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文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武南學區(qū)花盛小學 甘肅武威 733000)
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張海文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武南學區(qū)花盛小學 甘肅武威 733000)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可以為學生一生的成功與幸福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呢?本文從以下六個方面來具體論述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1.注重細節(jié),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2.以身作則,樹立榜樣;3.持之以恒,習慣成自然;4.講述故事,讓學生在感悟中成長;5.注重觀察,防微杜漸;6.適時表揚,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良好行為習慣 細節(jié) 以身作則 培養(yǎng)
孩子的心靈就像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你播下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你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這就說明了加強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他們年齡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在他們這片沃土上播撒下希望的種子,獲得豐碩的果實。美國著名的管理大師斯蒂芬.柯維有一句名言: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漸成習慣,習慣塑造品格,品格決定命運。習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不變的,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yōu)秀的品格,可以培養(yǎng),可以樹立,可以鍛造。那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呢?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迸囵B(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從最基本的生活、學習、衛(wèi)生習慣做起。因此,養(yǎng)成教育要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從學生點滴的生活細節(jié)抓起。我們要求學生做到:見到老師、客人主動行禮問好,學習用品擺放整齊,坐立姿勢端正,作業(yè)書寫規(guī)范,放學排隊有序不亂。良好的道德素質是建立在種種良好的道德習慣之上的,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意義很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些小事日積月累的話,就可小中見大,小事情中體現(xiàn)高品質,小事情中成就大事業(yè)。
小學階段的學生受生理和心理特點的限制,他們對一些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不能完全理解。但他們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強,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苯處煹囊谎砸恍袑λ鹬δ咳?、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師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行為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教師的道德觀念是學生的楷模,因此,教師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長期堅持下來,學生就會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記得有一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做出的比喊出的有份量”。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能光動嘴去說服教育學生,更多的時候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學生。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時時事事做學生的榜樣,注意自身修養(yǎng),處處用自己的模范行為來影響教育學生,就可以塑造學生,成為學生的表率。這樣對小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師生都應作長遠打算。教師須允許學生行為習慣形成有個過程;學生須一步一個腳印,不要圖快。養(yǎng)成習慣的過程中,學生的行為常有反復,教師要“抓反復,反復抓”。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仿佛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边@個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它把習慣比喻為一根繩索,每次行為的重復,就相當于又為它纏上了一股繩索。所以,我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時,也要根據(jù)孩子的特點,注意教育的重復性和反復性,不要抱著一蹴而就和急于求成的心理。
對于小學生而言,你費盡口舌地給他講大道理,諸如什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即使學生背得滾瓜爛熟,在日常生活照樣違反。為什么呢?因為沒有觸及他們的心靈深處。我們常說:“小故事,大道理”。與其讓他們厭倦枯燥的說教,不如換一種形式:講故事。讓他們在故事中感動,讓他們在故事中感悟,讓學生從中得到熏陶,逐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勇敢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敏銳地發(fā)現(xiàn)學生不良行為的苗頭,及時教育,及時矯正,不讓不良行為發(fā)展成不良習慣。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尤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說謊、第一次罵人、第一次不做作業(yè)……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如果在孩子第一次發(fā)生錯誤時不能引起教師、家長的足夠重視并及時糾正,等孩子已經(jīng)形成固定習慣了再改正難度可就大了。
小學生有喜歡受到表揚的心理,他們敬佩英雄人物,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先進典型,根據(jù)這一特點,在進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時,堅持正面教育為主,注意樹立典型。還可以找一些身邊的人和事,使學生知道典型就在我們身邊,先進和我們并不遙遠,我們努力也可以做得到,以達到用榜樣來激發(fā)和帶領學生前進的目的。
好的習慣能成就一個人的未來,比如有好的閱讀習慣,或許能成就一個作家;有好的鍛煉習慣,或許能成為體育健兒等等。習慣在學生的成長中非常的重要,然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對學生進行行為規(guī)范訓練,必須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日積月累,促使他們自覺養(yǎng)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做一個有著優(yōu)秀品格的學生,進而讓這種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讓這種習慣伴隨學生健康成長。
[1]蔣宗堯編著.好習慣伴你成功[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5
[2]孫云曉著.習慣決定孩子命運[M].新世紀出版社,2004
[3]劉春茂.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方法[J].教學與管理2003年26期
[4]李艷玲.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年S1期
[5]李學權,楊長玲.讓良好行為習慣伴隨孩子健康成長[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年08期
[6]張鳳艷.低年級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