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富奎
(六盤水市鐘山區(qū)雙戛彝族鄉(xiāng)中箐小學 貴州六盤水 553000)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姚富奎
(六盤水市鐘山區(qū)雙戛彝族鄉(xiāng)中箐小學 貴州六盤水 553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教學理念,已成為大家的共識。然而不管是師生共同研究過程還是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都離不開“問題”這一內在因素。但我個人認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一個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往往是一個有主見的學生;一個善于提出問題的學生往往是一個思維活躍的學生;一個樂于提出問題的學生,他已走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學生有了問題意識,他對事物就會有自己個性化的看法,會質疑,他就會對自己或他人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尤為重要。
問題意識 創(chuàng)設情景 善于提問 解決問題
我認為要想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前提是教師得要重視學生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俗話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彼栽诮虒W中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尤為重要。[1]
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學生大多數習慣于回答老師的問題,卻很少能自己提出問題,即使教師留出時間讓學生提出問題,結果往往“沒有問題”。其實“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等到練習和測驗時,教師就會發(fā)現很多學生錯誤百出。學生為什么有疑而不問呢?為什么沒有問題可問呢?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解決問題是數學教學的核心。教師不僅要設計好問題,還要啟發(fā)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美國教育家胡佛也指出:“整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任何時候都應鼓勵學生提問?!?/p>
作為教師鼓勵學生成為提問者和探索者,而不是簡單的、被動的接受者,這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呢?[2]
1.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敢問問題。
學生不敢大膽提出問題,除了教師方面的原因(多數學生認為自己問了問題會暴露出自己在學習上沒有學會的地方,怕挨老師的批評,怕被同學笑話。)還有部分學生依賴心理較重,只想課堂上主要依靠老師講解、作業(yè)照套例題,學習只停留在表面,認為自己都懂了,懶得提問題。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適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對于有自卑感的學生,即使提出的問題幼稚可笑甚至不著邊際,也要給予鼓勵。還要教育引導取笑他們的同學給予理解和幫助,增強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3]
2.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會問問題。
學生敢問,還要會問。如何引導學生會問?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其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切,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如:豬八戒分月餅”和“神奇的七巧板”的數學教學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讓學生忍不住想問“孫悟空與豬八戒誰分得的月餅多?怎么進行比較?“七巧板為什么叫七巧板,有幾種顏色?”
學生問問題是從模仿開始的,所以不僅要告訴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的方法,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問問題,然后慢慢放手,由學生來問,達到學生會問。如學習“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方法”時,就可提出“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時要注意什么?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方法之間有什么聯系等問題?!?/p>
3.鼓勵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出問題。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除了要讓學生敢問、會問,還要讓學生善問問題。目前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還是只看解答結果的正誤,很少考慮學生是怎樣思考的,忽視了對解題思考過程優(yōu)劣的評價。為此要鼓勵學生積極對常規(guī)解法進行質疑、評價,拓寬思路,以尋求簡單、合理的方法。例如解答應用題:某施工隊挖掘一條水渠,原來計劃每天挖掘80米,9天完工?,F在要想提前一天完工,平均每天要比原來多挖掘多少米?多數學生的解法是80×9÷(9-1)-80=10(米)。評價后,教師引導學生質疑解法:有沒有更好的解法呢?好在哪里?是怎樣想的?最后請解法與眾不同的學生展示解題的過程:80÷8=10(米),并交流解題思路。同一個問題,讓學生尋找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體現思維靈活性和獨創(chuàng)性。
在主動思考中解決問題,讓學生在答疑中獲得快樂 如何答疑和解疑,讓學生享受解決問題后的恍然大悟和釋然快樂,并樂于提問、認真鉆研,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所在。由于每個學生基礎不同,智商不同,思維不同,理解水平不同,所以經常會出現一題多解的現象,但只要思路合理、方法正確,教師都要給予充分鼓勵,讓全體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郵局、電影院和學校在公路的一旁。郵局距學校280米,電影院距學校350米。郵局距電影院多少米?”課堂上學生在認真的閱讀完之后很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郵局和電影院是同一方向嗎?”我沒有立即給出答案,而是提醒學生可以借助畫圖方式幫助自己理清思路。短短幾分鐘之后大部分學生就書寫出自己的解題過程。全班反饋時,當學生闡述清楚自己的解題思路產生第一種方案:(280+350=630米)時,我沒有說話,而是用欣賞的眼神看著發(fā)言的學生。緊接著追問:“他的觀點你認可嗎?如果不贊同你的解法是什么?你能給出讓別人信服的理由嗎?”很快,另一位同學站了起來,從容地一邊畫圖一邊闡述自己的理由得出第二種方案:(350-280=70米)。講臺變成了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教室里響起的陣陣掌聲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讓學生充分收獲到了成功的喜悅。
作為數學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其次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給學生主動提問的時間和空間,同時要處理好“提問”與“釋疑”的關系。數學教師只有在教學中真正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讓數學思想在學生心理生根、發(fā)芽。讓課堂充滿智慧,讓課堂富有生命活力。
[1]林偉.培養(yǎng)數學問題意識和問題思維的教學實踐[J].教學與管理1997年第11期:32
[2]楊躍鳴.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教育價值及若干策略[J].數學教育學報.2002,11(4):80
[3]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25-28;
于婷,女,(1970.9—),漢族,畢業(yè)于吉林師范學院,現任職于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qū)匯文小學,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