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發(fā)展與影響因素*

    2015-02-27 20:24:23李占星朱莉琪
    心理科學進展 2015年6期
    關鍵詞:情緒兒童情境

    李占星 朱莉琪

    (1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2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 100049)

    道德情緒(moral emotion)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性情緒,它對人類的社會適應具有重要意義。道德情緒是指在道德情境中由個體對自我的理解或評價所引發(fā)的情緒,如損人之后感到內疚、羞恥,助人之后感到高興、自豪等,又被稱為“自我意識的情緒”或“自我評價的情緒”(Eisenberg,2000;Malti&Latzko,2010),被認為在道德準則和道德行為間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任俊,高肖肖,2011)。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道德情緒判斷(moral emotion judgment)又稱為道德情緒預期(moral emotion expectancy),是指個體對與道德有關的情境或事件做出情緒判斷或預期(劉國雄,方富熹,2003);道德情緒歸因(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則是要求個體對使他人產(chǎn)生這種情緒的原因做出解釋和推斷(潘發(fā)達,盧家楣,2005)。

    有關兒童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研究最早產(chǎn)生于“快樂的損人者”現(xiàn)象(happy victimizer phenomenon)的發(fā)現(xiàn)。Barden,Zelko,Duncan和Masters(1980)首先發(fā)現(xiàn),當要求兒童同時對損人行為進行認知判斷和情緒判斷時,多數(shù)4歲兒童能夠理解損人行為是不對的,但是他們常常判斷成功的損人者會感到高興,并認為這是由于損人者得到了想要的結果,顯示出他們在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的發(fā)展上相脫節(jié)的傾向;而8歲以上的兒童通常會判斷成功的損人者感到不高興,并認為這是由于他們違反了道德準則。之后的很多研究對這一結果進行了檢驗,并得出了類似的結論(Malti,Gasser,&Gutzwiller-Helfenfinger,2010;Nunner-Winkler&Sodian,1988)。國內曾有人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之前的研究做過總結(陳少華,1999;劉國雄,方富熹,2003),但這些總結都只是針對該領域研究的某些方面。隨著近年來本領域研究增多,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研究熱點。本文對這些研究進展進行概述,以期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

    1 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發(fā)展趨勢

    1.1 童年期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發(fā)展

    早期研究主要針對童年期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這些研究者所揭示的情緒判斷與歸因的發(fā)展模式不盡相同,大致可概括為三種主要的模式(陳少華,1999):(1)“高興—難過”——“結果定向—道德定向”:這些研究主要考察了4歲以上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他們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增長,兒童對損人者的情緒判斷由“高興”向“難過”轉變,而情緒歸因由“結果定向”逐步過渡到“道德定向”(Arsenio&Kramer,1992;Nunner-Winkler&Sodian,1988)。(2)“難過—高興”——“結果定向—意圖定向”:這類研究旨在通過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考察兒童對意圖的理解,并且將考察年齡往下延伸至3歲兒童。通過設置損人者意圖與行為結果匹配或不匹配的情境,以鑒別多大的兒童能夠理解行為者的情緒由意圖和結果的匹配程度決定,而非由行為結果單方面決定。結果發(fā)現(xiàn),3歲兒童在對損人者做出情緒判斷時僅僅依據(jù)行為結果的客觀價值(壞行為或壞結果),判斷損人者感到難過;6~7歲兒童具備了理解意圖的能力,判斷當意圖與結果相匹配時損人者會感到高興,而不匹配時則感到不高興。在情緒歸因上,年幼兒童以結果定向為主,而年長兒童以意圖定向為主(Yuill,1984)。(3)“難過—高興—難過”——“結果定向—意圖定向—道德定向”:這類研究實際是對前一類研究的延伸,綜合考察了3~10歲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并且將兒童對意圖的理解和對道德的理解相整合。結果表明,3歲兒童通常將消極的行為結果判斷為難過的情緒體驗,而5~7歲的兒童通常會判斷成功的損人者感到高興;10歲左右的兒童能夠綜合考慮道德和意圖,多數(shù)判斷損人者會感到難過。相應地,他們的情緒歸因也由“結果定向”到“意圖定向”到“道德定向”發(fā)展(Yuill,Perner,Pearson,Peerbhoy,&Ende,1996)。

    這些研究結果之間最大的差異在于,有些研究者認為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是呈“高興—難過”線性發(fā)展的,而有些研究者則認為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是呈“難過—高興—難過”波浪式發(fā)展的。Smith和Warneken(2014)認為,考察年齡段的不同以及設定損人者愿望的不同是造成這種差異的兩個主要原因。堅持線性發(fā)展模式的研究者將研究對象限定于4歲以上兒童,并且將損人者的愿望設定為客觀的,即損人者之所以損人是為了得到某種物質。堅持波浪式發(fā)展模式的研究者將考察對象往下延伸至年齡更小的3歲兒童,而將損人者的愿望設定為主觀的,即損人者之所以損人是為了滿足自己對他人的敵意愿望,而不是為了得到某種物質。為了檢驗是不是這兩個方面的不同導致了以往研究結果的不同,Smith和Warneken(2014)分別考察了3~9歲兒童在損人者敵意愿望滿足和物質愿望滿足兩種條件下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結果發(fā)現(xiàn),3歲兒童在兩種不同條件下的道德情緒判斷是不同的,在敵意愿望滿足條件下,兒童更傾向于判斷損人者會感到不高興,而在物質愿望滿足條件下,兒童更傾向于判斷損人者會感到高興。4歲以上兒童對兩種條件下的道德情緒判斷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但隨著年齡增長判斷損人者感到高興的程度都逐漸減少。7~9歲的兒童比年幼的兒童更常采用道德歸因。結果表明,在損人者物質愿望滿足條件下,3~9歲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是呈“高興—難過”線性發(fā)展的,而在損人者敵意愿望滿足條件下,3~9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是呈“難過—高興—難過”波浪式發(fā)展的。綜合來看,考察年齡的不同以及設定損人者愿望的不同,確實是以往研究結果產(chǎn)生差異的兩個主要原因。

