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瑛, 鐘 英, 劉靜梅
(四川省綿陽市404醫(yī)院, 四川 綿陽, 621000)
臨床護理路徑在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譚瑛, 鐘英, 劉靜梅
(四川省綿陽市404醫(yī)院, 四川 綿陽, 621000)
摘要:目的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擇140例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分析2組患者住院相關情況,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觀察分析2組患者對其不同護理方法的滿意度,并通過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狀況判斷其護理的安全有效性。結果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健康知識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費用也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狀況的病例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實施于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圍術期,能夠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使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得以提高,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安全有效,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 下肢靜脈曲張; 圍術期
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屬于臨床中常見的周圍血管中的一種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1],根治該病主要是以手術治療為主。臨床護理路徑的開展,要求為患者提供具有人性化的護理,其包括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每一天的治療和護理。作為臨床護理中的一種管理方案,臨床護理路徑不但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日以及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而且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水平,使其整體素質得以提升[2]。本研究在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圍術期中實施了臨床護理路徑,效果滿意,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擇2012年9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40例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納入標準:臨床診斷符合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且沒有合并其他疾病[3]。排除標準: ① 患者存在血液或者免疫系統(tǒng)的疾病; ② 存在心、腎、肺等大器官嚴重疾病; ③ 患者具有精神病或者家族精神病史。整個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進行,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按照患者入院順序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0例。觀察組中,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齡(50.2±3.9)歲,平均病程(4.7±1.4)年,文化程度為本科及以上15例、高中及以上24例、初中17例、初中以下14例,職業(yè)為農民14例、職員22例、個體戶19例、其他15例。對照組中,男41例、女29例,平均年齡(51.3±3.2)歲,平均病程(4.9±1.1)年,文化程度為本科及以上13例、高中及以上26例、初中19例、初中以下12例,職業(yè)為農民16例、職員20例、個體戶21例、其他13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y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治療及護理過程按照常規(guī)的方法進行。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體表現為:制定有效的方案,對醫(yī)護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提高全體醫(y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制定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細則;確定每個醫(yī)護人員的工作目標,并定期開展每月績效考核;在科內組織學習臨床護理路徑的工作準則,使每一位護理人員具備臨床護理路徑的觀念,并且在實施中做到全面掌握;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加強專業(yè)繼續(xù)教育工作的組織和培訓。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工作如下: ① 在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入院時,應當快速成立與之相應的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在訪視前,護士應當仔細查閱患者的病歷,從中了解患者的年齡、術前診斷等情況。依據患者的年齡、病情嚴重程度和文化水平采取不同的方式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從而了解到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生理狀況,并進行有效的評估、計劃和診斷; ② 臨床護理路徑方案的制訂,責任護士應當耐心地向患者解釋方案的優(yōu)勢、內容以及實施的過程,便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其治療以及護理; ③ 術前護理,責任護士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工作,并熱情、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當發(fā)現患者存在問題時,應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疏導,進而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使患者具備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4]; ④ 術中護理,護士應以真誠的態(tài)度、細心的關懷、溫柔的言語與患者進行交流,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手術室護士應當告訴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不要因為儀器設備發(fā)出聲音而緊張。當手術開始時,護士應當根據手術的需要將患者置于需要的位置,為了防止術后有壓瘡出現,應當在合適的部位墊上軟枕以及注意患者的保暖[5]。在手術中,隨時注意心電監(jiān)護、患者的體征狀態(tài)變化以及患者的肢體語言等,從中進行有效的分析、判斷,當出現病情動態(tài)變化時,配合麻醉師處理工作。手術完畢后,患者處于麻醉狀態(tài)時,護士應當注意防止患者墜床事件的發(fā)生?;颊咔逍?、病情穩(wěn)定后,幫助患者穿戴整齊并送其回病房; ⑤ 術后護理,指導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按時作息,進行相關功能鍛煉,鼓勵患者盡量早期下地進行活動,協(xié)助患者制定相關的活動、飲食以及休息計劃,提示患者避免勞累過度以及站立的時間過長[6]; ⑥ 在手術結束之后開展隨訪工作,以得知患者對本次工作的滿意度。護理人員從隨訪中了解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并進行改善,以不斷提高臨床護理路徑工作的質量。
通過比較2組患者的住院天數、健康知識評分、住院費用分析住院相關情況。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觀察分析2組患者對其不同護理方法的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檔。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此外,通過比較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狀況來判斷其護理的安全有效性。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健康知識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費用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s)
與對照組比較,*P<0.05。
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總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狀況分析[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正逐漸成為現代護理發(fā)展中的一種趨勢,在很多發(fā)達國家中已經成為較為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模式[7]。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患者在護理質量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臨床護理路徑具有較好的預見性、計劃性、針對性以及時限性,對患者的護理工作能夠更好地實現整體護理,進而使醫(yī)療以及護理的質量得以提高[8]。
