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黃小山 祝 剛 晏 廣
作者單位:516000 廣東省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
?
手術切除腦膜瘤后復發(fā)的危險因素分析及手術對策研究
李志平黃小山祝剛晏廣
作者單位:516000 廣東省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切除腦膜瘤后復發(fā)的危險因素,探討研究適合腦膜瘤患者的手術方式。方法回顧性分析進行手術治療后復發(fā)的160例腦膜瘤患者臨床資料,分別對其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總結影響手術后再復發(fā)的非手術因素和手術因素。結果年齡、術前是否發(fā)生癲癇、術前KPS評分與腦膜瘤患者術后的復發(fā)無相關性,性別、腫瘤形狀、病理類型、腫瘤直徑以及是否初發(fā)是影響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重要因素(P<0.05);對腦膜瘤術后患者復發(fā)的手術因素分析看出:手術治療方式(單純手術、γ刀、手術+放療、手術+γ刀)與手術切除程度(SimpsonⅠ級、Ⅱ級、Ⅲ級)是影響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重要的手術因素(P<0.05)。經 Logistic 回歸分析,病理類型、手術治療方式、腫瘤直徑、手術切除程度、是否初發(fā)、腫瘤形狀以及性別是影響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重要因素。結論重視影響術后復發(fā)的手術因素,對于提高腦膜瘤患者的臨床療效、降低術后復發(fā)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腦膜瘤;復發(fā);非手術因素;手術因素;單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5,30:590~592)
腦膜瘤(meningioma)為起源于軟腦膜蛛網(wǎng)膜細胞的良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 20%,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除膠質瘤外最常見的腫瘤[1]。腦膜瘤幾乎可以發(fā)生于任何位置的腦膜,但成人 90%的顱內腦膜瘤發(fā)生于幕上,最常見的部位是矢狀竇-鐮旁、大腦凸面和蝶骨嵴等[2]。手術是治療腦膜瘤的首選方法,但手術存在各種風險:如腫瘤切除不完全的風險、手術并發(fā)癥嚴重甚至死亡的風險、術后復發(fā)的危險等等,其中腦膜瘤術后復發(fā)引起了臨床醫(yī)師的廣泛關注。本文就選擇2010年7月-2014年8月期間來我院手術治療的160例腦膜瘤患者,回顧性分析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手術切除腦膜瘤后復發(fā)的危險因素,探究適合腦膜瘤患者的手術方式,為臨床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08年7月-2013年8月來我院手術治療的160例腦膜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70例,女性90例,年齡27~70歲,平均年齡(55.60±5.40)歲。按照 WHO標準進行腦膜瘤的病理學分型:腦膜瘤Ⅰ級良性腦膜瘤(內皮細胞型、纖維母細胞型、過渡型、砂粒型、血管瘤型、分泌型、微囊型、化生型、淋巴漿細胞豐富型)120例,Ⅱ級不典型腦膜瘤(脊索(樣)型、透明細胞型、非典型性)24例,Ⅲ級間變性或惡性腦膜瘤(橫紋肌樣型、乳頭狀型、間變性)16例。合并高血壓者32 例,糖尿病9例,心臟病 4例,合并心電圖異常 8例,貧血3例。首發(fā)臨床癥狀表現(xiàn):頭痛54例,嗅覺減退7例,精神癥狀6例,頭暈者 53例,肢體無力8例,視力下降16例,面部麻木6例,惡心嘔吐32例。
1.2腫瘤復發(fā)標準
上次手術已將腫瘤全部切除,經臨床醫(yī)師證實為腦膜瘤;術后6個月復查,經臨床影像學證實患者有腫瘤再次生長。
1.3研究方法
回顧性分析160例腦膜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術前KPS評分、腫瘤形狀、病理類型、腫瘤直徑、是否初發(fā)和手術治療方式(單純手術、γ刀、手術+放療、手術+γ刀)與手術切除程度(SimpsonⅠ級、Ⅱ級、Ⅲ級)等內容,統(tǒng)計6個月后經臨床確認術后腫瘤復發(fā)的例數(shù),記入表格內。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對各變量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如果計量資料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采用t檢驗,如果計量資料不符合正態(tài)性分布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則采用c2檢驗。重復測量的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非手術因素分析
對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非手術因素分析可知:年齡、術前是否發(fā)生癲癇、術前KPS評分與腦膜瘤患者術后的復發(fā)無相關性(P>0.05),而性別、腫瘤形狀、病理類型、腫瘤直徑以及是否初發(fā)是影響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重要因素(P<0.05)。見表1。
2.2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手術因素分析
對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手術因素分析看出:手術治療方式(單純手術、γ刀、手術+放療、手術+γ刀)與手術切除程度(SimpsonⅠ級、Ⅱ級、Ⅲ級)是影響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重要手術因素(P<0.05)。見表2。
2.3手術切除腦膜瘤后復發(fā)的多因素分析
經 Logistic 回歸統(tǒng)計分析可知,影響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因素中,病理類型、手術治療、腫瘤直徑、手術切除程度對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影響較大,其次是否初發(fā)、腫瘤形狀以及性別也是影響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重要因素。見表3。
表1 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非手術因素分析(例,%)
表2 腦膜瘤術后患者復發(fā)的手術因素分析(例,%)
3討論
腦膜瘤是起源于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可能來自硬腦膜成纖維細胞或軟腦膜細胞,但大部分起源于蛛網(wǎng)膜帽狀細胞,可發(fā)生于任何含有蛛網(wǎng)膜成分的部位[3]。腦膜瘤多為良性,但少部分為惡性,常累及顱內重要血管、神經、或者侵蝕顱底結構?;颊咄灶^痛和癲癇為首發(fā)癥狀,依腫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現(xiàn)突眼、視力、視野、嗅覺或聽覺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老年患者以癲癇為首發(fā)癥狀者多見[4]。根據(jù)相關文獻報道,約有20%以上的腦膜瘤為非典型腦膜瘤,另有2%~3%為間變性腦膜瘤[5]。這些惡性腫瘤術后易復發(fā),成為神經外科醫(yī)師治療腦膜瘤的一大難題。本文選擇了160例腦膜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影響因素。
表3 手術切除腦膜瘤后復發(fā)的多因素分析