    1.2 青春期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發(fā)展

    Arsenio,Gold和Adams(2006)綜合了以往的研究發(fā)現(xiàn),認為快樂的損人者現(xiàn)象一直到青春期都有可能存在。Krettenauer(2011,2012)認為,成熟的道德自我形成于青春期。在這一時期,個體將道德價值完全融合進自我概念之中,并且根據(jù)道德主體的行為與道德價值是否一致而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反應,這種情緒反應可通過他們道德情緒判斷的模式反映出來。他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青春期隨著個體對道德信念的元認知理解不斷成熟,道德情緒判斷的結果和道德判斷的自信程度之間的相關關系也不斷增強。7至13年級個體道德情緒判斷的發(fā)展模式與童年期的發(fā)展模式是不同的。在某些情境中(如做偽證和逃離事故現(xiàn)場)個體的道德情緒判斷隨年齡增長呈U型發(fā)展,其情緒判斷的消極效價強度先降低后升高;而在另一些情境中(如不歸還他人財物和偷竊)表現(xiàn)出情緒判斷的消極效價強度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的趨勢(Krettenauer&Eichler,2006)。Saelen和 Markovits(2008)利用包含道德沖突的兩個故事,要求14歲和16歲的青春期個體預測故事中行為者會為了個人利益而做出損人行為的可能性,同時要求他們判斷行為者在做出損人行為之后的情緒。結果發(fā)現(xiàn),被試預期行為者做出損人行為的可能性越大,判斷行為者感到滿意和高興的程度也越高,認為行為者感到害怕和內疚的程度也越低。16歲的青春期個體比14歲的青春期個體更傾向于做出內疚判斷,在情緒判斷和行為預期之間也更具有一致性。王鵬,劉海燕和方平(2011)對我國12、14和16歲青少年的道德情緒判斷和歸因情況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12歲兒童的情緒判斷類型較為單一(如高興、難過),在歸因上以道德定向為主,而14歲以上兒童出現(xiàn)了更多復雜的情緒判斷(如內疚、后悔、羞恥)及移情定向歸因。

    近期一項長達6年的縱向研究表明,在15~21歲之間均同時存在著四種道德情緒判斷模式,即高興的損人者、不高興的損人者、高興的道德主義者(happy moralist,即做出道德行為之后感到高興)以及不高興的道德主義者(unhappy moralist,即做出道德行為之后感到不高興),但均以高興的道德主義者這類判斷模式為主,且高興的損人者模式會隨著時間發(fā)展而降低,而高興的道德主義者則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Krettenauer,Colasante,Buchmann,&Malti,2014)。綜合以上研究來看,青春期個體雖然也伴隨有“快樂的損人者”判斷模式,但卻以“高興的道德主義者”判斷模式為主。隨著道德自我的進一步發(fā)展,兒童在進行情緒判斷時的自信程度也不斷增強,對于情緒反應與道德行為之間關系的理解更多維,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行為者的情緒反應做出歸因。

    2 影響個體道德情緒判斷的因素

    2.1 社會認知能力

    研究表明,有多種社會認知能力都可能與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之間存在相關。首先,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有賴于他們對意圖和愿望理解能力的發(fā)展。年幼兒童(如3歲)通常不理解損人者的主觀心理愿望,所以經(jīng)常根據(jù)損人行為的客觀結果判斷損人者會感到高興,而自5-7歲起兒童能夠理解愿望,根據(jù)行為結果與損人者的意圖是否相符做出情緒判斷(Smith&Warneken,2014;Yuill,1984;Yuill et al.,1996)。其次,兒童在情境中權衡道德規(guī)則和個人利益的能力也是影響他們道德情緒判斷的因素之一。年幼的兒童雖然也能理解道德規(guī)則,但是對個人利益的考慮勝過對道德規(guī)則的考慮,這可能是“快樂的損人者”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劉國雄,方富熹,2003;Krettenauer,2012)。此外,觀點采擇能力也會影響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研究表明,要求兒童將自己作為損人者進行情緒判斷和要求兒童對故事中的損人者進行情緒判斷,兒童判斷的消極情緒強度是不同的,對前者的情緒判斷強度顯著低于后者,特別是觀點采擇能力較強的年長兒童(Keller,Louren?o,Malti,&Saalbach,2003)。

    Gummerum,Cribbett,Nicolau和Uren(2013)最近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認為兒童反事實推理(counterfactual reasoning)的能力可以解釋道德情緒判斷中的年齡差異。反事實推理能力是一種將現(xiàn)實與可能的結果相比較的能力,即在頭腦中同時考慮多種可能性的能力(Beck&Crilly,2009;Beck,Robinson,Carroll,&Apperly,2006;Migliore,Curcio,Mancini,&Cappa,2014)。研究表明,直到6~7歲,多數(shù)兒童才能理解,若真實事件的條件朝反方向改變,則反事實事件將會出現(xiàn)(Beck et al.,2006)。Gummerum等人(2013)給4~5歲和7~8歲的兒童設置兩種條件:反事實框架條件和無反事實框架條件。在無反事實框架條件下,要求兒童先對損人者的損人事實進行情緒判斷,之后再讓兒童設想如果損人者沒有做出損人行為會感到怎樣;而在反事實框架條件下,要求兒童先回答若損人者沒有做出損人行為會感到怎樣,之后再要求他們判斷損人者在做出損人行為后會感到怎樣,這樣就能保證兒童在對損人者的損人事實進行情緒判斷時,即便不具備反事實推理能力,也考慮到了反事實選項下?lián)p人者的情緒反應。而在無反事實框架條件下,只有那些具備了反事實推理能力的人,才能自發(fā)地考慮到反事實選項下的損人者情緒。結果表明,兒童在反事實框架條件下比無反事實框架條件下更傾向于做消極情緒判斷。且在無反事實框架條件下,年長組比年幼組更傾向于判斷損人者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研究同時測查了兒童的反事實推理能力,利用等級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兒童的反事實推理能力能夠顯著預測他們在無反事實框架條件下的消極情緒判斷。具體來說,在無反事實框架條件下,消極情緒判斷隨反事實推理能力升高而增加;而在反事實框架條件下,消極情緒判斷并不依賴于反事實推理能力。這提示,當兒童能夠明顯考慮反事實選項的時候(如在反事實框架條件下),他們不再需要反事實推理能力來產(chǎn)生行為的其他可能。而在無反事實框架條件下,這種清晰的線索沒有提供,因此兒童必須使用他們的反事實推理能力來做出情緒判斷。

