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胎兒性難產的助產方法
木斯塔帕·卡甫
(新疆青河縣查干郭勒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 836203)
1胎兒過大
母羊產道無狹窄現(xiàn)象,而胎向、胎位及胎勢也正常,只發(fā)現(xiàn)胎兒體軀過大,充塞于產道而不能產出。助產方法,主要是強行拉出胎兒,在拉出前先向產道內注入液體石蠟或溫肥皂水,以潤滑產道。①正生時,先用兩條產科繩分別縛住胎兒兩前肢系部,并交給助手,術者手握住胎兒下頜(如死胎可用產科鉤鉤住兩眼眶),然后趁母羊努責的同時,以緩力強行拉出胎兒,在強拉時助手配合交替拉兩前肢,并轉動兩前肢,使胎兒肩胛骨與盆骨圍呈斜向通過母羊盆腔,方能拉出胎兒。但嚴禁過快過猛,以免拉斷前肢。②倒生時,拉兩后肢的方法與正生相同,即使兩側髖結節(jié)及膝關節(jié)之間的連線成為斜的。如胎兒的后軀受到母體盆骨入口側壁的阻礙,可扭轉胎兒后肢,使臀部成為側立(變?yōu)閭忍ノ?即容易拉出。因母羊盆腔的垂直徑通常比胎兒臀部最寬的兩髖結節(jié)要大,所以這樣扭轉以后,容易通過。③無論是正生還是倒生,不能強行拉出時,可考慮采用剖腹產手術或截胎術取出胎兒。④胎兒過大,可用手拉出。正生時,術者的手伸入產道握住整個胎頭拉出。倒生時,則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夾住兩個跗關節(jié)上部,并用手握住跖部拉出胎兒。
2雙胎難產
母羊在分娩時,兩個胎兒同時進入產道,都不能通過,造成的難產,叫雙胎難產。常見于羊懷雙胎時。兩個胎兒多數(shù)是一個正生、一個倒生(也有兩個都是正生成倒生的),產道檢查可能發(fā)現(xiàn)一胎頭和長短不齊的四條腿,其中兩個蹄底向下,兩個向上,亦可發(fā)現(xiàn)兩個胎頭或只是四條腿。助產原則上是先推回一胎兒,再拉出另一胎兒。助產時首先要分清肢體各屬于哪個胎兒,并用附有不同標記的產科繩,分別縛好兩胎兒的肢體,以免推拉時發(fā)生錯誤。然后術者用手推回里邊的或下面的胎兒,助手配合術者趁勢拉出就近的或上邊的胎兒,拉出一胎兒后,再拉另一個胎兒。如伴有胎勢不正,影響推回及拉出時,須先行矯正再行推回或拉出。
3胎位、胎向異常
側胎位分正生與倒生兩種。即進入產道的兩蹄底朝向左側或右側。產道檢查,可發(fā)現(xiàn)胎兒背部朝向母體的腹側。正生時可摸到頭及頸,倒生時可摸到胎兒的尾巴及肛門;下胎位是胎兒仰臥于子宮及產道內,分正生與倒生兩種。正生時兩前蹄蹄底向上,頭頸屈曲于盆骨人口處,可摸到胎唇及頸,或兩前肢與頭頸屈曲于盆骨入口前。倒生時蹄底朝下,可摸到尾巴及肛門。胎位異常助產的原則為必須先把胎兒翻轉成上胎位或輕度側胎位,方能拉出胎兒。拉前先用繩縛好兩前肢,倒生時縛好兩后肢。術者用手拉下頜或握住適當位置的同時,由兩名助手向一個方向翻轉兩前肢或兩后肢,三人協(xié)力配合,使之轉為上胎位或輕度側胎位,再拉出胎兒。
胎向異常分為縱腹向、橫腹向、縱背向及橫背向四種,一般很少發(fā)生??v腹向是胎頭及兩前肢進入產道,同時兩后肢也進入產道,呈犬坐姿勢,腹部向產道。橫腹向是胎兒橫臥于子宮內,腹部對盆腔入口,四肢同時擠入產道;縱背向及橫背向均是胎兒背部呈豎的或橫的朝向盆腔入口,為犬坐及橫臥姿勢,胎兒的腹部及四肢朝向母羊頭部。
4難產的護理
難產雖然不是多發(fā)病,但是一旦發(fā)生,助產十分困難。①加強對空懷母羊的飼養(yǎng)管理。青年母羊配種不可過早,以免影響母羊本身和胎兒的生長發(fā)育;空懷期間使役不要過重,發(fā)情時適時配種;及時治療母羊的各種疾病,尤其應注意對子宮及生殖道疾病的治療。②加強對妊娠母羊的飼養(yǎng)管理。妊娠期間要增加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以保證母羊和胎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妊娠前期合理使役,產前兩個月停止使役,但要牽遛或自由運動,這樣有利于胎兒轉為正常分娩時的位置和姿勢及順利分娩。③做好臨產檢查。檢查時間:羊是從胎膜露出至胎水排出這一段時間;馬驢是在尿膜囊破裂,第一胎水排出之后。這一時期正是胎兒的前置部分剛進入骨盆的時間。檢查的方法是將手臂及母羊外陰部消毒后,把手伸入陰門,進行觸診。觸診的內容包括胎兒及產道,如胎兒及產道均正常,可等待其自然分娩;如果胎兒異常,應立即進行矯正,因為這時胎兒前置部分尚未進入骨盆腔,異常程度不大,胎水流失不多,產道及子宮潤滑,比較容易矯正;如果產道異常,有發(fā)生難產的可能性,應及時做好助產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