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宇
(河北省遵化市畜牧水產局 064200)
斷奶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
張 宇
(河北省遵化市畜牧水產局 064200)
斷奶仔豬一般是指生后3~5周齡斷奶到10周齡階段的仔豬。斷奶仔豬飼養(yǎng)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仔豬的成活率和育成、育肥期的生長發(fā)育,是生豬生產過程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之一?,F(xiàn)將斷奶仔豬飼養(yǎng)管理技術簡單總結如下,僅供參考。
斷奶對仔豬是一次強烈的刺激,主要表現(xiàn)在胃腸道適應性的刺激,由吃母乳為主變成吃固體的配合飼料;對仔豬心理的刺激,由跟隨母豬生活改為完全獨立的生活,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產房轉到育仔舍,分群管理);仔豬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全,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患病。這些因素會對仔豬造成強烈的刺激,直接影響仔豬的生長發(fā)育。加強斷奶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會減輕斷奶對仔豬的應激,減少養(yǎng)殖過程中的損失。
消化道未發(fā)育完全,仔豬斷奶時消化器官有了一定的消化能力,但胃腸道的體積和重量占體重的比例過?。晃杆岱置诓蛔?,不但對飼料的消化能力弱而且由于飼料中酸結合能力的影響,為有害病菌的繁殖有力的條件;消化酶分泌不足,仔豬斷奶時胃腸道消化酶的分泌量不足以消化吃入的配合飼料;腸道微生物菌群未達到平衡,在飼料、心理、環(huán)境改變等因素的刺激下極易造成腹瀉等疾病。
斷奶仔豬處于快速的生長發(fā)育階段,一方面對營養(yǎng)需求特別大,另一方面消化器官機能還不完善。斷奶后要喂給仔豬易消化的膨化飼料,實踐證明:膨化飼料不僅對仔豬消化非常有利,而且有效地降低了仔豬腹瀉飼料經膨化可糊化其中的瀉粉、抗營養(yǎng)因子被破壞,進行巴氏超高溫殺菌,提高了適口性,降低了腹瀉發(fā)生比率。
4.1 斷奶后仔豬的飼喂
斷奶后5~7天內采取限量飼喂,少喂多餐的方式,日采食量控制在160g為宜左右,逐漸增加飼料量,7天后改為自由采食。2周后在乳豬飼料中逐漸加大仔豬料的比例(由7∶3逐漸過渡到3∶7)。到第三周時全部換用仔豬料。保證供給仔豬清潔的飲水,供水不足會影響仔豬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4.2 仔豬分群
斷奶仔豬以每圈8~10只為宜,分群時要遵循“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的原則,及時調整豬群,保持合理的密度,同時對并圈的豬噴灑來蘇兒、酒精等有刺激性氣味的藥品來混淆氣味,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
4.3 環(huán)境控制
斷奶仔豬舍環(huán)境溫度應控制在22~25℃,濕度以65%~75%為宜。因此,冬季應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賊風;夏季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圈舍應每天打掃干凈、定期消毒、通風換氣,保持舍內干燥、衛(wèi)生、空氣新鮮,預防傳染病發(fā)生。
4.4 調教仔豬
在分群后1周內加強調教,使其養(yǎng)成定點吃食飲水、定點睡覺、定點排糞的生活習慣,這樣既有利于保持圈舍內衛(wèi)生,又為以后的育成、育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方便生產管理。
斷奶后仔豬腹瀉是一種常見疾病,死亡率可達70%以上。造成仔豬腹瀉的原因很多,主要由病毒(如豬瘟、圓環(huán)病毒病、傳染性腸胃炎和流行性腹瀉等)、細菌(如大腸桿菌造成的仔豬白痢等)和仔豬消化不良引起。對于由于病毒和細菌引起的腹瀉可以通過加強免疫,向飼料和飲水中添加抗生素藥物和維生素C、維生素E等加以預防和治療。對于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則要通過改善圈舍環(huán)境,調整飼料添加量,向飼料中添加益生素等助消化藥物來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