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麗君,石哲群,張 鴿,吳 萍,王治國,劉 靜,馮 靜(唐山市工人醫(yī)院,河北唐山 063000)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涉及多個系統(tǒng)及器官的全身結締組織性自身免疫疾病,伴隨著多種臨床表現(xiàn),尤以神經系統(tǒng)和泌尿系統(tǒng)損害最為常見[1]。狼瘡腦病是指SLE患者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的癥候群以及精神異常的癥狀,主要包括神經系統(tǒng)綜合征、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癥狀等[2]。目前,治療狼瘡腦病的主要方案是大劑量甲潑尼龍沖擊療法[3]或甲潑尼龍合并環(huán)磷酰胺的雙沖擊療法,但療效并不理想[4],且大劑量的激素治療可能會加重神經、精神系統(tǒng)的癥狀[5]。中醫(yī)認為,活血化瘀藥可通過改善微循環(huán)而在狼瘡腦病的治療中發(fā)揮積極作用[6]。本研究中,筆者在雙沖擊療法的基礎上聯(lián)合燈盞花素治療狼瘡腦病,并觀察其療效和安全性,以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選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狼瘡腦病患者。納入標準:(1)均符合1982年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的診斷標準[7],并伴有以下癥狀之一:頭痛、顱內壓升高、無菌性腦膜炎、神經異常、腦中風綜合征等;(2)均確診為狼瘡腦病。排除標準:(1)近期內接受過激素類藥物治療;(2)高血壓腦病、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或尿毒癥;(3)伴有嚴重心、肺、腎、肝功能異常;(4)伴有其他嚴重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臟病、糖尿病;(5)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6)依從性差。將所有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男性10 例,女性25例;年齡(34.74±13.85)歲,病程(13.82±2.67)h。觀察組男性8 例,女性27 例;年齡(31.78±10.67)歲,病程(15.78±3.77)h。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給予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南光化學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500 mg)50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 中靜脈滴注,每日1 次,連用3 d,第4 天給予注射用環(huán)磷酰胺(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0.5 g)1.0 g 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第5天開始給予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80 mg進行維持治療,每日1次,連用15 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注射用燈盞花素(昆明龍津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10 mg)50 mg 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20 d。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活動性(SLEDAI)評分[8]、白細胞介素(IL)1β、IL-6、IL-8、干擾素(IFN)γ,記錄神經癥狀和精神癥狀患者發(fā)生例數(shù)、病死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SLEDAI 評分標準:癲癇樣發(fā)作、精神癥狀、器質性腦病、視覺障礙、顱神經病變、狼瘡頭痛、腦血管意外、血管炎記8分;關節(jié)炎、肌炎、管型尿、血尿、蛋白尿、膿尿記4分;脫發(fā)、皮疹、黏膜潰瘍、胸膜炎、心包炎、低補體、抗雙鏈DNA抗體陽性率增加記2 分;發(fā)熱、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記1 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癥狀越明顯。神經癥狀包括癲癇、腦血管病、頭痛、認知障礙、無菌性腦膜炎;精神癥狀包括緘默、興奮、幻聽、恐懼、抑郁、焦慮。
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SLEDAI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SLEDAI評分均顯著低于同組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LEDAI評分比較(,分)Tab 1 Comparison of SLEDAI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score)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LEDAI評分比較(,分)Tab 1 Comparison of SLEDAI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score)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Note:vs.before treatment,*P<0.05;vs.control group,#P<0.05
觀察組患者(除無菌性腦膜炎外)發(fā)生癲癇、腦血管病、頭痛、認知障礙例數(shù)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發(fā)生神經癥狀例數(shù)比較[例(%)]Tab 2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symptom cases between 2 groups[case(%)]
觀察組患者(除幻聽外)發(fā)生緘默、興奮、恐懼、抑郁、焦慮例數(shù)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發(fā)生精神癥狀例數(shù)比較[例(%)]Tab 3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symptom cases between2 groups[case(%)]
