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柳
(江西煤田地質局二二三地質隊子弟學校 江西鷹潭 335000)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劉 柳
(江西煤田地質局二二三地質隊子弟學校 江西鷹潭 335000)
閱讀在語文中幾乎占到了無法替代的作用,日常學習的字詞句幾乎都是在為閱讀做著鋪墊。閱讀應從興趣著手,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自主閱讀,從而才能提高語文成績。因此,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閱讀興趣進行探討。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激發(fā)
閱讀教學應該是培養(yǎng)閱讀的思維和能力的過程,應該逐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應該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要從閱讀期待、閱讀反思、閱讀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這樣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因此,我們必須革新以往的以情節(jié)為主的分析講問型的閱讀課,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感悟和自主發(fā)揮的能力。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時,怎樣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呢?[1]
激發(fā)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尚未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時,我們教師要從一個初級閱讀者的視角選擇一些適合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優(yōu)秀的文章或經典故事,自己先行閱讀。從中提煉出對學生成長有幫助和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在課間或課中滲透給學生。例如:教師在講《皇帝的新裝》這個故事時,可以截取其中的一個重要情節(jié)“皇帝一件衣服也沒穿,可是全國上下所有的臣民都夸贊他的衣服華美?!边@是怎么回事呢?這時,學生對進一步了解書中具體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時正是向學生推薦圖書的最佳時機。然后再提供給學生具體讀本,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會濃郁而真切,自發(fā)地產生“我要讀書”的想法。
在語文課堂上,老師的范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學生來說,老師范讀繪聲繪色、抑揚頓挫、情真意切、入情入境,這樣老師就會把作者的感情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投入課文、投入作者,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提高,在無意間,學生還會模仿老師的朗讀,模仿老師的節(jié)奏,模仿老師的技巧,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學生的眼里,總是覺得好的作品是很有魅力和吸引力的,所以在學生的心里,會覺得只聽老師讀不過癮,就會在課堂上或是在課后自己讀,在課后找課外書來讀,在其中感受閱讀的魅力。如在所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孔明智退司馬懿》等優(yōu)美的故事時,教師在上課后,先對著學生進行范讀,這樣,老師就會很快把學生帶入所學內容創(chuàng)設的這種情感之中,學生融入這個故事當中,就會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愛模仿是學生的天性,如果我們能調動這種天性,就會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課堂教學必須適應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課堂教學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出發(fā),依照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來設計教學方法。如在上《有趣的漢字》一課時,老師可以將學生最喜歡的動畫人物美羊羊引進課堂,以學生好動的天性,運用“找朋友”、“打靶開花”等游戲的形式上這一課,以學生闖關的形式貫串整個課堂,在這樣活潑快樂的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激發(fā),情感就會得到交流,個性就會得以發(fā)揮,語文課堂就會變成實踐、活動、自主的主旋律,學生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中會學得更好。
引領閱讀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生因其身心發(fā)展幼稚,認知能力較差,最易產生的是模仿性?!苯煺叱?,近墨者黑?!薄鞍駱拥牧α渴菬o窮的”。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首先對讀書要有較大興趣,給學生以表率作用,產生強大的感染力,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自己首先要喜歡讀書。每天晨讀,教師一定要率先朗讀,非常投入地讀,讓自己的閱讀作用產生“閱讀情感場”,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讀書“磁場”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讀書的隊伍中去。教師的示范作用潛移默化,引人入勝,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情趣,引發(fā)學生的讀書愛好。[2]
1.開展競賽活動
其一,故事會。學生事先準備自己所看書籍中最感興趣的一個故事介紹給班上學生,可以一人講,也可以幾個人分角色講。
其二,美文誦讀。課外讀物中有大量的優(yōu)美文章,鼓勵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好,逐步提高語言鑒賞能力。
其三,專題知識搶答賽。比如指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時,在班上舉行了“走進三國”知識搶答賽,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興趣。由于競賽是一種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戰(zhàn)性的活動,為了取得勝利,學生必然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必然要去多讀書。而學生通過讀書獲得了勝利,由于學以致用或讀寫結合,也就保持住了閱讀的興趣。
其四,其它讀書成果展。如表演課本劇、手抄報展示、讀書卡展示、報刊剪輯展示、書簽制作展示等等。由于競賽活動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戰(zhàn)性,為了取得勝利,學生必然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必然要去多讀書。而學生通過讀書獲得了勝利,也就鞏固了閱讀的興趣。
2.開展評選活動
由于年齡小對事物的興趣缺乏持久性。所以根據他們在閱讀中的表現(xiàn),及時捕捉他們身上散發(fā)出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和激勵。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個信任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面小旗,對于成年人來說也許是微不足道,但對學生來說卻是一股巨大的能力,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讓他們在教師的贊美聲中逐步對閱讀產生興趣,向更深邃的書海中遨游。[3]
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更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使學生理解原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寫作意圖。所以,在講每一篇課文時,應該創(chuàng)設一個與原文相適應的意境,如詩歌、散文以音樂相配,記敘文以課本劇相配,說明文以圖片相配。這樣的話,學生就會在這種特定的情景中反復地朗讀課文,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就會自然地領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布萊森說過:“環(huán)境都在默默地對學生發(fā)表演說。”其實在課堂上,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布萊森所說的道理是相同:“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引導學生進入課本內容,是一種最直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闭n本中,很多課文都是情文并茂、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只有挖掘課文中的情感因素,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能夠移情、入情,那么學生就會不知不覺地走入課文,就會把學生的被動化為主動,從而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綜上所述,興趣是獲益的先導,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引導小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從而為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服務,最終達到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提出的新要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魏薇.小學閱讀教學的生活體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
[2]楊永容.新課標下培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興趣研究[J].新課程學習(下),2014,06:25.
[3]楊朝輝.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J].學周刊,2014,0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