    此外,還有人(Dinolfo&Malti,2013)認為兒童解釋性理解(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的能力也與他們的道德情緒判斷之間存在相關。解釋性理解能力是心理理論能力的一種,是指當兩個人面對同一事件的相同信息時,個體推理他們對該事件可能有不同解釋的能力(Myers&Liben,2012;Ross,Recchia,&Carpendale,2005)。研究表明,直到7歲左右,兒童解釋性理解的能力才發(fā)展成熟(Ross et al.,2005)。Dinolfo和Malti(2013)認為, 伴隨著學齡期同伴沖突的增加,兒童需要不斷地協(xié)調損人者和受害者之間的觀點,從而可能導致他們道德情緒判斷的能力也增強。Malti等(2010)首先考察了5~9歲兒童的解釋性理解能力和道德情緒判斷之間的關系,卻未發(fā)現(xiàn)二者之間存在顯著相關。Dinolfo和Malti(2013)以4~8歲患有違抗對立障礙的兒童為被試,同時考察了他們對不同情境下的道德情緒判斷情況,結果則發(fā)現(xiàn),在親社會情境中,兒童解釋性理解的能力和他們的情緒判斷的強度是顯著相關的,而在損人情境和排斥他人情境中,兒童解釋性理解的能力和情緒判斷的強度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綜合而言,二者之間的關系還有待未來研究進行更多的驗證。

    2.2 情境因素對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影響

    兒童根據(jù)情境線索推斷情緒的能力是不斷發(fā)展的。情境不同,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也可能不同。當前的研究主要在兩個方面有所發(fā)現(xiàn):(1)兒童對不同行為者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是不同的;(2)在有他人目睹行為者行為的情況下,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也會發(fā)生變化。

    2.2.1 兒童對不同行為者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

    早期研究主要考察了兒童對損人者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而近期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對親社會行為者及其他行為者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有別于損人者。陳少華和鄭雪(2000)的研究發(fā)現(xiàn),4歲兒童傾向于判斷犧牲掉個人利益的親社會行為者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體驗,6歲兒童則傾向于判斷他們會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在道德情緒歸因上,年幼兒童以結果定向為主,年長兒童則出現(xiàn)了由結果定向到道德定向的過渡。對小學兒童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年幼的小學兒童傾向于判斷助人者會體驗到消極情緒,而年長兒童則認為助人者會體驗到高興等積極情緒。并且隨年齡增長,兒童的情緒歸因定向由結果定向向多樣化定向發(fā)展,出現(xiàn)了人際定向、移情定向、外部獎勵定向等(俞志芳,2007)。陳璟和李紅(2009)要求4~7歲兒童分別對反社會行為者、親社會行為者、不履行親社會行為者和反社會行為失敗者的道德情緒做判斷。結果發(fā)現(xiàn),無論是對親社會行為者還是對反社會行為者,兒童均更多做出“高興”判斷。而對于不履行親社會行為者,4歲兒童更多做出“不高興”判斷,其他兒童更多做出“高興”判斷。對于反社會行為失敗者,4、5歲兒童更多做出“高興”判斷,6、7歲兒童更多做出“不高興”判斷。兒童對親社會行為者的情緒歸因,以道德定向為主其他定向為輔;而對反社會行為者、不履行親社會行為者以及反社會行為失敗者,均以結果定向為主道德定向為輔(陳璟, 李紅,2009)。Krettenauer和 Jia(2013)考察了青春期個體對親社會行為者、不履行親社會行為者、損人者和抵制住損人行為者四類行為者的道德情緒判斷,結果發(fā)現(xiàn),多數(shù)青春期個體判斷親社會行為者和抵制住損人行為者都會產(chǎn)生積極情緒,但是判斷親社會行為者產(chǎn)生積極情緒的程度更高;多數(shù)青春期個體判斷損人者和不履行親社會行為者都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但是判斷不履行親社會行為者產(chǎn)生消極情緒的程度更低。這種對行動者(損人者、親社會行為者)情緒判斷的效價強度顯著高于非行動者(抵制住損人行為者、不履行親社會行為者)的情況,他們稱之為道德情緒判斷中的“行動者效應”(actor effect)。這一效應說明,兒童不僅對道德情境中不同行為者的情緒判斷效價是不同的,而且在效價強度上也有可能不同。李占星,曹賢才,龐維國和牛玉柏(2014)針對國內6~10歲的兒童,考察了他們對損人情境中損人者和旁觀者的情緒判斷與歸因情況,結果表明,多數(shù)6~10歲兒童對旁觀者做消極情緒判斷;但是對損人者的情緒判斷,多數(shù)6歲兒童出現(xiàn)了“快樂的損人者”效應,而8~10歲兒童中的大多數(shù)會判斷損人者感到不高興。在情緒歸因上,多數(shù)6歲兒童對損人者做結果歸因,而多數(shù)8~10歲兒童對損人者做道德歸因。多數(shù)10歲兒童對旁觀者做道德歸因,而多數(shù)6歲兒童對旁觀者做無效歸因。旁觀行為被認為違反了道德規(guī)則中的正義準則,而損人行為則被認為違反了道德規(guī)則中的公正原則。兩類行為者所違反的道德規(guī)則不同,兒童對他們所做的情緒判斷和歸因情況也不同。

