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玲,胡 毅,袁 野(1.重慶市江津區(qū)中心醫(yī)院藥劑科,重慶 4060;.重慶市江津區(qū)中心醫(yī)院消化科,重慶 4060;3.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醫(yī)院藥劑科,重慶 40110)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是由于糖尿病代謝紊亂而導致彌散性或結(jié)節(jié)性腎小球硬化所致。其典型特點是腎功能慢性減退,給患者的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目前,DN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對DN發(fā)病機制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證實了脂質(zhì)代謝紊亂、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在DN的進展中占有重要地位[1]。近年的研究顯示,他汀類藥物可通過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腎小球硬化來保護DN患者的腎功能,還能通過直接抑制系膜細胞增殖、提高血管內(nèi)皮功能和血流量、抑制機體氧自由基和炎性因子活化、抗氧化應激等多種途徑發(fā)揮其腎功能保護作用[2]。本研究系統(tǒng)觀察了阿托伐他汀對早期DN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腎功能的影響,以探討其對早期DN的防治作用。
選擇重慶市江津區(qū)中心醫(yī)院2012年12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DN患者。納入標準:(1)糖尿病診斷符合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DN診斷按照Mogensen診斷標準確定為早期DN(△期),尿白蛋白排泄率>20 μg/min,即24 h尿白蛋白定量為30~300 mg;(3)尿常規(guī)檢測尿蛋白呈陰性;(4)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其中至少1項增高;(5)治療前2周內(nèi)未使用過阿司匹林、調(diào)脂藥、維生素、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受體拮抗藥、胰島素、胰島素增敏藥及抗氧化藥物等;(6)依從性較好;(7)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參加本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急、慢性感染;(2)患有嚴重的高血壓、高脂血癥、心力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3)合并有惡性腫瘤及腦、肝、肺等重要器官疾??;(4)有近期腎毒性藥物服用史,短期內(nèi)尿蛋白明顯增加;(5)妊娠期婦女。將所有患者采用抽簽法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本研究方案經(jīng)重慶市江津區(qū)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2 groups()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2 groups()
對照組患者接受DN常規(guī)治療,包括糖尿病飲食、體育鍛煉、口服降糖藥(不得使用二甲雙胍、胰島素增敏藥)、皮下注射胰島素等,并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和降壓藥[不得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RAS)拮抗藥],空腹血糖(FPG)控制在5.6~7.0 mmol/L,血壓控制在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chǔ)上口服阿托伐他?。ū本┘瘟炙帢I(yè)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20 mg/片),每晚1片。兩組患者均治療12周。
(1)療效判定標準[2]。完全緩解: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血脂水平、腎功能基本恢復正常,連續(xù)3次尿蛋白檢查呈陰性;基本緩解: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血肌酐(Scr)降低≥20%,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Ccr)上升≥20%,尿蛋白3次檢查減少1~2個“+”號以上,血脂水平、腎功能基本接近正常;有效:癥狀、體征明顯好轉(zhuǎn),Scr降低≥20%,Ccr上升≥20%,尿蛋白持續(xù)減少1個“+”,血脂水平、腎功能好轉(zhuǎn);無效:癥狀、體征、相關(guān)指標無明顯變化或有所加重??傆行剩剑ㄍ耆徑饫龜?shù)+基本緩解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觀察指標。所有患者空腹采集靜脈血10 ml置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真空采血管內(nèi),以10 cm、3 000 r/min離心20 min分離,血清置于-20 △冰箱保存,統(tǒng)一檢測。①血脂水平:包括TG、TC、HDL、LDL,在OLYMPUS AU 2700生化分析儀上測定。②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TNF-α、IL-6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測定,CRP采用免疫濁度法測定。TNF-α和IL-6試劑盒由北京北方偉業(yè)公司提供,CRP試劑盒由武漢博士德生物公司提供。③腎功能:血尿素氮(BUN)采用ELISA法測定,Scr采用堿性苦味酸法測定。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以上數(shù)據(jù)測定結(jié)果在2個標準差范圍內(nèi),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中完全緩解5例,基本緩解6例,有效1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6.7%;對照組患者中完全緩解2例,基本緩解4例,有效16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3.3%;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TG、TC、HDL、LDL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G、TC、LDL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HDL水平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更顯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mmol/L)Tab 2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 level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mmol/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mmol/L)Tab 2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 level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mmol/L)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Note:vs.before treatment,*P<0.05;vs.control group,#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TNF-α、CRP、IL-6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NF-α、CRP、IL-6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更顯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Tab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Tab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Note:vs.before treatment,*P<0.05;vs.control group,#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BUN、Scr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BUN、Scr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更顯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mmol/L)Tab 4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mmol/L)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mmol/L)Tab 4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mmol/L)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Note:vs.before treatment,*P<0.05;vs.control group,#P<0.05
