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華
(廣西百色市右江區(qū)教研室 廣西百色 533000)
淺談薄弱學校的歷史教學
黃志華
(廣西百色市右江區(qū)教研室 廣西百色 533000)
薄弱學校歷史教學存在著各種困難,學校硬件設施、管理水平、師資力量不足、生源質量低等都困擾著薄弱學校的歷史教學。筆者認為,通過師德師風的教育加強學校管理,促進歷史教師的繼續(xù)教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勵志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等方式可以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薄弱學校歷史教學教學質量
歷史學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是我們繼承和發(fā)展我國偉大民族精神的載體,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學習歷史可以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個人修養(yǎng),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學史使人明智、明事理。在中學教育教學中,歷史學科也是中高考的一門必考學科,因此必須要重視歷史教學,提高歷史教學水平。
隨著歷史學科成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各個學校對歷史教學開始重視起來了,但是,部分學校的歷史教學并不能令人滿意,特別是一些薄弱學校以及廣大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本文擬就薄弱學校歷史教育教學現(xiàn)狀、存在問題以及解決辦法粗略的談談自己的看法。
1.薄弱學校缺乏必要的硬件設施。硬件設施是各個學科都要用到的,作為歷史教學來說,照本宣科、滿堂灌是不行的,需要播放歷史電影、紀錄片等輔助手段,讓學生更形象、直觀的學習,要通過各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而薄弱學校缺乏多媒體設施,有的學校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室,這顯然不夠,有的學校這唯一的多媒體教室甚至還不能正常使用,故障頻繁,這樣老師的教學還是老套的滿堂灌、不停地要求學生乏味的背誦。
2.薄弱學校普遍管理略顯松懈,管理水平相對來說較低。因為疏于管理,老師往往目標不明確,缺乏動力,對學生的管理不是很上心,對教學鉆研不夠,影響了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3.對歷史學科重視不夠。以百色市中考為例,幾年前歷史學科并沒有列為中考科目,所以,各個學校的領導、老師根本不重視這門學科,理由是反正不中考;更有甚者,個別學校兩三節(jié)課就把一個學期的課上完了,以應付上級領導的檢查,余下的時間安排給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大主科。這種現(xiàn)象現(xiàn)在雖然很少了,但是影響很壞,這種觀念影響是久遠的。
4.薄弱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較弱。因為以前重視程度不足,歷史老師少之又少,有的學校根本沒有正式的專業(yè)歷史老師,都是用年級大的、準備退休的老師來任課的多,筆者了解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以及城區(qū)薄弱學校都有類似情況。這部分老師多是不思進取、不肯鉆研業(yè)務等退休或病休的人。另外,偶爾有年輕的專業(yè)歷史老師分配到薄弱學校,如果專業(yè)知識過硬、能力強,也很快就被挖走,因為條件較好的學校歷史老師也比較缺,因此,優(yōu)秀歷史教師流失嚴重,這也是造成薄弱學校歷史教學很難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5.薄弱學校的生源質量比較低。鄉(xiāng)鎮(zhèn)小學畢業(yè)生每年都有不少,但是老百姓更愿意想辦法讓自己的小孩到城里的比較好等的學校就讀而不愿意在鄉(xiāng)鎮(zhèn)就讀,雖然說這樣做他們需要花費更多的錢財,隨著人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可以承擔起這樣的壓力,那么留在鄉(xiāng)鎮(zhèn)中學就讀的小孩一是家庭困難的學生,再就可能是留守少年兒童,要不就是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因為城里優(yōu)秀學校是擇優(yōu)錄取的,想到城里就讀但是成績夠不上的就只能回到本地就讀,這樣的生源可想而知。
城里以及城郊的一些薄弱學校生源也好不到哪里去,生源的構成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尋求到好學校就讀而條件不夠的(主要是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學生;二是原學區(qū)成績差沒辦法找到更好學校的學生;三是農民工子弟,而且也只有成績較差的農民工子弟才到這類學校就讀,以百色城某學校為例,據(jù)每個學期的統(tǒng)計調查,農民工子弟所占比例均在70-80%之間,這是個很大的數(shù)目。
以上所述生源,自小沒有得到好的家庭教育,上學后學校又缺乏好的管理,父母親忙于工作、打工賺錢,疏于管理和引導,導致這部分學生學習差,紀律、為人等的表現(xiàn)均不理想,對歷史教學而言,算上以上師生重視不夠等因素,教學質量可想而知。
1.抓好師德師風教育,培育一批能吃苦耐勞,嘔心瀝血,踏踏實實,戒驕戒躁,任勞任怨甘坐冷板凳,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安心工作的歷史教師隊伍。
首先,薄弱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還在教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在繼承和弘揚我國偉大民族精神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職業(yè)道德的好壞,甚至個人的魅力都會對學生以及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努力糾正甚至杜絕部分教師只教書不育人,上完課拍屁股走人,對學校和學生的問題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毫無主人翁意識的現(xiàn)象;糾正有的老師粗俗的言談舉止,舉止不文明,隨意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或在學生面前隨意吞云吐霧,嚴重影響教師形象的行為??傊?,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讓學生感覺到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以我們?yōu)閹煘榉叮M而提高我們薄弱學校的教學水平。
其次,要重視歷史教師的繼續(xù)教育,提高歷史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在薄弱學校,因為專業(yè)的歷史教師不多,那么這些非專業(yè)的歷史教師他們的業(yè)務素質參差不齊就是很自然的了,這就需要深入開展繼續(xù)教育,多學習、多鉆研,多參加各類各級教育教學活動,盡可能的參加各類培訓以及學術活動,不斷轉變思想,跟上時代,更新專業(yè)知識,積累專業(yè)知識,擴大視野,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觀。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
薄弱學校的學生,因為自小沒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知識面窄,幾乎從零開始,很多同學沒有歷史印象和歷史概念,所以,要想方設法讓他們感興趣。
可以挖掘教材里的有趣因素,激發(fā)興趣。通過視頻、電影、紀錄片等多媒體形式把歷史課堂直觀化、形象化,以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當然,也必須注意影片的選擇,當今的一些戲說歷史劇和神劇是絕對不能選的,如抗日神劇,偏離歷史常識,這些只求收視率不顧歷史常識的影片會誤導我們學生的歷史學習。
3.進行勵志教育,制定目標,樹立遠大理想
薄弱學校的學生來源復雜,如筆者所了解的城郊某校,只有約40%的學生來自本區(qū),約一半的學生是本市各縣農民工子弟,約10%左右是市外省外的農民工子弟。這些學生的共同點是:家境不怎么好甚至家境困難,住址普遍是邊遠山區(qū),父母渴望孩子努力學習改變現(xiàn)狀但是苦于沒時間或無能力教育小孩。這種現(xiàn)狀有利于我們進行勵志教育。前段時間有個北大女孩寫了篇《你憑什么上北大》,講述了自己從一個后進生通過刻苦努力令人意外的考進北大的事跡,筆者讀給學生聽,類似的勵志教育故事還有很多。知識改變命運,教育創(chuàng)造未來。這樣的觀點對薄弱學校學生來說是切實的,通過自己的奮斗改變自己家庭現(xiàn)狀的農村孩子例子比比皆是,這應該成為他們的動力。作為老師,要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理想,為國為己,不枉此生。
綜上所述,薄弱學校的歷史教學困難重重,但是,通過努力是可以提高的。正所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薄弱學校提高歷史教學水平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