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麗敏 孫一 曹紅敏 方佳彥 胡瑩瑩 肖鵬 李茜汝
卡培他濱維持治療胃癌晚期的效果及不良反應
池麗敏 孫一 曹紅敏 方佳彥 胡瑩瑩 肖鵬 李茜汝
目的探討卡培他濱維持治療在胃癌晚期患者中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方法82例接受一定周期數的一線聯合化療并且達到疾病控制或穩(wěn)定的胃癌晚期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行西醫(yī)常規(guī)對癥治療,觀察組予以卡培他濱維持治療。評價兩組臨床療效,記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近期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不良反應以血液系統和消化系統為主,主要為1~2級不良反應,無4級不良反應。結論胃癌晚期患者采用卡培他濱維持治療臨床療效顯著,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卡培他濱;胃癌;維持治療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114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好發(fā)于5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近年來,隨著臨床診斷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患者可以得到早期的診斷和治療,但仍有一大部分患者在診斷時已為晚期,喪失了手術機會,且胃癌易復發(fā)和轉移,相關研究[1]指出,晚期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為5%左右。目前,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療手段為聯合化療,旨在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近年來,以卡培他濱為代表的氟尿嘧啶類藥物越來越受到臨床醫(yī)師的重視,其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2]。為了探討卡培他濱維持治療胃癌晚期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對82例胃癌晚期患者進行了對比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接受一定周期數的一線聯合化療并且達到疾病控制或穩(wěn)定的胃癌晚期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經病理學明確診斷,接受一定周期數的一線聯合化療,嘧啶類聯合鉑類或紫杉類化療藥物,化療周期4周期以上,化療效果根據實體瘤通用標準評價為穩(wěn)定以上者。肝腎功能指標無明顯異常,一般情況好,預計生存期3個月以上。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男26例,女15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7.5±9.6)歲。對照組男28例,女13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56.3±9.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規(guī)對癥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口服卡培他濱治療,21 d為1個周期,前14 d每日口服卡培他濱1.0 g/m2,休息7 d后進入下一周期化療。每月所有患者進行1次復查,包括腹部CT、MRI、癌胚抗原等,若患者合并有全身疼痛,則行全身核素骨顯像(ECT)檢查。
1.3 評價指標 臨床療效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實體腫瘤近期客觀療效評價標準進行評價。完全緩解(CR)∶病灶徹底消失,病理性淋巴結短徑<10 mm,維持時間4周以上;部分緩解(PR)∶靶病灶長徑之和縮小50%以上,維持時間4周以上;穩(wěn)定(SD)∶病灶變化在部分緩解和進展之間,維持時間4周以上;進展(PD)∶靶病灶長徑之和增加25%以上,或有新病灶出現。毒副反應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抗癌藥物亞急性毒性分級標準進行評價,主要根據患者血常規(guī)、血生化指標以及神經功能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分為0~4級5個等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2 觀察組不良反應 觀察組主要不良反應為血液系統以及消化道系統,主要為1~2級不良反應,無4級不良反應。見表2。
表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n(%)]
表2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n(%),n=41]
胃癌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的首位,約50%的胃癌患者確診時已無法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療,且胃癌異質性較高,術后容易出現復發(fā)轉移,易發(fā)展為胃癌晚期。目前對于胃癌晚期患者,臨床上主要采取姑息性化療,盡可能的延長患者生存期,并使患者在生存期內獲得較高的生活質量。全身性化療是目前胃癌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但隨著化療時間的累積,化療藥物帶來的毒性累積作用會越來越明顯,部分患者無法耐受而停止化療[3]。而患者一旦停止化療,原先的病灶又將很快出現進展。
針對上述情況,有學者[4,5]提出了維持治療這一新的治療模式,并在研究中證實了臨床優(yōu)越性??ㄅ嗨麨I屬于5-Fu的前體藥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高,避免了胃腸外給藥的屏障問題[6]??ㄅ嗨麨I口服后首先以原形進入循環(huán)系統,在肝內轉化成為5-DFCR,隨后在肝臟及腫瘤組織中轉化為5-DFUR,最后轉化成為氟尿嘧啶,發(fā)揮化療作用??ㄅ嗨麨I、5-DFCR、5-DFUR無細胞毒作用,轉化成為氟尿嘧啶才能發(fā)揮作用,因此不良反應較輕,患者耐受好。本研究中,口服卡培他濱的胃癌晚期患者主要不良反應為血液系統以及消化道系統,主要為1~2級不良反應,無4級不良反應??ㄅ嗨麨I化療效果可靠,本組研究中,相對于未使用化療藥物的對照組患者,觀察組近期療效明顯占優(yōu),完全緩解20例,部分緩解10例,穩(wěn)定8例,進展僅為3例。
綜上所述,卡培他濱維持治療胃癌晚期臨床療效好,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1]鄒小農,孫喜斌,陳萬青,等.2003-2007年中國胃癌發(fā)病與死亡情況分析.腫瘤,2012,32(2):109-114.
[2]王愛英,張毛講.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6):58-59.
[3]李元方,周志偉,李威,等.卡培他濱聯合洛鉑對比聯合奧沙利鉑用于進展期胃癌D2術后輔助化療.廣東醫(yī)學,2012,33(9):1324-1327.
[4]王剛,郝勤玲,劉旭,等.替吉奧或卡培他濱同步三維適形放療治療中老年復發(fā)直腸癌的臨床療效.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2):344-346.
[5]巴楠,吳敏,王麗娟,等.替吉奧或卡培他濱聯合順鉑治療晚期胃癌臨床療效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6):672-673,676.
[6]盧志文,盧光,黃儉,等.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治療中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7):1172-1174.
2015-05-05]
∶523320 東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腫瘤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