計數在15×109/L以下83例,白細胞計數在15×109/L以上55例;膽囊壁厚度在6mm及其以上52例。
根據癥狀發(fā)作時間進行分組,其中,發(fā)作時間在48h以內為A組( 61 例),發(fā)作時間在49-72h為B組( 42例),發(fā)作時間超過72h為C組( 35 例) ;三組患者性別、年齡、體溫、白細胞計數以及膽囊壁厚度等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的意義( P>0. 05),可以進行對比。
1.2方法
患者行氣管插管麻醉后,給予患者三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于術中操作較為困難或顯露不全者可行四孔法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三組中轉開腹的例數及平均手術的時間,同時,分析中轉開腹和患者年齡、性別、體溫、白細胞計數、膽囊腫大、膽囊壁厚度、膽囊頸部結石嵌頓以及手術時機等的相關性。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均通過SPSS 19. 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檢驗用t。計數資料用例數( n)表示,組間率( %)的比較檢驗用X2;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時P<0. 05。
2.1三組中轉開腹情況和平均手術時間對照
本次所選患者中中轉開腹17例,占12. 32%;而三組中轉開腹率和平均手術時間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 P<0. 05),具體見表1。
表1 三組中轉開腹情況和平均手術時間對照
2. 2中轉開腹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單因素的分析結果顯示,年齡、體溫、白細胞計數、膽囊壁的厚度、膽囊頸部有結石嵌頓、膽囊腫大、手術時機等與中轉開腹相關,具體見表2。
表2 中轉開腹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腹腔鏡技術應用初期,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膽囊壁有明顯的水腫、充血等,行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容易導致出血;且對于膽囊張力過高以及夾持較為困難的患者,均為手術禁忌癥。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適用范圍逐漸擴展,當前,有研究認為,除壞疽性膽囊炎以外的所有膽囊炎均可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2]。此外,大量臨床研究顯示,該種手術治療方法和開腹手術相比,手術效果相近,且前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對較低;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學者研究認為,疾病發(fā)作后48h或72h內為早期手術,其中轉開腹率相對較低;這是由于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膽囊壁和Calot三角組織異常增厚,局部組織發(fā)生粘連、充血及水腫等都會增加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操作難度,而膽囊壁和Calot三角組織病理學的改變和發(fā)病的時間相關,因此,選擇恰當的手術時機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關鍵[3]。本次研究結果中,三組中轉開腹率和手術時間比較有明顯差異( P<0. 05) ;且年齡、膽囊壁的厚度、膽囊頸部有結石嵌頓、膽囊腫大、手術時機等均是導致中轉開腹的因素。由此表明,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患者,在疾病發(fā)作后48h以內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效果最佳;但在行手術前應做好術前評估及診斷、術中膽囊床合理處理等,進而降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的幾率。
參考文獻
[1]劉恒,李大江,劉建.急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 6) :885-887.
[2]黃鑫,洪建文,詹澤鋒,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30例臨床分析[J].中華肝臟外科手術學電子雜志,2014,3( 5) :12-14.
[3]王華,邱璽鵬,趙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相關因素的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4,35( 26) :5776-5777.
作者簡介:李志明( 1967年4月)大理人,白族,副主任醫(yī)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普通外科及泌尿外科工作。
【中圖分類號】R575. 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07-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