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雪
(吉林省雙遼市教育局 吉林雙遼 136100)
淺談幼兒園教育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重要性
閆 雪
(吉林省雙遼市教育局 吉林雙遼 136100)
幼兒園在促進孩子在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中,德占據(jù)首位,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我們應對幼兒進行適時適度的德育教育,創(chuàng)造優(yōu)良環(huán)境,給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幼兒形成、發(fā)展、鞏固良好的個性奠定基礎。
幼兒園 德育 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首要問題是發(fā)展孩子關于道德情感方面的認識?,F(xiàn)如今,獨生子女是一個社會現(xiàn)象,每一個家庭幾個大人用著無盡的愛培育著一個孩子。按理說,用愛澆灌長大的“花朵”,更應該懂得如何愛別人、愛社會。然而恰恰相反,情感淡漠卻成了當今獨生子女的時代同病。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令人疑惑的現(xiàn)象呢?我認為問題就出現(xiàn)在幼兒德育教育的認識上。我們只是一味的給予孩子愛,卻忽略了孩子對愛的實踐!每個人都知道只有通過愛的實踐才會真正體會愛的真諦,才能真正懂得如何愛別人、愛社會。也就是說,我們沒有對孩子進行道德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與教育,所以,他們在道德情感方面的認識上是空白的。愛該當怎樣給予,也就是如何發(fā)展幼兒德育教育道德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與教育。適當時我們要愛孩子,保護他的自尊心,給他自信心;但同時我們也要給他們愛別人和社會的機會。
幼兒德育教育要從情感教育入手。幼兒時期是人的思想、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有關專家以為,人在幼兒階段的可塑性最大,判定好與壞、善與惡的一些形象概念,就是在這一階段初步形成的。而教師則是幼兒最直接,最重要的引路人,在幼兒眼中,我們教師就是學習、效仿的榜樣。從這個意議上講,教師構(gòu)成了幼兒思想道德的主力軍。因此我們教師要熱愛幼兒、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幼兒全面發(fā)展。我們充滿愛心及良好的品質(zhì),讓孩子感受到,讓孩子從情感上接受我們,然后孩子才會接受我們的教育,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平時與孩子們相處時,我會非常有禮貌的與孩子的家人問好,請求孩子幫忙時,我會說謝謝等等。因此我作為文明、知心的朋友,孩子們都會耐心的聽我的教導。我們班的陽陽,他性格有點內(nèi)向,平時與小朋友之間關系不錯,有一次有段時間他有些反常,得到的表揚少了,還會聽到陽陽的小報告。有天上數(shù)學課,陽陽的同桌說:“老師,陽陽占那么大的地方,我都沒有地方了?!蔽铱吹疥栮栍X得有些委屈,還想哭,說了一句“幫幫身邊的朋友吧!”陽陽沒有再霸占。我卻覺得他心里有秘密。下課后,陽陽在自己玩,我走到他身邊問他奧特曼的故事,他說的很好,之后我將話題轉(zhuǎn)到談心,陽陽告訴我:“前幾天小朋友把我的玩具弄壞了,后來我就不和他們玩了,他們說我小氣也不和我玩了?!薄澳悄阍趺礇]有告訴老師呢?”我問?!靶菹r間到了!”陽陽對我說,我覺得陽陽是個很懂得尊重公共時間的孩子,與小朋友的關系變僵原來是有苦衷的,所以才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不合作。我告訴陽陽,其實玩具是會修好的。以后和小朋友玩得時候可以先和小朋友說要呵護玩具。陽陽點點頭,我告訴他,以后遇到解決不了得事情,可以告訴老師,老師和你是好朋友,也請陽陽答應我,做小朋友的好伙伴,多幫助他們,他開心的答應了!隨后我邀請了許多小朋友和陽陽玩,這時的陽陽顯得無比快樂。從這以后,陽陽把我當成了他的好朋友,有什么事情都告訴我。而從這件事上,使我深刻的體會到情感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真的是舉足輕重!這種個別交談能很好的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安靜的避開人群與噪音的環(huán)境,他們更容易并且樂意接受老師的建議。如果在交談的過程中能更好的賦予孩子主動權,那么效果就會更好,孩子對和老師商討出來的方法更樂于付諸行動。這樣更能增加同學之間的友好合作,也能促進幼兒之間道德情感的提高,如果我們用過去流于形式的道德教育,命令孩子做或不做,那將在孩子一塵不染的心靈里種下的不是親和而將是不合作、武斷、專橫等種子,而這樣的品德并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1.寓德育于幼兒一日活動中,做到堅持不懈。
(1)教育幼兒文明團結(jié)、禮貌待人
為培養(yǎng)孩子愛的情感,讓他們學會“關愛”他人,懂得感恩,我們將思想道德工作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當中,每時每刻對他們進行教育:從幼兒早晨進園開始,教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問好;晨間活動時,各班都對幼兒進行德育十分鐘教育;在組織喝水時,教育幼兒排隊接水,不推擠,不浪費水;區(qū)域活動時,讓幼兒懂得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相互謙讓、與人合作;戶外活動前,領孩子們撿起院中飄落的樹葉、紙屑等,增強幼兒文明意識,久而久之,“請、謝謝、對不起、不用謝”等文明用語已被幼兒常掛嘴邊,打架、罵人的現(xiàn)象少了,樂于助人的現(xiàn)象卻隨處可見。
(2)教育幼兒互相謙讓,團結(jié)友愛
幼兒大多以我為中心,對事有特別強烈的占有欲和好奇心,教師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幼兒提供與他人團結(jié)協(xié)作的機會,如:在課外,組織幼兒做游戲丟手絹、貼鼻子、貼壁等,在教學中鼓勵幼兒互幫互助,從同伴中挑選自己最信任的人擔任自己的“小老師”或競爭對手;課堂上組織幼兒分角色表演,讓幼兒在特定的情景中往辨別、體驗、理解他人存在的情感,對于幼兒之間的矛盾糾紛,放手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題目、解決題目,從而讓幼兒熟悉到合作謙讓,團結(jié)友愛,保持良好的同伴關系。
2.對幼兒的德育教育,應做到因材施教。
幼兒是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造就了孩子不同個性品質(zhì)。如自私、愛發(fā)脾氣、任性、固執(zhí)、聽不得批評、打人、不懂得向別人道歉、不愛惜公物……。而幼兒期是可塑性較強的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因人施教的糾正和引導,加之幼兒年齡上得差異,使用的教育方法就不能千篇一律了。對那些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均表現(xiàn)出聰明、靈活、能力發(fā)展水平均衡但很頑皮的幼兒,采取正面引導,效果會更好。若引導不當就比其他幼兒教育更困難,因此,教師要分析好孩子的特點,研究適合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老師要做有心人,及時抓住孩子的細微言行進行教育,使孩子“學一點知識、懂一點道理,做一點實事,養(yǎng)成一種品德”。
總之,人的品質(zhì)就像河流一樣、需要點滴積累,幼兒時期的德育教育,是人生長河的源頭,所謂“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不及小流無以成江?!?,幼兒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需要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從點滴做起,從幼兒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今后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