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
(綿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綿陽 621000)
高職教育中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路徑分析
陶然
(綿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綿陽 621000)
高職英語教學應立足于英語的實用性及實踐性,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在語言學習課堂中極力倡導師生互動及交流,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慢慢轉向更能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這意味著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主體參與,在這一進程中,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在英語課堂中只有當學生與老師能夠用目標語言進行有效交流的時候語言學習才得以完成
高職教育 英語學習 互動
在我們當今社會國際化趨勢影響下,英語學習占據(jù)日益重要的地位,如何更有效地進行英語教學以使學生切實提高英語綜合水平,成為擺在每位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偏重于知識本身而忽略學生的情感因素;注重機械操練的外在形式而忽視學生自身信息加工過程,這些都與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學習為主體”以及“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之新課程改革理念相悖。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在課堂學習中,學生有機會使用目標語言并和同學交換意見觀點,以互相學習并練習英語口語。學生積極投入到英語課堂的學習中,也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和好奇心。積極主動的學生通常能批判性地思考老師的教學內容以及課本內容,滿足自身學習的需要,獲得樂趣。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隨著知識的日漸豐富,高職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在師生交往中對教師有了更深層次的期待,不再僅僅滿足于教師在知識方面對自己的補充,更期待與教師進行知識上的交流與討論。這樣,師生間形成的交往關系,便逐漸由補充性向對稱性發(fā)展。然而在現(xiàn)實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由于自身學習背景的限制及知識、能力水平的欠缺,往往無法回應對稱性交往的挑戰(zhàn),造成師生關系由補充性向對稱性發(fā)展的障礙,使師生之間隔閡。
而英語這門課程又尤其以溝通交流為主,師生雙方在課堂外所形成的友好關系對課堂內的教學具有促進作用。在高職院校,一些教師上完課就走人,缺乏與學生間的溝通交流,師生間很疏離,從而對課堂教學產生不良效果。師生的課堂外交往,又主要依賴課堂內產生的良好關系,交往以交流學習為目的,輔以日常生活,師生間可能形成友好親密的關系。比如英語課堂上的提問,教師課堂提問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因此,回答問題正確與否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獲得成就感,自信心增長的同時也會更樂意參加課堂活動。當教師提問碰上學生的沉默時,教師應采取適當?shù)囊龑Т胧鐔l(fā)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驗進行思考,在頭腦風暴中思維碰撞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帶著學生,層層揭開難題的神秘面紗;積極鼓勵學生,讓學生處于一種充滿理解的氛圍中,教師的一些鼓勵性的身體語言同樣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還能拉近師生距離。
和諧師生關系的建設是否突破課堂內交往進入課堂外交往,是判斷師生雙方交往深度的重要標準。在課堂外的交往過程中,除了探討學習方面的內容,還會分享心理的一些感受,自然而然視對方為可信賴的人,雙方感覺自然、輕松,那么,雙方間的關系便可能不斷升華,升級到亦師亦友的親密關系。英語課師生關系的和諧主要依賴于兩個方面:一是改變教學觀念,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課堂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輸出機會,改變學生被動的課堂地位。二是改變教學方法,加強師生、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加強對話教學,讓學生在真實自然的交際環(huán)境中去調整和使用語言,只有師生間雙向的互動和交流才能真正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過于強調理論與技能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各類社會文化、企業(yè)文化的滲透,使得課堂本身所特有的文化魅力未能從不同緯度被發(fā)掘。課堂教學既需要傳遞顯性知識,挖掘隱含在教材和教學過程中的文化也很必要,能從不同緯度感染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高職生對英語學習的內在興趣普遍不高,一方面,與學生缺乏外語環(huán)境的接觸機會有關,另一方面,與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導向也有關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它積淀著該語言千百年的歷史文化。學生在語言學習的同時,領悟語言文化的內涵,接受語言文化的熏陶,并潛移默化地內化為一種文化追求。一直以來,我國英語教學側重于教考試內容,很難兼顧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很少涉及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學生對西方文化習俗了解甚少,形成了交流障礙。所以教師在講授語言知識點的同時,向學生展示語言文化的魅力是十分必要的,迎合學生對于未知世界探索的心理,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
