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霞
(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 河南鄭州 451400)
關于大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常見問題及其對策
洪霞
(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 河南鄭州 451400)
合作學習是學生通過分組合作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互助性學習方式。它將社會心理學的合作原理應用于教學之中,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和互動為基本特征。合作學習在我國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對合作學習的認識、組織、操作不當,使得合作學習表面化、形式化,而未達到預期的效果,且存在著一些各式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值得大家的關注,為此,筆者就這些問題進行反思,并提出解決策略。
通過觀察和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合而不作”、“合而濫作”的現(xiàn)象:
1.課堂出現(xiàn)冷場現(xiàn)象,學生合作不主動
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有時會發(fā)現(xiàn)教室里鴉雀無聲。小組成員接到合作學習任務后不商量、不討論。要么自己埋頭單干,要么若無其事地做與之無關的事,并沒有真正參與到討論與合作中來,使合作流于形式。
2.學生層次不同,學習合作參與度不均衡
通過觀察,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大大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并能發(fā)揮出更多自主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但優(yōu)等生參與自由發(fā)言和小組匯報的次數(shù)明顯多于學習困難的學生。
3.分組活動時間有限,學生合作不充分
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往往是學生才開始合作的幾分鐘,剛進入狀態(tài),或是個別小組先完成了,教師就急著讓各小組匯報成果,然后匆匆結束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把合作學習變成走過場。
4.角色分工不到位,各組成員分工不到位
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經(jīng)常采取隨機分組的方法,很少考慮每個成員的學習能力、性別等個體差異的均衡搭配;而且,成員內分工不到位,各人擔當?shù)慕巧容^固定,往往由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代表發(fā)言,而忽視了表達能力較差學生的鍛煉機會。合作學習時,不少同學在小組活動中無所事事,或做與小組活動無關的事情,學習成績好的自然成了各組名副其實的代言人,而學習困難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則只是其陪襯。
5.教師的評價不全面
對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許多教師只重視對整個小組的評價而容易忽視對成員個體的評價或只重視對合作成果的評價,而忽視對合作過程的肯定。
(一)學生方面
1.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生小組互動學習的積極性。小組互動學習首先要求學生要有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要理解集體協(xié)作的重要作用,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平時就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小組互動學習中要做到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善于傾聽對方;不同見解,要等對方說完,再補充或提出反對意見;對對方的精彩見解和獨立觀點,要通過表揚、鼓勵形式,達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難和分歧較大之處,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建設性地解決問題,并在小組互動學習中樂于與他人合作,愿意與他人分享各種學習資源。當然這種合作意識是不可能一朝一夕習得的,要有意識的長期培養(yǎng),潛移默化。
2.合理構建小組并明確各自職責
要合理構建學習小組,小組人數(shù)最好為四人左右,人數(shù)太多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發(fā)揮,人數(shù)太少也不利于交流和互助。其次,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組成學習小組,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征、性別等的差異進行分組,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yōu)化組合,相互促進,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基礎。每組設組長一名,負責組織課外小組學習活動和課堂小組活動的開展。組長應善于協(xié)調并有責任心,他們會考慮他人的觀點,協(xié)調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使小組成員間能夠很好的交流。其他成員承擔不同的義務和責任,也享有不同的權利。他們積極提供信息,介紹材料,尋找觀點;對觀點、信息或解釋,或分析論證,或綜合概括。組長對小組進行管理,控制活動過程,使成員都密切配合以保證討論卓有成效。
3.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使學生輕松大膽地全身心投入小組互動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培育學生樂觀、自信、豁達的心境。小組互動學習的最大敵人是學生的自我否定,消極自卑,害怕失敗的心理。這種心理會抑制小組中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交往行為,使他不能輕松大膽地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中去,小組互動合作學習也就因一方的被動而失去應有的活力。這種因心理障礙制約學習活動的現(xiàn)象,尤其是在以口頭交際形式出現(xiàn)的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明顯。
(二)教師方面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師必須具有獨創(chuàng)性。”實踐證明,創(chuàng)造性是教學藝術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學最忌死搬教條和模式化。要想引起學生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每節(jié)課都應有創(chuàng)新和提高,那些毫無新意、毫無創(chuàng)造、常年機械重復教材內容的教法,只能使學生昏昏欲睡,興趣索然,更不用說去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的人才了。那么在英語課堂上如何通過自己的教學魅力來開發(fā)、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被興趣激發(fā)而突破課本的約束,涉取更廣博的知識呢?課堂像舞臺,為了吸引學生,教師必須通過自己生動的表演,渲染教學氣氛,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豐富學生的思維和想象。
教師必須有游刃有余地駕馭教材、深入淺出地講解教材的能力,同時又能恰當?shù)赜梢椎诫y、由簡到繁對課本的知識精心加工,給每個學生定位,設計出不同層次學生參入的情景,調動起每個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表現(xiàn)自己,幫助其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應肯定其優(yōu)點和長處,幫助其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方法,對他們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從而消除其畏難情緒和厭學心理,有意識地讓差生多開口,多表現(xiàn),使其具有成功的喜悅。
在合作學習結束時,教師要給予總結和評價,包括評價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評價活動過程、程序和氣氛;對各小組進行對比,對有進步或突出表現(xiàn)的學生予以表揚。最后還要評價合作的結果。評價有助于以后繼續(xù)開展小組活動,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和獲得成就感;還可以彌補教學中過分注重書面考試形式及結果的終結性評價而忽視學習過程中形成性評價之不足,使得學生的態(tài)度、獨立性、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等情感因素和學習策略、途徑、方法等認知能力都得到評價。
總之,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合作學習精神,加強小組全作學習氛圍的建設,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競爭的環(huán)境,調動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不僅提高了英語教學效率,也為學生以后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1]李瑛.論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10.
[2]劉麗敏.高職英語教學合作學習法可行性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14)
[3]徐瓊.高職公共英語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的實驗研究與創(chuàng)新[J]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