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
(盤錦市大洼縣西安學校遼寧盤錦124206)
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
郭偉
(盤錦市大洼縣西安學校遼寧盤錦124206)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把教育學生正確理解祖國語言文字和進行情感教育統(tǒng)一起來,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浪花,培養(yǎng)他們理解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v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無一不凝聚著作者的愛與憎,蘊含著作者的感情。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注意把情感教育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也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
無論是藝術欣賞還是藝術創(chuàng)作,觸景生情是最普通、最常見的一種審美的情感活動,這也正是情感的情境性特征的體現(xiàn).在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衬苡行У匾l(fā)、喚醒學生的情感,而且能借助情境深化學生的認知.有經(jīng)驗的語文教師往往十分重視閱讀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因此,在學生正要接觸作品時,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在飽含激情狀態(tài)下進入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幾句導語,一首歌,一幅畫或一段視頻等等。如在教學《觀潮》時,為了讓學生對錢塘江大潮有一個直觀、全面、形象的認識,在開始上課時,我播放了錢塘江大潮的一段視頻做為本節(jié)課的導入。當錢塘江大潮的壯麗景象出現(xiàn)在學生們面前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大家都被這大潮神奇壯觀的自然景觀所震撼,擁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由此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沿著這條情感軌道走近課文,走近錢塘江,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恰當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能有效激發(fā)和陶冶學生的情感,而且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學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發(fā)后,教師要順勢引入課文深層次的學習中,將知識內(nèi)化為學生自主思維的動力,提高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情感是深深地滲透在文章中的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之中的。在品賞詞句教學時,我們要抓住文中關鍵句,講清深層內(nèi)涵和蘊意,讓學生“披文入情”,體會文章的“味”,與作者感情共鳴。如抒情散文《鳥的天堂》夕陽下,高大茂盛的榕樹招人喜愛,此時,鳥棲息了,“鳥的天堂”呈現(xiàn)出一種靜態(tài)的美;晨光中,那么多那么歡的鳥在榕樹里奮飛、爭鳴,又展示了一種動態(tài)的美,讓人留戀,叫人贊嘆。大而茂的靜態(tài)的樹與多而歡的動態(tài)的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樹鳥相配、動靜相映,讓人真切在感受到那“鳥的天堂”既足以讓鳥兒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又足以讓鳥兒在此快樂地飛翔。它是鳥兒名副其實的樂園、天堂,也是祖國壯美河山的縮影。這就是《鳥的天堂》展示給我們的兩幅壯美的大自然的圖畫。讓學生在對文本閱讀的基礎上,從字里行間感悟到語言的魅力,體味到情感的升華,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師要善于調(diào)動、表達自己的情感,并以自己的真情實感引發(fā)學生的情感.情感具有感染性和遷移功能,教師要善于把課文的情感內(nèi)化為自己的情感,再把自己的情感傳達給別人,就會使別人為這些情感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在此基礎上,再把學生的情感引入到所感知的對象之中。因此,教師在調(diào)動自己的情感后,一定通過言行和聲情等手段,用自己火熱的情感觸動學生平靜的心,從而對他們進行是與非、善與惡、真與假、美與丑的教育.若教師自己缺乏情感,那就無法引導學生的情感流向。只要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就能體會文章的意境美,以及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如《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語言美為一體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通過引導讓學生在“讀、思、議、想”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氣新鮮,天空明朗”,“綠得無邊無際”,“綠油油的草原上飄動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體驗的基礎上,自讀自悟、美讀品悟,學生的情感被激發(fā)讀起來抑揚頓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要求,給人美的享受師生自然陶醉于美麗的大草原。所以充滿感情色彩的教學語言以及學生的感情朗讀,促使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及和諧狀態(tài)的形成。它具有一種吸引力,既可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學生的情感和教師、教材的內(nèi)容形成共鳴的狀態(tài),達到和諧的程度,它不僅可以讓學生從內(nèi)容上去感受知識,作用于學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學生的心靈。
語文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僅憑課本中的十幾篇范文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感是遠遠不夠的,只能是杯水車薪。閱讀課文都是經(jīng)過編者精心挑選的佳作,許多課文給學生留下了言已盡而意未盡的“繞梁余音”。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能只局限于課文,應當在完成課文的教學目標后,引導學生沖破課文界限,適當將思維引向課外空間,向橫向拓展或縱向延伸,增加閱讀量、信息量,擴大知識視野,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學習了《卡羅納》可以向學生推薦閱讀《愛的教育》.讓學生體味文中小主人公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感受到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最終我們的教育使愛在升華。
總之,情感教育既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又是語文教學目標賴以實現(xiàn)的手段。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越來越重的份量,沒有情感的語文教學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v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無一不凝聚著作者的思想,深蘊著作者的感情。因此,教師必須注意把情感教育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在充分理解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的基礎上,通過“體驗——領悟”,即聯(lián)系生活中體驗、朗讀中體驗、情境中體驗,從而以達到領悟情感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