    2.2.2 他人目睹對兒童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影響

    兒童的道德發(fā)展是內化道德規(guī)則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權威起著重要作用。為了考察權威對兒童道德情緒發(fā)展的影響,Murgatroyd和Robinson(1993)在損人情境中加入了權威目擊者(老師),要求5、7、9歲的兒童判斷,若是老師目睹了損人行為,損人者會感到怎樣?結果發(fā)現(xiàn),在無老師目睹的情況下,許多9歲兒童也會判斷損人者會感到高興;但是在有老師目睹的情況下,即便是5歲兒童,也多數(shù)或者判斷感到“傷心”,或者判斷感到“害怕”。Sy,DeMeis和 Scheinfield(2003)考察了在有、無老師目睹的場景下,3~5歲兒童對損人行為者、親社會行為者和不履行親社會行為者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結果發(fā)現(xiàn),若無老師目睹,兒童對三類行為者的情緒判斷分數(shù)均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在有老師目睹的情況下,他們更傾向于判斷親社會行為者和損人者都會產(chǎn)生積極情緒,并且積極情緒的效價強度顯著高于不履行親社會行為者。在情緒歸因上,兒童對損人者和親社會行為者均更多做結果定向,而對不履行親社會行為者更多的是重復故事情節(jié)(Sy et al.,2003)。Roos,Salmivalli和Hodges(2011)考察了無人目睹、最喜歡的人目睹以及全班目睹三種情況下,4~5年級兒童對損人者的道德情緒判斷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相比于無人目睹和全班目睹,當最喜歡的人目睹損人行為時,兒童更少判斷會產(chǎn)生“羞恥”情緒。綜合來看,當重要他人目睹損人行為時,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確實會受到影響。但是,這些研究似乎未涉及不同的重要他人目睹對不同行為者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影響。研究表明,學前兒童不僅能承認老師和家長的權威地位,也能認可同齡權威的權威地位(Laupa&Turiel,1986)。研究還表明,相比于損人行為,成人權威(如父母)對親社會行為的強制性程度和對不履行親社會行為的懲罰程度都要弱一些(Davidov,Grusec,&Wolfe,2012),據(jù)此看來,當面對不同的目睹者時,兒童對不同類型行為者的情緒判斷會怎樣,值得以后研究的重視。

    2.3 人格因素對兒童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影響

    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兒童對于故事中主人公人格特質的理解會影響到他們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如Yuill和Pearson(1998)的研究表明,從5歲起,兒童就對相同情境中不同特質的行為者做出不同的情緒預期,在故事主人公過生日給朋友分發(fā)禮品袋時,被認為是自私的主人公被判斷為感到不高興,而被認為慷慨的主人公則被判斷為感到高興。Smith,Chen和Harris(2010)對比了4~9歲兒童對悔過型和不肯悔過型的損人者的情緒判斷與歸因。結果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兒童預期不肯悔過的損人者會因為獲得了想要的東西而感到高興,而預期悔過型的損人者會體驗到消極情緒。兒童更傾向于將不肯悔過型的損人者的高興反應歸因為獲利,而將悔過型的損人者的消極情緒反應歸因為損人行為不對或者對他人的傷害。

    其次,兒童本身的人格特質也和他們的道德情緒判斷之間存在著關聯(lián)。Malti和Buchmann(2010)認為,人格系統(tǒng)與道德功能相聯(lián)系,因為它會影響一個人與他人交往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又會幫助人們在道德情境中選擇做出符合社會規(guī)則的行為。人格系統(tǒng)中的自我功能(如情緒穩(wěn)定性、宜人性、責任性等)可能與道德情緒的強度相關。他們考察了15歲和21歲兩個年齡組被試的大五人格與道德情緒判斷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21歲組被試在宜人性維度上的得分可顯著預測他們道德情緒判斷的成績??v向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從15歲至21歲,青春期個體在宜人性和責任心人格維度上的得分均與他們的道德情緒判斷模式存在顯著相關(Krettenauer,Asendorpf,&Nunner-Winkler,2013;Krettenauer et al.,2014)。還有研究表明,那些包容性和開放性更高的人也更傾向于做出道德情緒判斷和道德歸因。如Chilver-Stainer,Gasser和Chiello(2014)通過同伴提名的方式將10~15歲的兒童分為兩組:接納殘疾人組和排斥殘疾人組,并讓他們分別判斷學習和娛樂兩種情境中排斥殘疾人的人會感到怎樣。結果發(fā)現(xiàn),兩種情境中接納殘疾人組的被試比排斥殘疾人的被試更傾向于判斷排斥殘疾人者會感到內疚、羞恥等消極情緒,并且更多采用道德歸因。凌輝和黃希庭(2009)利用三種侵犯情境(說謊、偷竊、傷害)探討了高低自立水平兒童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發(fā)展模式。結果發(fā)現(xiàn),在偷竊情境和傷害情境下,高自立組相比于低自立組更傾向于將損人者判斷為不高興。在歸因模式上,兩組兒童在說謊情境下沒有顯著差異,而在偷竊情境和傷害情境下,低自立組采取個人定向的比率顯著多于高自立組,而道德定向的比率顯著低于高自立組。由此可見,自立水平也是影響兒童道德情緒判斷和歸因的因素之一。

