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雯慧
(寧波大紅鷹學院金融貿易學院浙江寧波315175)
"研究所"模式在國際貿易地理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馬雯慧
(寧波大紅鷹學院金融貿易學院浙江寧波315175)
國際貿易地理是一個新興的學科,是介于國際貿易學與地理學之間的邊緣性學科,沒有太多深奧的理論,教材上的內容比較淺顯,但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而且不斷的有新的內容需要及時補充。在此背景下,論文在充分研究學生及課程特點的基礎上,針對"研究所"模式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國際貿易地理教學方法探索實踐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國家地位的不斷攀升,我國國際交往也日益增多。作為合格的外貿從業(yè)人員,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外語能力、熟悉國際貿易流程、精通國際貿易實務外,還必須對貿易對象國的自然條件、基礎資源、市場特點、產業(yè)結構以及當?shù)氐娘L俗習慣,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我校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開設了國際貿易地理課程。通過學習國際貿易地理課程,可以讓國貿專業(yè)的學生從地理學的角度重新認識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了解當今世界貿易的現(xiàn)狀以及發(fā)展趨勢。這對于學生增長國際貿易知識,更好的應對未來的工作挑戰(zhàn)具有現(xiàn)實意義。[1]
1.課程內容過多,課時較少
在大多數(shù)本科院校,《國際貿易地理》的課時安排一般在30至36學時。如在我校,國際貿易專業(yè)的課時安排只有32學時,所以時間上比較緊張。再加上《國際貿易地理》這門課程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如地理環(huán)境與國際貿易的關系、世界主要經貿區(qū)及重點國家、大宗商品的產銷分布、國際運輸?shù)鹊取H羧衫蠋熑ブv解,課時根本不夠,教學效果也不理想。怎么樣在有限的課時里,把相對較多的教學內容完成變成了這門課最大的一個問題。
2.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懶于思考
傳統(tǒng)的教師主講模式在初高中教學中被廣泛的應用,也被多數(shù)的學生所習慣和接受,但這種教學模式在《國際貿易地理》課程的教學中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學生缺乏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鍛煉。目前我們多數(shù)學校對于該課程的教學仍停留在老師講學生聽的程度,學生的參與度不夠。我在實際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課堂上如果光靠老師講,學生像聽故事一樣,聽的時候很感興趣,覺得很有意思很熱鬧,但聽完就完了。缺乏了思考的動力,學習就欠缺主動性,只是被動的接受。在大學本科教育中,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是重點,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更加重要。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
3.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
在我們學?!秶H貿易地理》課程是在大三的第二學期開設。很多學生已經沒有了大一、大二的新鮮感,對于課程學習的動力也已經不夠,興趣不濃。怎么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也是我們這門課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和實踐,我在《國際貿易地理》課程講解中,推行了“研究所”模式,主要的做法如下:
1.秉承自愿原則,成立研究所,確定研究方向
針對課程學時少,內容多的特點,將部分教學內容嘗試放手給學生負責。在09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與10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我擔任教學的班級,對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秉承自愿的原則,按區(qū)域及同學愛好,成立研究所,每個研究所自由選定某幾個國家作為這學期的研究方向。老師有課堂講解的重點,研究所的同學有自己研究的重點,二者相結合,既鍛煉了學生,又解決了課程內容多的問題。
2.研究過程貫穿整個學期
每個研究所有所長和研究員,整體的目標是將某一個國家的基本概況、風土人情、貿易的最新概況,納入各個研究所的研究范圍。不是簡單的停留在一次作業(yè)、一次小論文,一個PPT,而是貫穿整個學期的細致深入的研究。到學期末,形成學生的成果集。每學年學生的研究成果都可以成為新一屆學生的學習資料,日積月累,這將是一筆很寶貴的資源。[2]
3.研究內容的記錄,以博客為主
我們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記錄方式,研究內容的記錄,平時以博客為主,期末以研究報告為主。研究所有固定的博客賬號,所有參與研究所的學生都可以進入,方便查閱,方便師生互動。很多同學也采用微博的手段,更加方便記錄。
4.監(jiān)督和評價機制更好的確保學習效果
為了保證學習效果,必要的監(jiān)督機制和評價制度也相配套。教師負責對研究所的日常研究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學生一學期的研究成果納入考核,占到期末考評的15%。每次課利用10-15分鐘讓各組進行研究成果展示,由教師負責考評,對于成果展示特別優(yōu)秀的研究所和個人,予以加分。學期末對改革方案進行調整和修改,使其更趨合理化。
1.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經過三輪的研究所模式的實踐,我的課堂教學效果顯著。在研究所同學的帶動下,每次課前的自主發(fā)言交流,氛圍很好,教學互動有明顯改觀?!把芯克蹦J奖械氖亲栽冈瓌t,而非全員參與,參與學生的熱情很高,他們的積極參與對其他未參與的學生也是一個積極的帶動作用。
2.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
加入研究所的學生,在課下都能積極主動的去搜集資料,為的是課上能向其他同學展示,這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加入研究所完全是自愿的,并且只是研究一個國家,持續(xù)時間也相對較久,所以更加容易深入展開研究,對于鍛煉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非常有幫助。只有深入的研究,持續(xù)的研究,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最終解決問題。[3]
3.發(fā)現(xiàn)了學生不為我所知的精彩一面
上課是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勞動,是互相的學習和配合。只有我們老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引導好學生,才能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在我的課上,我也發(fā)現(xiàn)了學生不為我所知的精彩一面。通過研究成果的展示,我們的學生有些會講韓語日語、有些是PPT制作高手、有些是世界歷史專家、有些對酒文化有研究等等。通過“研究所”這個平臺,我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更加通暢和頻繁。從教學反饋中很多學生都提到老師不只是傳授知識的“良師”,更是他們無話不談的“益友”,很喜歡這種授課方式等等。只有師生關系協(xié)調了,我們的共同勞動—“教學”才是愉快的、成功的。
[1]梁潔儀.論《國際貿易地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化[J].考試周刊,2013.9
[2]蘇廣實.國際貿易地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1
[3]張馨.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國際貿易地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