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智
(銅仁市第十五中學,貴州銅仁554300)
淺析如何提高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張 智
(銅仁市第十五中學,貴州銅仁554300)
近年來,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學校體育是國民體育的基礎,又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是一門專業(yè)理論與形體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因此,作為一名中學的體育工作者,更應努力地將體育運動技術,技能更多更好地傳授給學生,以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那么如何提高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呢,這里就談幾點看法:
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體育教學,使學生從生理和心理上具備參與和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體育的動機和興趣。體育興趣是認識和從事體育活動的一種傾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體育(或某一個項目)產生了興趣,表現(xiàn)出了一種求知欲望,這對體育教學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們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應用各種手段來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但體育興趣與課的類型無關,我們知道,體育課一般分為引導課,新授課,復習課和考核課四種類型。新授課是學習的新教材,授課方式是以“練”為主,任何一項教材學生要掌握它都必須經過泛化、分化、鞏固和自動化過程。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就要以其組織教學,根據學生動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課的類型只是體現(xiàn)了本節(jié)課的授課方式,并不能體現(xiàn)教材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旦對某一教材發(fā)生了興趣,不管哪種類型課都是愿意學習的,都是有興趣的,因此,不管那些學習內容,都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認認真真的學,并且認認真真的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不僅體育課要時時刻刻,千方百計的增加學生上課的興趣,并且作為學校體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體育運動會,更要激發(fā)學生們對它的興趣,鍛煉他們在賽場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艱難的道德品質。
體育教師,其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很大,這就要求每位體育教師在課堂上精神飽滿,言于律己,時時刻刻注意自己言行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體育課與其它課不同,課堂上必須有示范。體育課的示范就如同數學課中的例題一樣,必不可少的甚至重要性更大。因為體育運動的由來就是模仿,學生學習運動技術、技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于模仿,因此教師的示范非常重要,俗話說什么樣的教師,教出什么樣的學生,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對主要基本技術工作進行研究,做好示范 ,確保示范,動作的正確性,規(guī)范化(示范規(guī)范化本身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面)。選擇示范的位置、角度、速度、次數和運用示范的時機等方面都應用科學性,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運用示范不當,則會造成事與愿違,影響教學效果,由此可以教師必須不數提高業(yè)務水平,提高示范能力。
講解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輸出信息的核心教學法,講解的內容要與教學內容及學習掌握體育運動的競賽規(guī)律相吻合,語言簡單扼要,使講解既精練形象生動,又能突出重點,有條不紊。如何用好講解時的語言,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水平、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體育項目的理解程度等方面都有相應的較好要求。語言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工具,教師要學會運用語言的快慢、高低、輕重、緩急、語言的抑揚頓挫頓挫,在講授技術動用要領時或清脆有力,或深沉渾厚(同時要通俗易懂),且具有平易新切之感。形象生動的語言給人一種直觀感使人興奮;富于文采的語言,使講解潤色生輝,更加形象生動,形成獨特的魅力,使學生全神貫注。如果既平淡無味,又脫離實際,就會降低講解的效果,失去講解的作用。
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必須考慮教學對象,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特點,根據知識內容的特性,尋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心里學的角度分析,教師在一堂課中長期使用一種教學方法,學生的視覺和思維無法產生沖擊與逾越,心理會出現(xiàn)波段式的厭煩。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方法需要形式多樣,例如:在體育課中,廣播體操的教學,除了常規(guī)的,完整示范、鏡面講解,分段練習,還可以添加情景教學、創(chuàng)編教學、對比教學等多樣教學方法。一個班,學生之間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和智力發(fā)展是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不同教學手段與方法來培養(yǎng)和調動,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業(yè)務素養(yǎng)創(chuàng)造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良好的課堂氣氛是伴隨積極情感的認知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緒和情感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吸收,也阻止頭腦工作的記憶,它能幫助人改變心理現(xiàn)狀。我們常能感到在心情低落郁悶時人的頭腦思維是思維堵塞,沒有創(chuàng)造情緒。因此,課堂情緒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具有操控與調節(jié)功能。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駕馭學生的上課情緒,調動學生體育課堂的熱烈、活動,同時又要注重知識的合理傳送。在上一堂新技術課中,課堂的氛圍是調動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因素,這種因素教師應合理掌控,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活動,張弛有度的傳授知識,將學生的認知能力激活到最佳狀態(tài),刺激智力的發(fā)展和基本活動能力提高。
教學評價是對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結果的評定。通常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成績的好壞是通過體育鍛煉標準來衡量,不少學生因為先天身體素質差或是體質較弱,無法達到考核標準,由此以往失去體育鍛煉的信心,慢慢開始不愿上體育課,并遠離體育運動。這種評定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缺少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以及學習過程的評價。因此,體育課堂的評價需改變過去單一技能的評定方式,考慮個體差異,從學習態(tài)度、學生過程客觀評價。體育教師應根據自己教學經驗和實際情況,采用多元教學評價體制,調動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主樂意的投入到體育課堂的學習中。
總之,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決定了新時代體育教學的發(fā)展方向,課堂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學的中樞,它決定著體育教學目標和價值的體現(xiàn)。因此,在新教改的指引下,體育課堂的教學注重教學目標的設計,創(chuàng)新與改革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育評價等,根據實際情況特殊優(yōu)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