    2.4 文化因素對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影響

    有研究比較過中德兩國兒童在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上的差異,并且發(fā)現(xiàn),兩個國家兒童在道德情緒判斷發(fā)展的年齡趨勢上是有所不同的。中國3~9歲的兒童從積極情緒判斷向消極情緒判斷的模式轉變不如德國兒童明顯(轉引自Keller et al.,2003)。之后針對不同文化背景下兒童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研究相繼涌現(xiàn)。Keller等(2003)對比了德國和葡萄牙5~6歲和8~9歲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葡萄牙兒童對違約行為比偷竊行為的情緒判斷更加消極,而德國兒童則未表現(xiàn)出這種差異。那些做出消極情緒判斷的兒童更多采用道德歸因,而那些做出積極情緒判斷的兒童更多采用結果歸因。他們推測,葡萄牙較為貧窮的經(jīng)濟狀況可能使得兒童對于偷竊行為更能容忍,所以他們當中認為偷竊者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的比率較低。Krettenauer和Jia(2013)對比了中國和加拿大兩個國家7年級至大學二年級青春期個體的道德情緒判斷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與加拿大青春期個體相比,中國的青春期個體預期反社會行為者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的強度更高,而預期親社會行為者產(chǎn)生積級情緒的強度更低。中國是崇尚集體主義文化的國家,而加拿大是崇尚個人主義文化的國家。在中國,對違反社會規(guī)則的人進行譴責被認為是道德社會化的重要成分之一,而做了好事保持謙虛通常會受到鼓勵。這與加拿大個人主義的價值觀是截然不同的。不同文化背景下道德社會化的過程不同,導致了他們在進行情緒判斷時的強度也不同。類似地,還有人對比了瑞士(個人主義文化)和智利(集體主義文化)兩個國家6歲和9歲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和歸因情況,結果表明,雖然兩種文化中的年長兒童均比年幼兒童報告更多的道德情緒,但是智利兒童對偷竊行為比不分享行為更多采用道德歸因(Chaparro,Kim,Fernández,&Malti,2013)。他們推測,集體主義中的兒童對損人行為可能抱有更多的負性評價,所以更傾向于利用道德原則解釋情緒判斷時的消極情緒。

    3 道德情緒判斷對道德行為的預測作用

    很多研究者認為,道德情緒判斷可作為道德行為的預測指標(Gasser,Gutzwiller-Helfenfinger,Latzko,&Malti,2013)。這是基于這樣一個理解,即個體道德情緒判斷的模式可以反映其道德動機。首先,道德情緒本身具有動力作用,它在道德準則和道德行為之間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Tangney,Stuewig,&Mashek,2007)。其次,由于兒童道德情緒判斷模式的轉變反映他們對自身利益或道德規(guī)則考慮權重的大小,這其中包含著明顯的認知沖突,所以利用道德情緒判斷可考察兒童的道德動機(Nunner-Winkler,2007)。研究表明,那些攻擊性較強的學前和小學兒童比非攻擊性兒童更常判斷損人者會感到高興,并且在進行情緒歸因時更常采用快樂主義定向,而更少采用道德定向(Gasser,Malti,&Gutzwiller-Helfenfinger,2012;Malti,Gasser,&Buchmann,2009;Menesini et al.,2003)。對青春期個體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較為一致的結果(Arsenio,Adams,&Gold,2009;Arsenio,Gold,&Adams,2004;Krettenauer&Johnston,2011;Perren&Gutzwiller-Helfenfinger,2012)。Malti,Gummerum 和 Buchmann(2007),Malti等人(2009)通過教師和家長評定6歲兒童的親社會行為,以他們對損人者的道德情緒判斷分數(shù)作為道德動機的指標,同時測查了兒童的同情水平。結果表明,道德動機在同情和兒童的親社會行為之間起著調節(jié)作用。具體說來,對于那些道德動機較高的兒童,不管他們的同情水平怎樣,他們的親社會行為都較高。對于那些道德動機適中和較低的兒童,親社會行為水平隨同情水平的升高而升高(Malti et al.,2009;Malti et al.,2007)。然而,通過這種方法評定的親社會行為會受到家長和教師主觀因素的影響,并不一定能真實地反映兒童的道德行為。Gummerum,Hanoch,Keller,Parsons和Hummel(2010)通過獨裁者博弈的方法考察了3~5歲兒童的分享行為,利用他們在道德情緒判斷中的分數(shù)作為道德動機的指標,結果發(fā)現(xiàn),兒童道德情緒判斷的分數(shù)可顯著預測他們在獨裁者博弈中的分配率(Gummerum et al.,2010)。Ongley和Malti(2013)采用類似的方法考察了4~12歲兒童分享行為和道德動機之間的關系,同時測查了兒童的同情水平,結果表明,道德動機在同情水平和實際的分享行為之間起著調節(jié)作用。這一結果與之前通過問卷法考察親社會行為所得的結果是一致的。可見,雖然道德情緒判斷與親社會行為之間存在某種關聯(lián),但有可能并不直接對親社會行為起作用,而只是作為一種調節(jié)變量。

    國內也有人(李占星,牛玉柏,曹賢才,2014)綜合考察了道德情緒判斷、心理理論與3~6歲兒童公平行為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道德情緒判斷在心理理論與公平行為之間起著中介作用。近期,有研究(Malti&Krettenauer,2013)對涉及道德情緒判斷與道德行為之間關系的42項研究進行了元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這些研究中比較一致的結果是,道德情緒判斷與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間均存在顯著相關。但是,在有關道德情緒判斷對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的預測力問題上,還有待更多的研究進行驗證。

