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漢斌,冉文忠
(荊州市兒童醫(yī)院/婦幼保健院呼吸內科,湖北434020)
小兒潮氣呼吸流速-容量環(huán)臨床應用分析
吳漢斌,冉文忠
(荊州市兒童醫(yī)院/婦幼保健院呼吸內科,湖北434020)
目的了解小兒潮氣呼吸流速-容量環(huán)在兒童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的應用。方法對2014年1~3月住院患兒中有適應證的240例進行潮氣呼吸流速-容量環(huán)檢查并進行分析。結果240例患兒中潮氣呼吸流速-容量環(huán)分析結果異常232例,陽性率為96.7%,與疾病的最后診斷符合率達98.0%(235/240)。結論小兒潮氣呼吸流速-容量環(huán)可廣泛應用于兒童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對疾病的診斷,特別是早期未進行胸部X線片檢查的肺炎有提示意義,對于喉炎及先天性喉喘鳴有明確的輔助診斷意義,有助于嬰幼兒喘息及兒童哮喘的確診及遠期管理。
兒童;呼吸功能試驗;潮氣呼吸流速-容量環(huán);臨床應用
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疾病,發(fā)病率居兒科疾病的首位[1]。呼吸道感染是世界范圍內各年齡人群最常見疾病,是5歲以下兒童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國每年有(120~318)萬例次以上嬰兒發(fā)生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小兒下呼吸道感染至少半數由病毒引起。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一直是危害我國小兒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2]。肺功能是呼吸系統(tǒng)生理功能的反映,為兒童呼吸疾病的早期診治提供了可靠依據[3]。特別是最大呼氣流量-容積曲線的形態(tài)及相關流量參數可作為小氣道早期阻塞的診斷依據[4],可見肺功能檢查在兒童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臨床和科研中具有重要地位[5]。5歲以上兒童由于主動配合,兒童肺功能檢查的應用愈來愈廣泛,而3歲以下兒童由于解剖、生理、病理等特點,肺功能測試方法較為特殊[6],因而,對3歲以下嬰幼兒或3歲以上但主動配合欠佳的兒童均采取潮氣呼吸流速-容量(TB-FV)環(huán)檢測方法進行肺功能檢測?,F將本科2014年1~3月進行的小兒TB-FV環(huán)檢查結果報道如下。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2014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本科收治患兒1 272例,檢測TB-FV環(huán)兒童240例(18.9%)。其中入院時初步診斷為喘息性疾病患兒158例,包括喘息性支氣管炎、嬰幼兒喘息/哮喘、毛細支氣管炎等;非喘息性疾病患兒82例。240例患兒中擬診為急性喉炎21例,慢性咳嗽40例,肺部感染48例,過敏性鼻炎/鼻竇炎7例,其他6例;第二診斷為先天性喉喘鳴6例。240例患兒男女比例為1.05∶1,年齡30 d至9歲,其中30 d至6個月75例,>6~24個月105例,>24~48個月42例,>48個月18例。
1.1.2 入選標準(1)入院時有明顯喘息癥狀或聽診肺部有哮鳴音;(2)重癥肺炎;(3)考慮有喉梗阻(含急性喉炎或先天性喉喘鳴等);(4)呼吸急促;(5)急性發(fā)熱,病程超過5 d。
1.2 方法采用德國JEAGER公司生產的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儀進行檢測,每天開機前進行環(huán)境溫、濕度及容量校正,記錄患兒身高、體質量、年齡、性別及初步診斷等;保持環(huán)境安靜,常規(guī)口服10%水合氯醛(本院自制)0.5 mL/kg,對呼吸道分泌物較多者給予鼻腔及呼吸道吸痰。放松衣服,待患兒安靜入睡后開始操作,每例患兒檢查5~7次,每次記錄20個潮氣呼吸,篩選5個差異小的結果計算平均值。所有陽性結果患兒出院時(或臨床癥狀緩解)進行第2次肺功能檢查,以便進行對比分析。
240例患兒中初次肺功能檢查提示異常232例,其中阻塞性肺通氣功能障礙175例,限制性肺通氣功能障礙19例,混合型肺通氣功能障礙31例;TB-FV環(huán)吸氣支異常(吸氣支內凹)18例。阻塞性肺通氣功能障礙175例患兒中最后確診為喘息性支氣管炎52例,嬰幼兒(兒童)喘息/哮喘103例,病毒性肺炎20例;混合型肺通氣功能障礙31例患兒全部確診為肺部感染;限制性肺通氣功能障礙19例患兒中確診為肺部感染12例,急性支氣管炎3例,支原體感染2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1例,川崎病1例。TB-FV環(huán)吸氣支異常18例患兒中確診為急性喉炎11例,先天性喉喘鳴2例,過敏性鼻炎/鼻竇炎5例。232例陽性患兒中,第1次肺功能檢查結果提示限制性肺通氣功能障礙50例(含單純性和混合型限制性肺通氣功能障礙)患兒進行第2次肺功能檢查提示TB-FV環(huán)增寬,潮氣量恢復正常;103例診斷為喘息患兒進行第2次肺功能檢查提示達峰時間(容積)比明顯改善,但均未達到28.0%~40.0%;52例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中38例進行第2次肺功能檢查提示達峰時間(容積)比達正常范圍,但仍有14例患兒進行第2次肺功能檢查提示達峰時間(容積)比低于28.0%;18例TB-FV環(huán)吸氣支異?;純褐?例進行第2次肺功能檢查提示未恢復正常。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生活環(huán)境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加上幾乎所有患兒均是獨生子女,兒童呼吸道疾病發(fā)生率不僅占兒科疾病的第1位,而且高居不下,喘息、呼吸急促及咳嗽常常是呼吸內科患兒住院的最主要表現,且隨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發(fā)病機制及臨床醫(yī)生的認識加強,以食管-支氣管神經反射為主的多因素影響機制的提出[7],使慢性咳嗽病因之一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認識得到了明顯提高,但本文未涉及。