治療前,兩組患者IL-1β、IL-6、IL-8、IFN-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IL-1β、IL-6、IL-8、IFN-γ均顯著低于同組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排除死亡患者后的數(shù)據(jù))。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1β、IL-6、IL-8、IFN-γ比較(,pg/ml)Tab 4 Comparison of IL-1β,IL-6,IL-8 and IFN-γ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pg/ml)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1β、IL-6、IL-8、IFN-γ比較(,pg/ml)Tab 4 Comparison of IL-1β,IL-6,IL-8 and IFN-γ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pg/ml)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Note:vs.before treatment,*P<0.05;vs.control group,#P<0.05
對照組有7 例患者死亡,病死率為20.00%;觀察組有5 例患者死亡,病死率為14.28%;兩組患者病死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Tab 5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2 groups[case(%)]
狼瘡腦病是SLE 患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累的表現(xiàn),而神經癥狀、精神癥狀是狼瘡腦病的重要表現(xiàn),該病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目前認為是由于患者體內自身的多種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4],引起血管炎癥,從而引起血腦屏障受損,病變部位缺血壞死,形成局部微小腦梗死灶。SLE為自身免疫相關的結締組織疾病,且免疫炎癥貫穿于整個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狼瘡腦病患者血漿和腦脊液中的炎癥因子,包括IL-1β、IL-6、IL-8、IFN-γ顯著增高,其中IL-1β可誘發(fā)局部炎癥;IL-6 可使血管擴張及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腦組織水腫,引起神經、精神癥狀;IL-8 可增加血腦屏障的通透性;IFN-γ可促發(fā)SLE并加重病情。
有研究表明,甲潑尼龍可通過影響抗體的生成、抑制血管壁以及多種器官的炎癥反應,但使用大劑量激素治療狼瘡腦病可進一步加重狼瘡腦病的癥狀[2]。環(huán)磷酰胺主要通過與淋巴細胞作用,抑制特異性抗體的生成、消除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降低相關炎癥反應。二者聯(lián)合的雙沖擊療法,可抑制血管和器官的炎癥反應,改善臨床癥狀,由于聯(lián)用時比單用的劑量更小、用藥時間更短,故不良反應較少,患者預后更好[9]。
中醫(yī)認為,狼瘡腦病主要由于瘀血阻絡、氣血逆亂所致[10],血瘀是其主要的病理原因,故中醫(yī)治療狼瘡腦病以活血化瘀為主[11]。燈盞花素是從燈盞花中提取并精制而成,除具有擴張血管、增加動脈流量、減少血小板、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外,還具有改善腦部循環(huán)及腦部癥狀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SLEDAI評分、IL-1β、IL-6、IL-8、IFN-γ均顯著低于同組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神經癥狀(除無菌性腦膜炎外)和精神癥狀(除幻聽外)的發(fā)生例數(shù)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病死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燈盞花素聯(lián)合雙沖擊療法治療狼瘡腦病療效和安全性均較好,可降低SLEDAI評分,改善神經癥狀、精神癥狀。由于本研究納入的樣本量較小,此結論還有待大樣本、多中心研究進一步證實。
[1]左曉霞,胡燕青,游運輝,等.老年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診斷及治療[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1,11(5):89.
[2]朱利君,李祝紅,黃敏.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治療重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9):61.
[3]王吉耀.內科學[M].2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 118-1 120.
[4]張宛哲,王建生,趙瑛瑛,等.甲基強的松龍沖擊聯(lián)合鞘內注射地塞米松及甲氨蝶呤治療狼瘡腦病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1):84.
[5]江從軍,劉貞富.神經精神性狼瘡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7,13(6):446.
[6]沈思鈺,張永文,董曉蕾,等.活血化瘀在神經精神狼瘡中的作用機制[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25(6):3.
[7]Tan EM,Cohen AS,F(xiàn)ries JF,et al.The 1982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rthritis Rheum,1982,25(11):1 271.
[8]胡玲,胡健蓉,賈金平.燈盞花素對大鼠子宮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實驗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1,17(6):31.
[9]曾衛(wèi)東,左曉霞,游運輝,等.500 mg 甲基強的松龍及鞘內注射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治療狼瘡腦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4,14(16):125.
[10]馮春清,楊湘薇.中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狼瘡腦病的觀察和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4(2):76.
[11]許冰,王玲玲,王占奎.鞘內注射結合中醫(yī)療法治療狼瘡腦病2例[J].四川中醫(yī),2012,30(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