    4 總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是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發(fā)展的。因考察年齡段的不同以及設定損人者愿望的不同,在道德情緒判斷的發(fā)展模式上也存在差異。就道德情緒歸因而言,兒童道德情緒歸因的發(fā)展模式總體上是從結果定向向道德定向發(fā)展。當前的相關研究已經(jīng)從童年期擴展到青春期,并且與道德自我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在影響兒童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的因素研究上,研究者發(fā)現(xiàn)社會認知因素、情境因素、人格因素、文化因素等均會影響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模式可作為他們道德動機發(fā)展的指標,并且和道德行為之間存在顯著相關。盡管目前該領域的研究已經(jīng)顯得比較全面,但是研究中仍有一些未盡之處,需要未來做更多的研究。以后的研究者不妨從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對于那些存在認知或行為障礙的兒童,他們的道德情緒判斷和歸因能力怎樣,目前的研究較少。Dinolfo和Malti(2013)近期考察了患有對立違抗障礙(oppositional de fi ant disorder,ODD)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這類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也存在年齡和行為者差異。8歲兒童對排擠他人的損人者和不履行親社會行為者的消極情緒判斷強度顯著高于4歲兒童。但是由于缺少正常人作為對照組,ODD患者和正常人在道德情緒判斷的效價及效價程度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我們還不得而知。自閉癥(autism)兒童是一類典型的認知和行為障礙兒童。有研究表明,自閉癥兒童在進行道德推理時其成績不如常人(Senland&Higgins-D’Alessandro,2013;Takeda,Kasai,&Kato,2007),并且移情水平也顯著低于常人(Baron-Cohen&Wheelwright,2004;Sucksmith,Allison,Baron-Cohen,Chakrabarti,&Hoekstra,2013)。據(jù)此,有理由推測,自閉癥兒童在進行道德情緒判斷和歸因時或許有異于常人。這是未來的一個研究方向。

    其次,道德情緒是在現(xiàn)實的道德情境中通過與他人的互動經(jīng)驗所形成和發(fā)展的(Arsenio,et al.,2006)。這意味著,道德情緒判斷的模式可通過社會道德經(jīng)驗所引導或塑造。然而不管國外還是國內,目前這方面的實踐研究都很少。有研究者(Malti et al.,2010)指出,當前學校的道德干預項目多數(shù)致力于提高兒童認知性的道德發(fā)展,而在道德認知和道德情緒的整合方面卻顯得滯后。因此,將道德情緒培養(yǎng)系統(tǒng)性地引入道德實踐顯得尤為緊迫。近期的一項研究(Gasser,Malti,&Buholzer,2013)表明,那些包含殘疾兒童班級的年幼兒童比不包含殘疾兒童班級的年幼兒童在情緒判斷時報告了更多的道德情緒。那些對殘疾兒童表達出更高同情水平的兒童報告與殘疾人接觸的頻率也更高。這暗示著,采用將正常兒童與殘疾兒童混合編班的方式進行道德教育似乎能有效地促進兒童道德情緒的發(fā)展。這種混合編班的模式可以為正常兒童提供更多移情教育的機會,也便于兒童通過不斷地幫助他人而強化道德情感。未來一方面應開展更多的類似研究,另一方面還應注重探索更多的道德情感教育方法,這對于我們當前的教育實踐必將產(chǎn)生重大意義。

    最后,在進行道德情緒判斷時,年幼的兒童通常更多考慮行為結果,進行結果歸因,而年長兒童通常更多地考慮道德規(guī)則,進行道德歸因。這種結果歸因向道德歸因的轉變,是否有其內在的神經(jīng)機制,我們尚不清楚。雖然目前幾乎沒有這方面的神經(jīng)心理學研究,但是我們或許可以從兒童抑制控制、移情和利他等相關領域的認知神經(jīng)研究中進行推測,這種內在的神經(jīng)機制可能是存在的。未來需要對此進行考察,以便于從神經(jīng)生理學的角度審視該領域,豐富該領域的研究。

    陳璟,李紅.(2009).情境類型對兒童道德情緒判斷及歸因的影響.心理科學,32(1),14–17.

    陳少華.(1999).道德情緒判斷及其歸因研究——兒童道德研究的新動向.心理學動態(tài),7(2),58–63.

    陳少華,鄭雪.(2000).親社會情境中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及歸因模式的實驗研究.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19–23.

    李占星,曹賢才,龐維國,牛玉柏.(2014).6–10歲兒童對損人情境下行為者的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心理發(fā)展與教育,30(3),252–257.

    李占星,牛玉柏,曹賢才.(2014).心理理論、道德情緒與兒童公平行為的關系.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2(2),324–328.

    凌輝,黃希庭.(2009).高低自立水平兒童道德情緒判斷及歸因特點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32(2),411–413.

    劉國雄,方富熹.(2003).關于兒童道德情緒判斷的研究進展.心理科學進展,11(3),55–60.

    潘發(fā)達,盧家楣.(2005).兒童道德情緒歸因研究的進展及未來展望.心理科學,28(5),1162–1163.

    任俊,高肖肖.(2011).道德情緒:道德行為的中介調節(jié).心理科學進展,19(8),1224–1232.

    王鵬,劉海燕,方平.(2011).青少年道德情緒判斷與歸因特點研究.心理學探新,31(2),182–185.

    俞志芳.(2007).親社會情境中小學兒童道德情緒判斷及其歸因研究.心理學探新,27(2),54–57.

    Arsenio,W.F.,Adams,E.,&Gold,J.(2009).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moral reasoning,and emotion attributions:Relations with adolescents'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Child Development,80(6),1739–1755.

    Arsenio,W.F.,Gold,J.,&Adams,E.(2004).Adolescents’emotion expectancies regarding aggressive and nonaggressive events:Connections with behavior problem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89(4),338–355.

    Arsenio,W.F.,Gold,J.,&Adams,E.(2006).Children’s conceptions and displays of moral emotions.In M.Killen,&J.G.Smetana(Eds.),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Mahwah:Erlbaum.

    Arsenio,W.F.,&Kramer,R.(1992).Victimizers and their victims: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the mixed 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moral transgressions.Child Development,63(4),915–927.

    Barden,R.C.,Zelko,F.A.,Duncan,S.W.,&Masters,J.C.(1980). Children's consensual knowledge about the experiential determinants of emo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9(5),968–976.

    Baron-Cohen,S.,&Wheelwright,S.(2004).The empathy quotient:an investigation of adul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or high functioning autism,and normal sex differences.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34(2),163–175.

