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偉超 何慧清 牛曉敏 李衛(wèi)華 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yī)院血液內科 528400
Th1/Th2免疫漂移在不同類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變化及意義
黎偉超何慧清牛曉敏李衛(wèi)華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yī)院血液內科528400
摘要目的:探討Th1/Th2細胞因子在不同類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變化及意義。方法:選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為AL組,3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為CL組,同期于我院行健康體檢的健康者共56例為對照組。檢測各組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擾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較,AL組及CL組初診患者外周血IL-2、IFN-γ水平均顯著降低,IL-4、IL-10水平均顯著增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L組患者外周血IL-2、IFN-γ水平均顯著低于AL組,其外周血IL-4、IL-10水平均顯著高于AL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白血病患者Th2免疫漂移程度大于急性白血病患者。
關鍵詞白血病Th1/Th2細胞因子
白血病(Leukemia)是臨床常見的造血系統(tǒng)惡性腫瘤,以造血祖/干細胞克隆性惡性增生為特征[1]。白血病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部分學者認為白血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歸與機體免疫功能水平密切相關,尤其是細胞免疫功能。T淋巴細胞在機體細胞免疫系統(tǒng)中扮演重要角色,T淋巴細胞亞群及其分泌的Th1/Th2細胞因子在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介導的免疫反應過程中及自身免疫疾病的誘導過程中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監(jiān)測Th1/Th2細胞因子表達水平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癥性疾病及腫瘤等治療均有重要意義[2]。既往研究證實白血病患者存在Th1/Th2細胞因子表達水平異常,但不同類型白血病患者間Th1/Th2細胞因子表達差異的相關研究尚未見報道。本文通過檢測急性白血病患者、慢性白血病患者及健康人群外周血Th1/Th2細胞因子水平,探討不同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狀況,旨在為白血病的免疫干預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共73例為觀察對象,所有入組患者均符合2006年版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CCN)發(fā)布的白血病臨床實踐指南中制定的白血病診斷標準。按疾病類型將入組患者分為急性白血病組(AL組)和慢性白血病組(CL組)。AL組共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齡30~80歲,平均年齡(62.1±9.8)歲。CL組共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31~82歲,平均年齡(62.4±10.2)歲。選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體檢的健康者共56例為對照組,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齡28~84歲,平均年齡(62.7±10.1)歲。各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血樣采集: 采集所有受檢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ml置于無菌EP管,室溫靜置30min,800rpm 離心10min,取上清,4℃保存?zhèn)溆?,用于檢測細胞因子。
1.2.2細胞因子檢測: 取上述分離血清,采用間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試劑盒(美國R&D公司生產)檢測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擾素-γ(interferon-γ,IFN-γ)等細胞因子,嚴格按照試劑盒內附說明書進行具體操作。
2結果
與健康對照組相比較,AL組及CL組初診患者外周血IL-2、IFN-γ水平均顯著降低,IL-4、IL-10水平均顯著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L組患者外周血IL-2、IFN-γ水平均顯著低于AL組,其外周血IL-4、IL-10水平均顯著高于AL組,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表1各組患者外周血Th1/Th2細胞因子
組別nIL-2IFN-γIL-4IL-10對照組5635.2±4.448.2±5.416.8±4.210.2±4.6AL組4325.1±5.3a35.2±4.5a28.1±4.6a17.3±3.1aCL組3012.2±3.2ab23.7±4.3ab40.5±4.9ab33.6±4.2ab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AL組比較,bP<0.05。
T淋巴細胞在腫瘤免疫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調控作用,其活性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3]。T淋巴細胞所分泌的細胞因子是衡量T淋巴細胞功能的有效指標,其可通過激活相關抗腫瘤效應細胞或直接殺傷腫瘤細胞達到抗腫瘤作用,是機體內抗腫瘤反應的重要參與物質。依據(jù)所分泌細胞因子種類的不同,輔助性T(Th)細胞可分為Th1及Th2細胞,Th1細胞所分泌的細胞因子主要參與細胞免疫,包括IFN-γ、IL-2及IL-12等;Th2細胞所分泌的細胞因子主要參與體液免疫,包括IL-4、IL-5、IL-10等[4]。Th1和Th2細胞因子在功能上相互對抗,只有二者保持動態(tài)平衡才可保證機體正常免疫應答水平。若發(fā)生Th2免疫漂移,則可導致免疫抑制。既往研究認為,Th1/Th2細胞因子表達異常是導致腫瘤細胞免疫逃避的重要原因[5]。
本文結果顯示,AL組及CL組初診患者外周血IL-2、IFN-γ水平均顯著降低,IL-4、IL-10水平均顯著增高,與健康人群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白血病患者機體發(fā)生Th2漂移,這可能是導致機體抗腫瘤作用抑制主要原因,采用免疫治療糾正Th1/Th2失衡可能是治療白血病的新思路。此外,CL組患者外周血IL-2、IFN-γ水平均顯著低于AL組,其外周血IL-4、IL-10水平均顯著高于AL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慢性白血病患者Th2免疫漂移程度高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導致前者預后更差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不同類型白血病患者Th1/Th2細胞因子表達水平存在差異,明確白血病患者機體免疫狀況,對預后判斷和提高臨床療效均有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敏敏,鄒亞偉,吳梓梁.間充質干細胞與白血病耐藥相關的研究進展〔J〕.中國輸血雜志,2012,24(10):907-910.
[2]Guenova E,Watanabe R,Teague JE,etal.Th2 cytokines from malignant cells suppress th1 responses and enforce a global th2 bias in leukemic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J〕.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13,19(14):3755-3763.
[3]陳海,毛建平.腫瘤免疫逃逸與T淋巴細胞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2,32(10):74-79.
[4]孫君重,肖文華,于力.CD4+T淋巴細胞功能研究新進展〔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0,18(2):544-548.
[5]溫軍業(yè),問明,楊冬野,等.T淋巴細胞與細胞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3,30(12):2761-2763.
(編輯楊陽)
收稿日期2014-10-13
中圖分類號:R7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06-0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