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蓮
(湖北省當陽市河溶鎮(zhèn)中心小學 湖北當陽 444116)
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訓練例談
李華蓮
(湖北省當陽市河溶鎮(zhèn)中心小學 湖北當陽 444116)
語文課本一直是學校語文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也是學生練習說話寫話的一塊肥沃的土壤。課本中一篇篇生動有趣的童話,一首首富有童趣的詩歌,一幅幅形象精美的插圖,是進行寫話訓練的好材料,是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的好素材。如果我們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對學生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以多種形式誘導孩子放膽表達,樂于寫話,帶領孩子走進寫話的樂園,享受寫話快樂。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模仿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基本途徑之一。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膶懺捘7戮毩?,可以提高寫話的訓練效果?/p>
我們使用的教材大都選文優(yōu)美,很多文段都可以作為寫話教學仿寫的例子。特別是兒童詩歌,以其生活氣息濃郁,內(nèi)容淺顯易懂,語言朗朗上口,表達形式相同,深受每一個低齡孩子的喜歡。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巧妙引導,充分發(fā)揮教材示范作用,鼓勵學生寫出簡短有趣的兒童詩歌,讓學生在“詩興大發(fā)”的過程中,感受寫話帶來的無窮樂趣。
比如在學習了《假如》以后,我對孩子說:“同學們,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做什么呢?請你模仿課文也來編一首小詩,看看誰能成為今天班上的小詩人。”說完后,孩子們舉起了小手,一首首天真的小詩從孩子們的小腦袋里跑了出來:“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會給地震災區(qū)的人們,畫許多結(jié)實的房子,讓那里的人們不再哭泣”,“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會給沙漠,畫許多雨水,讓那里鮮花盛開”……再如教學《四季》一文,我對孩子說:“同學們,一年四季都很美,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請模仿課文的語言形式,用上“誰對誰說,我是什么季節(jié)”來編兒歌,學生們興趣盎然,紛紛張開了想象的翅膀,仿寫出了富有童趣的兒歌:“柳枝彎彎,他對燕子說:‘我是春天’;知了吱吱,他對大樹說:‘我是夏天’;樹葉飄飄,他對風兒說:‘我是秋天’;北方呼呼,他對人們說:‘我是冬天’……”等。孩子們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可以說,一點兒不比課文遜色,我情不自禁地為他們鼓起掌來。
學生寫作就像是一個剛學走路的孩子,讓學生仿作就是扶著學生走路,在扶著走的時候,老師要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前進,慢慢地孩子就會自己走路了!
低年級孩子們對圖畫有著獨特的興趣,于是,在教學中我抓住教材中那些色彩鮮艷的插圖,引導孩子們把觀察到的內(nèi)容來說一說,寫一寫。如一年級下冊《識字1》是一組關于春天的成語,文中12個成語分為四組,每組成詞表示同類事物,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文中配有色彩鮮明的圖畫,形象地再現(xiàn)了成語所表示的事物。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說說畫面上都有些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學生從色彩、形狀等方面,抓住春天事物的特征。接著,又引導孩子們結(jié)合自己的積累,夸夸你眼中的春天。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紛紛寫到 :“春天到了,雪白的梨花、粉紅的桃花競相開放,美麗極了!”“春風吹綠了小草,吹開了杏花,吹來了小燕子。”有的寫到: “春風一吹,柳樹姑娘搖動著她的長辮子,好像在說:‘春天真美! 春天真美!”……情趣盎然的圖畫,激發(fā)了學生寫話的興趣,一句句靈動的話語在學生筆尖流淌……
又如口語交際《小白兔運南瓜》圖片中沒有出現(xiàn)一幅關鍵畫面,取而代之的是空白。在口語交際訓練時,我就巧借空白,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小白兔是怎樣運南瓜回家的呢?孩子靜想以后,各種各樣的方案紛紛出臺,有的說:“滾南瓜”,有的說:“用車拖回家”,有的說:“請人抬回家” ……再讓學生展開討論各種方法的好處和不足之處,這樣既發(fā)展了思維,又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在此基礎上,我趁熱打鐵,設計一個寫信環(huán)節(jié):把你運南瓜的方法告訴小白兔,看小白兔會用誰的方法。此環(huán)節(jié)一出,激發(fā)了孩子的好勝心,引發(fā)了孩子的寫話興趣。
如果說看圖寫話是對文本再現(xiàn)的話,那么續(xù)編故事,想象寫話是對文本的創(chuàng)新?!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在寫話及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缺乏具體形象性,他們往往借助于想象和幻想來理解他們的生活世界。為此,低年級的教材選用了不少童話故事,內(nèi)容豐富,富于想象、幻想和夸張。
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課文留下的空白,引導學生合理展開想象,降低寫話的難度,激發(fā)學生寫話的興趣。如,在教學《泉水》一文時,我把孩子引入了一個童話的世界,帶他們走進了文本,再續(xù)故事情節(jié),引導學生續(xù)編故事的發(fā)展。其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丁冬,丁冬……泉水一路上還會看見什么?它會做些什么?又會說些什么?”有的孩子說:“泉水流進小溪里,溪邊的小草大口大口地喝著水,泉水說:‘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會長得更長,更綠?!庇械暮⒆诱f:“泉水流過我家門口,媽媽用泉水澆它種的菜,泉水說:‘澆吧,澆吧,你的菜澆了我甜甜的泉水,會長得更壯?!?/p>
新教材往往在課后安排了一些拓展性的問題,給學生留下了一個想象與思考的空間,這為教師引導學生說話、寫話訓練,提供了好機會,這樣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例如,在學完了課文《坐井觀天》之后,最后我們師生圍繞著“青蛙到底有沒有跳出井口?”這個問題展開探討,學生發(fā)言積極,暢所欲言。于是,我就趁機拋出一個話題“ 如果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跳出了井口,它會看到什么?又會說些什么?”請你以“跳出井口的青蛙”為題,續(xù)寫《坐井觀天》,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更是寫出了幾篇很優(yōu)秀的寫話作業(yè),提升了學生的想象力。
總之,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拓展寫話訓練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深入挖掘教材,找到培養(yǎng)和提高孩子寫話能力的切入點,抓住各種機會,創(chuàng)造各種練寫情境,讓孩子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那樣孩子的寫話能力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