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輝
(福建省寧德市高級中學)
為了教材能夠更好的適應具體的教學情境,也為了能夠滿足學生實際的求知需求,教師和學生會在課程的實施時根據課程的標準適當地對教材的內容進行調整或是增加和加工,使教材的使用更加的合理,這就叫做教材的“二次開發(fā)”。“二次開發(fā)”一定是在原本教材的基礎上但是又超過教材,使其更加優(yōu)化合理。
物理教材的編寫集中了課程專家和各中學一線教師多年的教學精華,盡可能地將物理知識、物理思想和物理歷史以及物理方法等都濃縮到有限的教材中,每個字、每一句話都要進行反復的推敲。但是教材是靜態(tài)的文字和圖片,無論呈現的怎樣完美都不能保證完全地滿足課程教學中的需求,能夠傳遞的信息內容還是有限的,所以“二次開發(fā)”就凸顯出其作用了。教材的“二次開發(fā)”具有動態(tài)性,就是教師以教材內容為基礎,擴展教學的內容并可能以視頻文本的方式呈現出來,更加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多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伽利略對自由落體的研究”一課中,教師對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觀念進行回顧和驗證,慢慢地引導學生了解到知識和真理的研究也是一步一步實現的,使學生能夠用更加客觀的、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其發(fā)展。但是無論圖片的選用多么的合適、文字的描述多么清晰,在物理這種需要探究的教學中仍是缺乏直觀的感受力的。使學生理解的比較抽象,甚至抓不住學生的注意力,達不到教學的意義。所以,教師非常有必要對物理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
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兩位學者的研究為依據進行實際的試驗,更加直觀形象地讓學生看到真理驗證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例如,南中某個中學的教師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將試驗的過程排成“跨越時空的對話”視頻短片,這樣不僅節(jié)省時間,還可以循環(huán)利用。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不想學習,不會學習。但是教材的編寫還是以其科學性、邏輯性和完整性為主,因此沒有什么趣味性。這個是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環(huán)境找到一個合理的方案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潛能。例如,在學習電磁場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碎紙片和透明細線來演示電子的變化,在學生不知道的前提下會覺得紙片的移動很神奇,進而自己進行探究,挖掘真相。
“表格化”策略是適合在任何學科并能起到作用的一種“二次開發(fā)”的策略。它能夠非常清晰直觀地展現出要學習的知識重點、要點,使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更是復習時知識整理和歸納的最佳方法。例如,在學習物理必修2“機械能”一章的動量守恒定律、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恒、重力是能做功和重力是能變化等,因為知識點比較相近,很容易弄混,總是有學生不知道這幾個規(guī)律之間的聯(lián)系,常常在使用時弄混。教師可以把它進行表格化的“二次開發(fā)”,如下表。
將教材內容“表格化”處理后,知識點明顯變得清晰便于記憶,各個規(guī)律之間的變化和聯(lián)系一目了然,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這幾個知識要點。“表格化”策略是相對比較容易,作用又比較大的一種“二次開發(fā)”策略,所以是教師和學生都比較喜愛和認可的一種方式。
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指出物理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chuàng)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由于傳統(tǒng)物理教學的枯燥性、死板性等問題亟待解決,而現代課改正日趨向素質和情境教學的方向邁進,因此,應該注重物理教材的“二次開發(fā)”,使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學習。同時,一直以來,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大的依賴就是漸漸累計起來的教學經驗,但是也容易使其產生一種固定的思維,尤其是資歷越高的教師,越容易定性思維,不去改變。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在現代的教學中不能夠滿足教學的需求?,F在的教學需要教師對教材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性,需要教師結合自己的經驗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不僅僅將傳授知識作為教學的唯一目的,而是將教學的過程、方法、技能、知識和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作為統(tǒng)一的目的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以最好的方式接受更多的內容并能夠消化,這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劉詩海.第八屆全國優(yōu)秀自制教具評選報告[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