    Beck,S.R.,&Crilly,M.(2009).Is understanding regret dependent on developments in counterfactual thinking?.British 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27(2),505–510.

    Beck,S.R.,Robinson,E.J.,Carroll,D.J.,&Apperly,I.A.(2006).Children'sthinking aboutcounterfactualsand future hypotheticals as possibilities.Child Development,77(2),413–426.

    Chaparro,M.P.,Kim,H.,Fernández,A.,&Malti,T.(2013).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ympathy,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s,and moral reasoning in two cultures.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0(4),495–509.

    Chilver-Stainer,J.,Gasser,L,&Perrig-Chiello,P.(2014).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s and judgements about exclusion of peer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43(3),235–249.

    Davidov,M.Grusec,J.E.&Wolfe,J.L.(2012).Mothers’knowledge of their children’s evaluations of discipline:The role of type of discipline and misdeed,and parenting practices.Merrill-Palmer Quarterly,58(3),314–340.

    Dinolfo,C.,&Malti,T.(2013).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sympathy,and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 in oppositional defiantdisordersymptomatology.Child Psychiatry&Human Development,44(5),633–645.

    Eisenberg,N.(2000).Emotion,regulation,and moral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1,665–697.

    Gasser,L.,Gutzwiller-Helfenfinger,E.,Latzko,B.,&Malti,T.(2013).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s and moral motivation.In K.Heinrichs,F.Oser,&T.Lovat(Eds.),Handbook of moral motivation:Theories,models,applications.Rotterdam:Sense Publishers.

    Gasser,L.,Malti,T.,&Buholzer,A.(2013).Children's moral judgments and moral emotions following exclusion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Relations with inclusive education, age, and contact intensity.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34(3),948–958.

    Gasser,L.,Malti,T.,&Gutzwiller-Helfenfinger,E.(2012).Aggressive and nonaggressive children's moral judgments and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s in situations involving retaliation and unprovoked aggression.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Research and Theory on Human Development,173(4),417–439.

    Gummerum,M.,Cribbett,C.,Nogueira Nicolau,A.,&Uren,R.(2013).Counterfactual reasoning and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0(2),144–158.

    Gummerum,M.,Hanoch,Y.,Keller,M.,Parsons,K.,&Hummel,A.(2010).Preschoolers’allocationsin the dictator game:The role of moral emotions.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31(1),25–34.

    Keller,M.,Louren?o,O.,Malti,T.,&Saalbach,H.(2003).The multifaceted phenomenon of ‘happy victimizers’:A cross-culturalcomparison ofmoralemotions.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1(1),1–18.

    Krettenauer,T.(2011).The dual moral self:Moral centrality and internal moral motivation.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Research and Theory on Human Development,172(4),309–328.

    Krettenauer,T.(2012).Linking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s with behavior: Why "(un)happy victimizers" and"(un)happy moralists" actthe way they feel.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136,59–74.

    Krettenauer,T.,Asendorpf,J.B.,&Nunner-Winkler,G.(2013).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s long-term predictors of antisocial conduct in early adulthood:Findings from a 20-year longitudinal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37(3),192–201.

    Krettenauer,T.,Colasante,T.,Buchmann,M.,&Malti,T.(2014).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motions and decisionmaking from adolescence to early adulthood:A 6-year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43(4),583–596.

    Krettenauer,T.,& Eichler,D.(2006).Adolescents'selfattributed moral emotions following a moral transgression:Relations with delinquency,confidence in moral judgment and age.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4(3),489–506.

    Krettenauer,T.,&Jia,F.L.(2013).Investigating theactor effectin moral emotion expectancies across cultures: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Canadian adolescents.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1(3),349–362.

    Krettenauer,T.,&Johnston,M.(2011).Positively versus negatively charged moral emotion expectancies in adolescence:The role ofsituationalcontextand the developing moral self.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9(3),475–488.

    Laupa,M.,&Turiel,E.(1986).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adult and peer authority.Child Development,57(2),405–412.

    Malti,T.,& Buchmann,M.(2010).Socialization and individual antecedents of adolescents’and young adults’moral motivation.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39(2),138–149.

    Malti,T.,Gasser,L.,&Buchmann,M.(2009).Aggressive and prosocial children's emotion attributions and moral reasoning.Aggressive Behavior,35(1),90–102.

    Malti,T.,Gasser,L.,&Gutzwiller-Helfenfinger,E.(2010).Children's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moral judgments,and emotion attributions:Relations to social behaviour.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8(2),275–292.

    Malti,T.,Gummerum,M.,& Buchmann,M.(2007).Contemporaneous and 1-year longitudinal prediction of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from sympathy and moral motivation.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Research and Theory on Human Development,168(3),277–299.

    Malti,T.,&Krettenauer,T.(2013).The relation of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s to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A meta-analysis.Child Development,84(2),397–412.

    Malti,T.,&Latzko,B.(2010).Children's moral emotions and moral cognition:Towards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2010(129),1–10.

    Menesini,E.,Sanchez,V.,Fonzi,A.,Ortega,R.,Costabile,A.,&Lo Feudo,G.(2003).Moral emotions and bullying: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between bullies,victims and outsiders.Aggressive Behavior,29(6),515–530.

    Migliore,S.,Curcio,G.,Mancini,F.,&Cappa,S.F.(2014).Counterfactual thinking in moral judgment:an experimental study.Frontiers in Psychology,5,451.

    Murgatroyd,S.J.,&Robinson,E.J.(1993).Children's judgements of emotion following moral transgres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16(1),93–111.

    Myers,L.J.,&Liben,L.S.(2012).Graphic symbols as“the mind on paper”:Links between children’s interpretive theory of mind and symbol understanding.Child Development,83(1),186–202.

    Nunner-Winkler,G.(2007).Development of moral motivation from childhood to early adulthood1.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36(4),399–414.

