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雯
(貴州商業(yè)高等??茖W校 貴州貴陽 550004)
網絡化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
蔡雯
(貴州商業(yè)高等??茖W校 貴州貴陽 550004)
二十一世紀人類開始步入網絡時代。在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fā)展趨勢和狀態(tài)。這些新趨勢的出現必定給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相應的影響,面臨這些新問題、新任務和新挑戰(zhàn),我們將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主動迎接挑戰(zhàn),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開辟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網絡化 思想政治教育 對策
信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使我國社會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領域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這為我們在新形式下加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即帶來了男的的機遇,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正如江澤民主席再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的:“互聯網已經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新的重要陣地?!比娣治鼍W絡化對細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從而抓住機遇、積極回應挑戰(zhàn),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網絡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帶來了難得的契機
首先,網絡上豐富的共享信息,為開展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其次,網絡傳輸的快捷性和交往的隱匿性,有助于迅速、準確地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情緒和他們關心的熱點問題,從而加強了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再次,網絡主體的平等性和交往的互動性,有助于變傳統(tǒng)被動接受的“灌輸”為主動參與的對話交流,提升了思想教育的時效性;最后,網絡傳輸的超時空性,擴大了思想教育的覆蓋面,促進了思想教育的社會化。
(二)網絡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的挑戰(zhàn)
凡事都具有兩面性,網絡技術既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1.西方思想滲透日益加劇
因特網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的途徑,跨越了國界,跨越了信息交流中的文化差異和隔閡,改善了人類信息環(huán)境,大大促進了國際文化交流。但同時一些國家利用網絡對不同制度、不同的觀念的國家進行意識形態(tài)乃至全方位的文化滲透,又給各國保持政治獨立、文化的獨立性帶來了新的矛盾與沖擊。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西方敵對勢力利用信息網絡加緊對我國進行思想滲透。他們利用其信息技術的壟斷優(yōu)勢,通過網絡大肆向我國宣揚、兜售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嚴重影響青年一代的成長。
2.網上信息混雜,人們易受消極影響。
網上的信息可謂是豐富多彩,浩如煙海。不可否認,大量的網上信息給人們學習、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也開拓了人們的眼界,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這些信息良莠不齊,許多嚴重影響人們心理健康的信息也充斥其中。比如一些黃色信息,由于文化傳統(tǒng)、社會價值觀和社會制度不同,色情信息在西方有些國家被視為合法,網絡的國家化使這些黃色信息毫無障礙地在網絡中傳播,造成對網絡社會的污染和威脅。據統(tǒng)計,目前世界上的色情電子信息網絡服務達幾十萬家,對它的訪問人數甚至多于訪問學術網點的人數。另外一些暴力、兇殺以及邪教信息也毒害著社會空氣特別是青少年一代的思想。
互聯網絡的出現是科技高速發(fā)展的產物,是時代進步的標志,然而,它對于學生的影響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網絡拓展了視野,改變著學生人際交往
(二)信息萬花筒迷亂著學生思想
(三)互聯網弱化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
(四)網絡快餐,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
網上選美如火如荼,網上交友熱火朝天,網上聊天無休無止。信息的瞬間性和易逝性助長了消費心理的膨脹和及時行樂的心理,擺闊氣、講時髦,穿名牌衣服,沉溺于電子游戲,滋長出一種強烈的時代青年的浮躁特征,削減了當代學生對深層次問題的思考,導致更多的平面化和單向度的青年群體出現。反映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宏篇巨著不受歡迎,港臺小說和言情影視泛濫,喜歡把自己打扮得花姿招展,男孩蓄長發(fā),女孩穿短裙,把與眾不同作為前衛(wèi)而引以為自豪。網絡文化的直接化、形象化、平面化對青少年的思維方式造成極大影響,當代學生少了對社會民生的關注,少了對厚重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景仰,多了個性的張揚和自我的隨心所欲,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妨礙著當代學生思維發(fā)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1.提高對互聯網的控制力和對有害信息的審視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加強對網站的管理和對學生的網德教育,促進網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機結合。同時,也要加大網絡監(jiān)控力量,清除網上垃圾,規(guī)范網上行為,盡量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網上活動空間。2、營造全新的網絡文化氛圍,豐富和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我們不能回避網絡化的客觀規(guī)律,必須用先進的文化占領網絡陣地,引導社會文化網絡文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網絡文化氛圍。同時,我們還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吧網上內容與大家身邊發(fā)生的人和事聯系起來,利用網絡的交互性和參與性來約束學生。3、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紅色網站”,加強網上教育力度。教育者必須拋棄以往說教的方式,建立互聯網的平臺,以平等、敏捷、交互、細致的表現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實現突破。對學生來說,在思想理論知識上應講究“潤物細無聲”和“寓教于樂”。除了理論灌輸外,應有更多的豐富多彩的網絡科技文化活動,放學生再活動中各取所需,從而達到文化熏陶的效果。4、廣泛開展網絡活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網上網下聯動。依靠學生主動參與,舉辦網絡文學大賽等各種競賽活動,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優(yōu)勢。5、加強網絡管理,促進學生合理、又節(jié)制的使用電腦由于學生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比較欠缺,極有可能再網上喪失自我而作觸犯法律、違背道德的事情,所以對學生適當干涉是又必要的。6、加強對網名的心理指導和心理咨詢。有的學生無節(jié)制的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互聯網上聊天、游戲,耽誤學習,損害身體,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心理異常,所以開設針對性的心理指導課,都做到防范于未然,使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注:該文章為課題2014XJQV03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