DN是糖尿病最常見和最嚴重的慢性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隨著我國糖尿病發(fā)病率越來越高,DN的發(fā)病率也逐漸升高。目前,DN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腎內(nèi)糖代謝紊亂與血流動力學因素共同參與、相互作用被認為是DN的發(fā)病機制。但臨床與試驗研究證明,即使嚴格控制血糖、應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Ang△)受體拮抗藥阻斷RAS等治療仍不能阻止DN的進展。氧化應激、炎癥過程、局部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異常表達以及遺傳因素等多種因素也與DN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密切的關(guān)系[3]。在糖尿病早期,高血糖可導致RAS活動增高、Ang△生成增加,Ang△通過與血管緊張素受體(AT1)結(jié)合激活腎小球、腎小管內(nèi)核因子κB(NF-κB)信號通路,導致腎組織局部單核巨噬細胞浸潤,進而分泌大量的炎性因子[4]。因此,設法對抗腎的炎性狀態(tài)、氧化應激損傷,對于延緩病情過度進展、降低病死率尤其重要。
他汀類藥物是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除了調(diào)脂作用以外,還能維持內(nèi)源性抗氧化系統(tǒng)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抗氧化損傷[5]。宋艷等[6]的研究顯示,瑞舒伐他汀在有效降低DN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時,可顯著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清CRP、IL-1、IL-6水平,提示他汀類藥物可通過抑制炎癥過程來減少DN患者的尿蛋白,保護腎功能。他汀類藥物能夠通過提高HDL、降低腎小球硬化來保護DN患者的腎功能,同時也能通過降低炎性反應(抑制各種炎癥介質(zhì)的產(chǎn)生、炎癥細胞的活化以及各種炎性因子和細胞因子的釋放)、抗氧化損傷、改善血管內(nèi)皮功能等血脂非依賴性的機制保護腎功能。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的調(diào)脂及抗炎療效肯定,可保護血管內(nèi)皮功能、抑制炎癥介質(zhì)聚集、抗增殖、抗氧化[7]。有研究顯示,阿托伐他汀20 mg較辛伐他汀20 mg降低LDL的幅度高出近11.5%,其口服吸收后即有生物活性,不需代謝轉(zhuǎn)化即可產(chǎn)生藥理作用,較其他他汀類調(diào)脂藥物有更明確的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作用[8]。宋薇等[9]采用阿托伐他汀與辛伐他汀各治療DN患者30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兩種藥物都能降低患者的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減少尿白蛋白排泄量,但阿托伐他汀的效果比辛伐他汀更顯著。廖華偉等[10]通過觀察阿托伐他汀對抗DN患者腎氧化損傷的作用,發(fā)現(xiàn)治療后患者的血清SOD活性增高、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說明阿托伐他汀除具有降血脂作外,還可改善DN患者的氧化應激狀態(tài)。姜華等[11]的研究則顯示,阿托化他汀可通過抑制TNF-α、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的表達,從而減輕內(nèi)皮細胞損傷。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相比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患者,觀察組(加用阿托化他汀)患者不僅總有效率較高,TG、TC、LDL水平顯著下降,而且TNF-α、CRP、IL-6等炎性因子水平也顯著下降,BUN、Scr水平得到了顯著改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以上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在有效降低早期DN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時,也可顯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腎功能。由于本研究納入觀察的樣本量不大,所得結(jié)論尚待大樣本、多中心研究進一步證實。
[1]Gensini GF,Gori AM,Dilaghi B,et al.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circulating hsCRP concentrations:a sub-study of the achieve cholesterol targets fast with atorvastatin stratified titration(ACTFAST)study [J].Int J Cardiol,2010,142(3):257.
[2]秦曉丹.阿托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早期腎病臨床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1,24(5):63.
[3]閆永紅,張超,徐俊蛟,等.阿托伐他汀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0,35(10):1 018.
[4]宮壯,李大林,朱向軍,等.替米沙坦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對早期糖尿病腎病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J].江蘇醫(yī)藥,2013,39(12):1 416.
[5]彭衛(wèi)平,吳春松,葉曉蓮,等.尿毒清、阿托伐他汀對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反應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腎病雜志,2013,14(11):1 008.
[6]宋艷,胡曉麗.瑞舒伐他汀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和炎性細胞因子IL-1、IL-6表達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5(13):3 716.
[7]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Jonathan Emberson,Derrick Bennett,et al.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vascular benefits of statin therapy:an analysis of 20 536 patients in the Heart Protection Study[J].Lancet,2011,377(9 764):469.
[8]李建英,路文盛,顏曉東,等.老年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外周血NF-κB活性變化及阿托伐他汀的治療作用[J].山東醫(yī)藥,2011,51(17):7.
[9]宋薇,趙玲,溫建炫,等.阿托伐他汀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炎癥狀態(tài)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 056.
[10]廖華偉,嚴宗遜,劉曉惠,等.阿托伐他汀對抗糖尿病腎病患者腎氧化損傷的臨床觀察[J].四川醫(yī)學,2009,30(11):1 706.
[11]姜華,姜玉姬.阿托伐他汀對酯多糖誘導的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Toll樣受體4及炎癥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2,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