比如,你可以給學生提供語音純正的語言輸入,包括名人演講,VOA、BBC新聞,欣賞優(yōu)美動聽的英文歌曲,原汁原味的原版電影,使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體會到語言學習的魅力和無窮的美感。你也可以時常像學生介紹些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通過俗語、習語、俚語等的學習來了解英語國家的傳統(tǒng)習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你在讓學生閱讀文章同時,進行一些輔助性的課外閱讀。比如一些經典的短篇小說、劇本等,通過生動豐富的材料了解外國文化。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類似的模擬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擺脫母語的干擾。如果學生對外國文化沒有親身的感知體驗,僅靠閱讀書面材料或教師講解抽象的文化知識,很難達到期待的教學效果??傊?,學習一門外語就意味著形成另外一種思維方式和習慣,學會尊重多元文化,培養(yǎng)國際視野,加強國際理解,做一名國際公民。
高職英語課堂評價體系應體現(xiàn)“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理念,首先,多媒體和課堂相結合,課堂教學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遠不能對學生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而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給予學生多的評價渠道。充分利用多媒體和課堂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感覺輕松自然,更容易接受。其次,教師和學生相結合,課堂教學評價不僅要有教師和教學管理部門的參與,更要學生自己的參與。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更應該對自我做出合理評價。教師可以在課堂討論、作業(yè)環(huán)節(jié)以及課堂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做出評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了解學習過程和發(fā)展目標的基礎上,形成自我評價,學會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和完善,更好地參與教學過程。
職校學生雖然學業(yè)成績不如高中生,然而也希望給他人留下較好印象,因此,教師在對其進行評價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和情緒,盡量采用鼓勵和肯定的方式來替代易讓學生產生挫敗感和反感情緒的批評方式。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豐富自身的語匯,不宜千篇一律使用“Good/Ok!”等,這樣的評價已經失去其鼓勵的作用了,以其他激勵性的英語詞匯Well done/Excellent/Great/Fantastic等替代,不僅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還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詞匯的興趣。鼓勵的評價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和參與課堂的良好動機。
教師的鼓勵評價能讓學生樹立自信,而來自其他同學的評價同樣具有巨大影響力。作為學生發(fā)揮主體性作用的一種方式,課堂學生自評和互評也在當今課堂中越來越多被采用。自評能讓學生自我反思,總結歸納自己的不足和閃光點,并進行改進完善;重視自己在同伴中形象的學生們同樣看重互評,這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課堂互動方式,通過這些評價方式的結合,將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英語課堂中,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總之,英語教學中為了營造高效的課堂,必須進行相關的創(chuàng)新。這種創(chuàng)新一定是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既包含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又包含在終身教育背景下的質量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這種創(chuàng)新一定體現(xiàn)著人格魅力的鮮明影響,獨特的人格魅力包括對已有經驗、結論的批判接受,對學術問題不墨守成規(guī),堅持獨立思考,堅持科學論證,將自己得出的合理結論融入教學過程當中,逐步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教學風格,以鮮明的教學特色、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1]邢英喜,后現(xiàn)代意域中課堂文化的轉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4(9)
[2]李長吉,英語課堂教學的責任[J].《教育研究》.2014(2)
[3]滕明蘭,高職學生課堂沉默的教師因素?!逗邶埥呓萄芯俊?2014(4):135-142。
[4]王春會,大學生英語課堂沉默的因素及解決對策?!吨袊M饨逃? 2013(8):102。
[5]王君,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象預防策略,《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18-120
[6]王勇,學生英語課堂教學的分類與引導策略,《上海教育科研》,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