    Nunner-Winkler,G.,& Sodian,B.(1988).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moral emotions.Child Development,59(5),1323–1338.

    Ongley,S.F.,&Malti,T.(2014).The role of moral emo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haring behavior.Developmental Psychology,50(4),1148–1159.

    Perren,S.,&Gutzwiller-Helfenfinger,E.(2012).Cyberbullying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 in adolescence:Differential roles ofmoraldisengagement,moralemotions,and moral values.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9(2),195–209.

    Roos,S.,Salmivalli,C.,&Hodges,E.V.(2011).Person×context effects on anticipated moral emotions following aggression.Social Development,20(4),685–702.

    Ross,H.S.,Recchia,H.E.,&Carpendale,J.I.M.(2005).Making sense of divergent interpretations of conflict and developing an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 of mind.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6(4),571–592.

    Saelen,C.,&Markovits,H.(2008).Adolescents’emotion attribu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behavior in situations involving moral conflic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00(1),53–76.

    Senland,A.K.,&Higgins-D'Alessandro,A.(2013).Moral reasoning and empathy in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Implications for moral education.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42(2),209–223.

    Smith,C.E.,Chen,D.,&Harris,P.L.(2010).When the happy victimizer says sorry: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apology and emotion.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8(4),727–746.

    Smith,C.E.,&Warneken,F.(2014).Does it always feel good to get what you want?Young children differentiate between material and wicked desires.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2(1),3–16.

    Sucksmith,E.,Allison,C.,Baron-Cohen,S.,Chakrabarti,B.,& Hoekstra,R.A.(2013).Empathy and emotion recognition in people with autism,first-degree relatives,and controls.Neuropsychologia,51(1),98–105.

    Sy,S.R.,DeMeis,D.K.,&Scheinfield,R.E.(2003).Pre-school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the emotional consequences forfailures to actprosocially.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1(2),259–272.

    Takeda,T.,Kasai,K.,&Kato,N.(2007).Moral judgment in high-functioning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61(4),407–414.

    Tangney,J.P.,Stuewig,J.,&Mashek,D.J.(2007).Moral emotions and moral behavior.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8(1),345–372.

    Yuill,N.(1984).Young children's coordination of motive and outcome in judgements of satisfaction and morality.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1),73–81.

    Yuill,N.,&Pearson,A.(1998).The development of bases for trait attribution: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raits as causalmechanisms based on desir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4(3):574–586.

    Yuill,N.,Perner,J.,Pearson,A.,Peerbhoy,D.,&Ende,J.(1996).Children'schanging understanding ofwicked desires:From objective to subjective and moral.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4(4),457–475.

    猜你喜歡
    情緒兒童情境
    情境引領追問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情緒認同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一级黄片播放器|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搞女人的毛片|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嫩草影院精品99|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人|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日韩av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综合精华液|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一级黄片播放器|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国产老妇女一区| 国产乱人视频|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夫妻午夜视频| 免费大片18禁|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欧美97在线视频|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秋霞伦理黄片|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成人国产麻豆网|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色视频www国产|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日本熟妇午夜|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亚洲av.av天堂|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少妇 在线观看|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 男人舔奶头视频| 国产精品一及|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日本午夜av视频| 国产av不卡久久|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亚洲国产色片| 亚洲不卡免费看| av在线亚洲专区| 在线看a的网站|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av卡一久久|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欧美+日韩+精品|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日本黄大片高清|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鲁丝| 亚洲精品第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亚洲内射少妇av|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freevideosex欧美|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大陆偷拍与自拍|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人与善性xxx|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高清av免费在线|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国产亚洲最大av|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免费看光身美女|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一区综合|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性色av一级|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日韩av免费高清视频|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av.av天堂| 成人无遮挡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亚洲色图av天堂| 少妇人妻 视频| 久久午夜福利片|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男女边摸边吃奶|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熟女av电影|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亚洲国产色片|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有码 亚洲区|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777米奇影视久久|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免费少妇av软件|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黑人高潮一二区|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tube8黄色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如何舔出高潮|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熟女av电影|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香蕉精品网在线|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亚洲最大av| 性色av一级|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赤兔流量卡办理|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亚洲精品一二三|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性色av一级|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搞女人的毛片|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久久久久网色|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嫩草影院新地址|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日本二区|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一级av片app|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少妇 在线观看|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国产成人91sexporn|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日本熟妇午夜|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麻豆成人av视频|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 人妻系列 视频|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身体一侧抽搐|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潮美女av|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懂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亚洲成色77777|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亚洲自拍偷在线| 久久久色成人|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嫩草影院精品99| 日日啪夜夜爽|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简卡轻食公司|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夫妻午夜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少妇丰满av| 国产 精品1|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在线观看片|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一本久久精品|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av在线老鸭窝| 亚洲自拍偷在线| 久久久久网色| .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韩国av在线不卡|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欧美激情在线99|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毛片女人毛片|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日日撸夜夜添|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亚洲精品视频女|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亚洲国产精品999|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亚洲自拍偷在线| 99热全是精品|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色播亚洲综合网|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国产综合精华液|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有码 亚洲区|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少妇的逼水好多|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国产亚洲最大av|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十八禁|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在线看a的网站|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老司机影院毛片| 欧美zozozo另类| 亚洲在久久综合|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直男gayav资源| 日韩中字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毛片女人毛片|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观看美女的网站|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亚洲在线观看片|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色婷婷99|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亚洲最大成人av| 欧美日本视频|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色5月婷婷丁香| av在线播放精品| 大香蕉久久网|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毛片女人毛片|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欧美3d第一页|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丝袜喷水一区|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kizo精华|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一级毛片我不卡|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五月天丁香电影|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免费看a级黄色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xxx大片免费视频|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舔av片在线| av专区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身体一侧抽搐|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性色av一级|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国产综合懂色|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videos熟女内射|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人妻一区二区av|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视频区图区小说|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