全國兒科哮喘協(xié)作組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huán)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進行的第3次中國城市兒童哮喘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兒童哮喘發(fā)作的病因仍以呼吸道感染占絕對優(yōu)勢,確診哮喘的兒童中46.2%患兒既往曾被懷疑哮喘或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炎,41.6%患兒曾被診斷為肺炎或支氣管炎;確診為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中僅56.8%患兒既往能夠確診[4]。因而,如何早期對患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兒進行病因識別與診斷,除傳統(tǒng)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外,肺功能檢查是一項很好的早期疾病分類工具,可及早對是否有大、小氣道病變及通氣功能異常作出判斷,對于是否有肺部感染及感染程度也能給予早期明確的判斷,特別是對小氣道輕微改變、輕度阻塞及肺組織彈性功能輕微減退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240例患兒進行TB-FV環(huán)檢查,232例患兒有異常改變,陽性率達96.7%,以兒童(嬰幼兒)哮喘/喘息診斷符合率最高,包括咳嗽變異性哮喘。馮儉等[8]認為,肺功能檢查對早期發(fā)現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具有重要價值。根據臨床癥狀及前后2次TB-FV環(huán)檢查能100.0%作出哮喘(喘息)的診斷,其次是TB-FV環(huán)吸氣支異常的診斷符合率較高,特別是對急性喉炎的早期診斷。
當然,由于本研究隨訪時間尚短,對于哮喘(喘息)患兒的吸入治療還在維持治療中,對于懷疑為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患兒也在治療管理中,后期的診斷可能還有修改的可能。對于部分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炎的患兒,盡管第2次肺功能檢查提示TB-FV環(huán)恢復正常,但仍需要隨診,進一步排除嬰幼兒喘息的可能。另外,還有部分嬰幼兒(兒童)喘息/哮喘患兒在疾病恢復期比早期癥狀嚴重時,達峰時間(容積)比反而下降,也許是患兒配合欠佳或操作、校正存在問題,尚需進一步了解肺呼吸生理學。
[1]朱蕾,劉又寧,于潤江.臨床肺功能[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66-338.
[2]董永綏.充分認識小兒病毒性下呼吸道疾病[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24(1):2-4.
[3]張皓.兒童肺功能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0,25(5):366-368.
[4]全國兒科哮喘協(xié)作組,全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huán)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第三次中國城市兒童哮喘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兒科雜志,2013,51(10)729-735.
[5]張皓,鄔宇芬,黃劍峰,等.兒童肺功能檢測及評估專家共識[J].臨床兒科雜志,2014,32(2):104-114.
[6]易著文.小兒內科特色診療技術[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544-559.
[7]楊希,江米足.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華兒科雜志,2014,52(2):156-160.
[8]馮儉,李銀環(huán),張旭華,等.小氣道功能測定對咳嗽變異性哮喘者氣道高反應性的診斷價值[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8,30(4):486-48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4.032
:B
:1009-5519(2015)04-0566-02
2014-09-18)
;吳漢斌(1969-),男,湖北荊州人,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兒童呼吸及重癥疾病的診治工作;E-mail:135938900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