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貴州省仁懷市茅臺中學 564500)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陳倩
(貴州省仁懷市茅臺中學 564500)
課堂提問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因此,慎重地對待課堂提問應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只有不斷提出有效的、高質量的問題,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讓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中得到思維的培養(yǎng),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活力。本文探討了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初中 思想品德 課堂 有效提問 策略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提問時,要遵循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思維特點,鉆研課堂提問的技巧,把握課堂提問維度。讓課堂提問真正成為開闊學生思路、啟迪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的利器。
目前我們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的提問,存在著大同小異的現(xiàn)象,尤其是隨著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的普及應用,老師在課堂上喜歡使用課件,但是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大多數(shù)老師都是從網(wǎng)上下載課件,而不同課件針對的教材不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與教材實際不符等問題,這些課件的使用,并沒有很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反而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很多提問感到茫然?,F(xiàn)在很多老師對課堂提問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提醒學生注意聽講,以及檢查學生的聽課情況等,并沒有其他方面的考慮,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老師,經(jīng)過了多年的教學實踐,很多問題已經(jīng)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枯燥的理論問題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沒有注意聽講的學生很難回答出來,因此老師會找那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回答課堂提問的問題。這樣的提問方式,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只是機械的重復理論知識,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會打消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果讓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來回答問題,又很難回答上來,嚴重影響了課堂提問的效果。
1.給予適當?shù)牡却龝r間
科學研究表明:個體接受的信息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應經(jīng)過充足時間思考和領悟后,才會以愉快的心態(tài)接受它。有經(jīng)驗的思想品德課教師會在提出問題后巡視環(huán)顧全班學生,根據(jù)學生的課堂反饋信息綜合判斷是否要給予學生更多的等待時間。有時遇到難度較大的問題,老師還要及時轉換提問的方式、角度,或者提供鋪墊性的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回答。
2.控制好問題設置的難度
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認知結構特點,控制好問題的設置難度。如果學生對問題感到有難度,教師可以考慮轉換自己提問的角度,或者嘗試改變問題的層次,或者用更清晰、簡練、明確的語言重新表述自己的問題,進而提高提問的效度。
3.設問內容與層次多樣化
面對千篇一律的設問,學生思維容易凝固與僵化,不利于對情境展開想象,或挖掘情境隱含的深刻寓意。教師應以差異刺激喚起初中生聽課注意、活躍思維。一是采用不同的設問方式,如當小編劇、開小診所、設計活動方案、開辯論會、當小法官等活動形式設問,也可以采用直觀式或迂回遞進式等方式設問。二是設問層次上,可加大“實踐性與教育性問題”的設置以體現(xiàn)和達成思品課的學科要求。比如在學習“孝敬父母”的內容時,就可以布置“以實踐行動來表達對父母的孝敬?”的家庭作業(yè),這類問題比純粹的知識性問題更有教
4.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彼计氛n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有利于打破教師獨霸課堂單邊提問的困局。我提倡每個學生準備一本“質疑本”,積累問題素材。比如,學生對最美女教師張麗莉、艦載機功勛羅陽英年早逝等問題有探究欲望。教師就引導學生從“教師職業(yè)特點”、“生命價值”等初中思品教育點進行分析思考。這樣,以“問”引讀、以“問”引思,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思想品德課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為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做好鋪墊。
5.增加問題的趣味性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尤其是思想品德這樣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講解理論知識,學生機械的進行記憶,灌輸式的教學,只能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無法很好的應用,如果學生能夠產(chǎn)生足夠的學習興趣,就會自發(fā)的去學習,并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從而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效果。而趣味性的課堂提問,剛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直面挫折的相關知識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播放鄭智化的《水手》這首歌曲,然后讓學生們回答歌曲的名字,這首歌主要想表達什么內容?體現(xiàn)了水手的什么精神?這樣的課堂提問方式,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對挫折會有更深的理解,如果課堂時間比較充足,可以讓學生們分組展開討論,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在趣味性問題的設計中,可以根據(jù)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等,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利用漫畫、故事等學生喜歡的方式提問,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其學習的動力。
6.有效的提問要具有實踐性,與行為相結合,引導學生道德內化
思想品德課是以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為目的的學科,有效的教學不是就教材傳授道德行為準則,而是要讓學生道德內化,將道德準則更好地指導實踐行為,達到知行統(tǒng)一。因此,在設計問題時我們不能僅就知識的識記來提問,而應更加注重問題的實踐性,也就是說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將理論的學習與實踐行為相結合,這樣更利于將道德行為轉變?yōu)樽陨淼淖杂X行為。如在學習“換位思考”時,在課上我故意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漫不經(jīng)心。當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時,我讓學生積極發(fā)言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紛紛表示“今天的老師不是以往的老師,這樣令我很難受”等等,這樣在進行此節(jié)內容的學習,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能夠將準則轉化為個人行為。
總之,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的提問,不僅是一種教學形式,同時也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提高教學效果的方式,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聽課效果,促進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1]尹志英.巧用多媒體課件優(yōu)化思想品德教學 [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2(21)
[2]王作久.親和鮮活是思想品德教學的生命力[J].發(fā)展.2012(08)
[3]蔣維梅.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之我見 [J].科學咨詢 (科技?管理).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