有研究[9]表明,在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的住院費用,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臨床護理路徑是根據患者的病種以及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使醫(yī)療以及護理模式得以規(guī)劃,在護理和醫(yī)療過程中嚴格按照護理路徑的程序有計劃地實施,進而使患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接受多項檢查、護理以及治療,避免患者的病情得以耽誤,從而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10-11]。臨床護理路徑可以免去部分不相關的檢查,減少不合理的診治護理行為,以及減少相關抗生素的使用,進而使患者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內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也使患者的經濟負擔有所減輕。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后,醫(yī)護人員能夠按照相關護理路徑的細則,在健康知識的宣傳方面會更耐心、細心、貼心,健康教育的工作也得以落實,而醫(yī)護人員采用親和的態(tài)度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患者也更易接受和掌握。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臨床護理路徑之后,患者的住院時間、健康知識評分、住院費用等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符合相關研究者的觀點。
臨床護理路徑對護理人員的職責做出了明確規(guī)范,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會由被動變?yōu)橹鲃?,護理行為能夠有效達到規(guī)范性、標準性,在護理效果方面會更加安全有效,護理工作的開展具有連續(xù)性以及完整性,進而避免了由于醫(yī)護人員在技術方面的參差不齊或者不當的治療手段、方法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影響[12-13]。護士長也可以依據護理路徑進行定時或者隨機檢查,發(fā)現護理人員的不足之處,不斷整改,進而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使管理力度得以加強。
相關研究[14-15]顯示,臨床護理路徑具有提高患者滿意度的功效,臨床護理路徑在患者的健康心理指導方面更加重視,護理人員親切、耐心的態(tài)度,為患者搭建了一個愿意溝通、交流的平臺,并且護理人員在每一項診治以及護理的實施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使患者在心理護理方面得以加強,護理工作的范圍也得以擴張,最終患者對醫(yī)護人員在護理路徑工作方面的滿意度得以大幅度提高。本研究發(fā)現,在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后,患者總滿意度高達97.14%, 符合相關研究者
的觀點。由此表明,臨床護理路徑具有提高圍術期服務質量的功能,并且醫(yī)院護患方面的關系也更加穩(wěn)定和諧。
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的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有效性,為患者早日康復奠定了較好的基礎[16]。由于護理人員術后指導患者健康飲食,按時作息,進行相關的功能鍛煉,并鼓勵患者盡量早期下地活動,協(xié)助患者制定相關的活動、飲食以及休息計劃,為患者實現早日康復提供了保障,并且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研究結果表明,原發(fā)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后,沒有發(fā)現靜脈血栓的形成,切口感染僅為1例,小隱靜脈曲張為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證實了臨床護理路徑的安全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世花. 30例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圍術期的護理體會[J]. 青海醫(yī)藥雜志, 2013, 43(3): 34.
[2]賈素霞, 譚博, 陳原. 臨床護理路徑在大隱靜脈曲張患者中的應用及評價[J].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3, 21(7): 90.
[3]薛惠. 微波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圍術期護理[J].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2, 31(6): 151.
[4]林玉珍, 黃靜, 羅玉珍, 等.護士防護下肢靜脈曲張現狀分析及對策[J]. 護理學報, 2012, 19(14): 36.
[5]張桂芹. 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健康教育的探討與研究[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醫(yī)學專業(yè), 2012, 14(14): 316.
[6]曾曉紅. 優(yōu)質護理服務結合臨床路徑在下肢靜脈曲張中的應用[J].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2, 16(30): 3973.
[7]林弘月, 陳凌云, 蔡志宏, 等.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國內研究現狀[J]. 長治醫(yī)學院學報, 2013, 27(4): 314.
[8]Huang X, Jin Y, Zhou D, et al. IQGAP1 promotes the phenotypic switch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by myocardin pathwayway: a potential target for?varicose?vein[J]. Int J Clin Exp Pathwayol, 2014, 7(10): 6475.
[9]Mokoena T.Varicose veins: Look before you strip - the occluded inferior vena cava and other lurking pathwayologies[J]. S Afr Med J, 2014, 104(10): 668.
[10]王佩霞. 臨床護理路徑在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 大家健康: 學術版, 2012, 6(21): 67.
[11]馮小菊, 劉芳校, 王引俠, 等. 微波腔內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護理路徑變異分析[J]. 中國醫(yī)學倫理學, 2013, 26(4): 492.
[12]Dzheng S, Dobrovol′ski S R. Connective tissue dysplasia as a reason of recurrent inguinal hernia[J]. Khirurgiia (Mosk), 2014(9): 61.
[13]盧清麗. 綜合護理干預在泡沫硬化劑治療下肢靜脈曲張中的效果影響[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4, 17(2): 310.
[14]記洪杰. 激光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給予圍術期綜合護理的效果[J]. 求醫(yī)問藥: 下半月, 2012, 10(7): 117.
[15]孟凡東. 下肢靜脈曲張患者的臨床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1, 5(4): 75.
[16]張玉玲. 臨床護理路徑在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 12(21): 331.
Efficacy and safety research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varicose vein of lower limbs in perioperation
TAN Ying, ZHONG Ying, LIU Jingmei
(Mianyang404thHospital,Mianyang,Sichuan, 621000)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varicose vein of lower limbs in perioperation. MethodsA total of 140 patients with primary varicose vein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with 7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Hospitalization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and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of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by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health knowledg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so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After nursing, overall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showe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rimary varicose vein in perioperation can reduce the financial burden and complications,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improve awareness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 So effective and safe nursing is worthy of widely application.
KEYWORDS: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varicose vein; perioperation
收稿日期:2014-10-17
中圖分類號:R 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5)04-039-03DOI: 10.7619/jcmp.20150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