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花
(沽源縣第五小學 河北張家口 076550)
試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
任玉花
(沽源縣第五小學 河北張家口 076550)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主要是配合其他同學學習、互相交流活動完成自己的任務。合作學習是小學生向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步驟,一致受到家長與學校的重視。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充分融入團隊整體工作中,傾聽別人的意見,與同伴相互交流,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合作學習方式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式,能有效的促進小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本文將通過合作學習的概述與策略進行描述。
小學語文 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教學的一種手段,它有著“分紅明細,能互相幫助”的學習特點,有能促進學生之間交流與合作能力的教育功能,不僅有實質性的效用,更是教育課程改革中的亮點教學方式。
合作學習是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fā),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作用,完成安排的學習任務與內(nèi)容,最終達到學生在情感方面的積極發(fā)展。美國在1970首次研究出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并在1970年至1980年間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教學成果。合作學習具有能夠改善課堂中的學習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特點,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合作學習是對學習組織有針對性的,它主要包括以下要素:學生之間積極幫助、配合;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一起擔當學習責任并進行有效溝通;對學生完成單獨任務后進行小組加工。從其要素特點中可以得知,合作學習確實有利于小學生學習幫助。
(一)通過小組交流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在小學的課堂中,小組學習與同桌學習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桌與小組乃是學生的“近鄰”,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從抓好同桌與小組的合作學習為起點,使學生與周圍鄰居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并逐步間這種合作學習力量運用到集體中去,一起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蛘邔嗉壏譃槿舾蓚€小組,布置讓小組共同承擔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利用合作探究的活動形式,在自己小組中充分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合理的推舉安排小組任務探究流程。這樣的合作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其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與同學之間互相交流,遇到問題能夠協(xié)作解決。班級的所有同學在處于一個積極動手動腦的狀態(tài),不僅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感情,還提升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效率。
(二)指引學生掌握正確的合作學習方法
在小學課程新標準中提出要積極的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有主動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所以向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是十分有必要性的。語文教師在每一個不同的學習過程都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發(fā)揮在自主性,通過合作學習來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識字的方法來教會學生識字。在一些簡單的耳熟能詳?shù)膬焊柚?,讓學生在歌唱中學會朗誦字詞,不會的參照拼音或者請教同學。這樣的學習方式就能促進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在小組中相互幫助學習,不會的互相請教,就能在接受不同的新知識同時拉近同學之間的關系。
(三)掌握需要進行合作學習的時機
合作學習方式固然對小學語文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它也不是萬能的,不能適宜任意學習時機。要求從合作學習的實際效用出發(fā),在運用到合作學習方式的時候就要做到學有質量、學有效果,不斷使學生的自悟能力得到提高與發(fā)展。所以,要正確的掌握合作學習的時機,不但能營造寬松、平等的學習氛圍,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還能激發(fā)學生之間的合作興趣,使其形成一種固定的學習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為學生提供的合作學習機會比較廣泛。比如,學生在分別進行課外拓展閱讀時,遇到優(yōu)美生動的語句,若是合作研究其優(yōu)點,就能得知每個人牢記一段話,一個小組就能牢記很多段優(yōu)美的語句;再如,學生在課文中遇到不能理解的詞匯與段落,與小組的組員一同探討就能得出顯然的結果。
(四)發(fā)揮教師的合作者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不能以一副老師的姿態(tài)不參與學生的合作討論。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并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做學生的學習合作者。不能在課堂中以教師為主體,要與學生共同學習,一起合作。比如在教學《山中訪友》一文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同朗讀課文,進行角色扮演,教師閱讀旁白或心理活動,最后在完成這項內(nèi)容后,老師與學生的合作工作也就完成,這時學生就會油然而生一股滿足感與成就感。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不僅能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還進一步的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方式運用略見成效,但在其中有些許不可避免的問題需要注意。主要注意小學低年級學生處于接受知識初期、在課堂中好奇心較強、求知欲望旺盛等。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中具體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首先,合作學習要建立在文本知識基礎之上,合作學習的依據(jù)是文本內(nèi)容。文本充分的體現(xiàn)出了科學性、人文性、基礎性等特點,是學習的重要依據(jù)。所以學生合作學習要以文本為主,圍繞文本進行合作探討。其次,根據(jù)班級的人數(shù)多少進行合理的分配。小組人員過少時,利于管理但體現(xiàn)其合作性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人數(shù)過多時,利于合作但又不利于管理。所以要進行合理的分配人數(shù),在兼顧人數(shù)的同時也能使其進行合作學習。最后,合作學習方式要求教師打破傳統(tǒng)中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刻的領會到合作學習的本質要求,對合作學習的方案進行正確的制定,操控整個方案,是方案的實施者,要保證按照理想中狀態(tài)正確實行。所以,教師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與綜合素質,再切合運用到學生身上。
合作學習就是一種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從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中,培養(yǎng)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創(chuàng)立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最終達到提高小學語文中合作學習效率的目的。
[1]張華,謝祥瓊.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117-124.
[2]陳寶云,王靜.小學語文教學中推進合作學習的探討[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6,01:80-82.
[3]盧穎.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中的應用[J].才智,2014,13:139.
[4]邢慧潔.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教學效果[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34: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