影響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因素有多種,如年齡、性別、腫瘤類型等。有文獻報道[6],性別、腫瘤形狀、病理類型、腫瘤直徑以及是否初發(fā)是影響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重要因素。國內文獻報道,根據(jù)WHO分類方法。腦膜瘤分為良性、不典型性和惡性3類[7]。良性腦膜瘤術后少有復發(fā),復發(fā)腫瘤組織學形態(tài)仍是良性表現(xiàn);惡性腫瘤由于腫瘤鄰近硬腦膜上有多中心病灶等多種原因,復發(fā)率較高。這與本文作者研究觀點一致。其他因素如性別、腫瘤形狀、腫瘤直徑等也是影響腦膜瘤復發(fā)的危險因素。國內文獻報道的非手術因素對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影響較多,但對手術因素如手術治療方式(單純手術、γ刀、手術+放療、手術+γ刀)與手術切除程度(Simpson Ⅰ級、Ⅱ級、Ⅲ級)等報道較少。本文作者研究發(fā)現(xiàn),手術治療方式和手術切除程度嚴重影響了腦膜瘤患者術后的預后狀況。根據(jù)Sinpson提出對手術切除程度分級,分為0~Ⅴ級。但腦膜瘤手術主要行SimpsonⅠ級、Ⅱ級、Ⅲ級3級。Simpson Ⅰ級是指將腫瘤及附著處硬腦膜、受累骨質一并切除;Ⅱ級切除是指將腫瘤全切除,腫瘤附著處硬腦膜電灼處理;Ⅲ級切除是指硬腦膜內腫瘤切除,沒有切除或電凝相連的硬膜和硬膜外結構[8]。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行Ⅰ級手術切除的患者的復發(fā)率(5.3%)遠低于Ⅱ級、Ⅲ級的手術患者(12.9%、23.1%),這與Ⅰ級手術切除腫瘤完全有關。因此,手術切除程度是影響腦膜瘤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手術方式也是影響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重要因素。手術+放療治療患者術后復發(fā)率最高(66.7%),這與患者術后身體素質薄弱、抵抗力差以及放療對身體輻射性強等因素有關。手術+γ刀手術方式治療患者的術后復發(fā)率最低(5.7%),這是因為γ刀治療對治療位于手術遠隔部位、深部或顱底腦膜瘤,尤其是海綿竇、腦干、巖斜區(qū)等處的腦膜瘤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使多發(fā)病灶的一次性治療成為可能,并且大大減少了放射性腦損傷等并發(fā)癥。因此,手術治療方法也是影響患者術后復發(fā)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影響腦膜瘤術后患者復發(fā)的因素有多種,包括性別、腫瘤形狀、病理類型、腫瘤直徑等非手術因素和手術治療方式與手術切除程度等手術因素。因此,重視這些非手術因素和手術因素,對于提高腦膜瘤患者的臨床療效、降低術后復發(fā)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杜鐵橋,朱明旺,趙殿江,等.良性腦膜瘤MRI特征及病理類型與腫瘤復發(fā)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4,48(3):197-201.
[2]張澤立,劉玉光,王宏偉,等.腦膜瘤術后復發(fā)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9,25(9):806-808.
[3]陶英群,梁國標,李智勇,等.腦膜瘤手術后復發(fā)因素〔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40(8):735-737,740.
[4]楊松,梁新強,吳海春,等.腦膜瘤術后復發(fā)的影響因素分析〔J〕.廣西醫(yī)學,2014,36(9):1230-1233.
[5]賀軍,吳明燦,田學章,等.腦膜瘤手術后復發(fā)的相關臨床因素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yī)學下旬刊,2013,10(5):31-34.
[6]黃海常,陸明雄,葉靜,等.92例腦膜瘤手術療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9):30-31.
[7]程高鵬.腦膜瘤術后早期繼發(fā)性癲癇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14):2118-2120.
[8]姚瑙斯.分析影響鞍結節(jié)腦膜瘤術后患者視力預后的主要危險因素〔D〕.華中科技大學,2013.
(編輯:甘艷)
Risk Factors and Surgical Countermeasures for Recurrence of Meningioma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LIZhiping,HUANGXiaoshan,ZHUGang,etal.People'sHospitalofHuizhou,Huizhou,516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 of meningioma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nd suitable surgical approach.MethodsClinical data of 160 cases of meningi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factor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non-surgical factors and surgical factors which affect recurrence.ResultsAge,preoperative seizures,preoperative KPS score were not related with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meningioma,gender,tumor shape,histological type,tumor size,and onset we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meningioma (P<0.05);postoperative surgical factors analysis showed surgical treatment (surgery alone,γ knife,surgery plus radiotherapy,surgery + γ knife) and extent of surgical resection (SimpsonⅠ grade,Ⅱ,Level Ⅲ) were important surgical factors affecting recurrence (P<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istological type,surgical treatment,tumor size,extent of surgical resection,onset,tumor shape and gender we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meningioma.ConclusionSurgical factors affecting recurrenc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ningioma patients,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Key words】Meningioma;Recurrence;Non-surgical factors;Surgical factors;Univariate analysis;Multivariate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4-12-09修回日期 2015-03-10)
中圖分類號:R73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930(2015)04-0590-03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15.0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