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維,錢 柯
(1.重慶市酉陽縣人民醫(yī)院兒科 409800;2.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qū)婦女兒童醫(yī)院兒科 646000)
·經(jīng)驗交流·
90例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臨床診治
熊 維1,錢 柯2△
(1.重慶市酉陽縣人民醫(yī)院兒科 409800;2.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qū)婦女兒童醫(yī)院兒科 646000)
目的 探討分析90例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臨床治療及方法。方法選取酉陽縣人民醫(yī)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者,評價治療效果。結(jié)果90例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治愈86例(95.56%)。死亡4例(4.44%)。治療后8例(8.88%)并發(fā)癥,與治療前并發(fā)癥73例(81.11%)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病情需及時診斷,解除呼吸道阻塞,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及術(shù)后護理。
呼吸道疾??;呼吸功能不全;氣管;內(nèi)科治療;臨床療效
呼吸道阻塞是小兒呼吸道臨床最常見急癥之一。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統(tǒng)的門戶,具有清潔過濾、加溫加濕、嗅覺及免疫防御功能。呼吸道阻塞不及時排阻會提高患者致殘率及病死率[1],及時將患者送至急癥診治最為關(guān)鍵。本研究探討急救措施、急救前后護理及內(nèi)科治療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方式,以期將小兒患者病死率控制到最低,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小兒呼吸道阻塞患者90例。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齡0.3~11.5歲,平均(5.9±5.6)歲;<1.0歲23例,1.0~<5.0歲35例,5.0~<7.0歲28例,7.0~11.5歲4例。90例患兒均符合小兒呼吸道阻塞診斷標準確診,其中輕度38例,中度34例,重度12例,嚴重度6例;急性阻塞性喉氣管支氣管炎30例,急性喉炎18例,喉氣管支氣管痙攣10例,氣管支氣管異物9例,急性纖維蛋白性氣管支氣管炎6例。并發(fā)癥共計73例?;颊咴谝话阗Y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急救治療 觀察及判斷小兒患者呼吸困難程度:(1)輕度,在安靜時呼吸正常,運動時輕度呼吸困難。(2)中度,安靜時呼吸輕度困難,吸氣時喘鳴,胸廓周圍組織凹陷,運動時呼吸加重。(3)重度,呼吸困難較明顯,喘鳴較響。胸骨鎖骨上窩軟組織凹陷顯著,患者煩躁不安。(4)嚴重度,呼吸困難,面色慘白,坐立不安。重度及嚴重度小兒患者立即給予輸氧,報告急癥醫(yī)生,安排專人護理、心電監(jiān)護并密切注意呼吸節(jié)律、深度、血樣飽和呼吸頻率。保持小兒患者安靜減少哭鬧,配備好氣管切開包、呼吸機、喉鏡、氣管及吸引器等急救用品,根據(jù)病情需要對小兒患者實施緊急氣管插管或切開進行呼吸器及面罩呼吸。
1.2.2 藥物治療 2歲以下小兒呼吸道阻塞疾病較多是病毒性的,而2歲以上小兒呼吸道阻塞疾病較多是細菌感染所致??紤]到疾病因素及呼吸困難程度不同,2歲以下小兒呼吸道阻塞患者治療應(yīng)采取食鹽水進行咽部漱洗,給予消炎藥及止痛藥,同時用維他命A、B、C、E促進黏膜再生,口服三氮唑核甘(2 mg/次,每日6次),5 d一療程;或靜脈注射三氮唑核甘(10~15 mg·kg-1·d-1);或口服潘生丁(5 mg·kg-1·d-1),3 d 1個療程,無需使用抗生素。2歲以上小兒呼吸道阻塞疾病應(yīng)先給予吸氧,再給予抗生素進行抗炎、消除水腫及緩解呼吸困難,接著給予復(fù)方新諾明、青霉素或大環(huán)內(nèi)酯等抗生素藥物同時再針對性治療。
1.2.3 護理 首先對患者家屬用通俗語言實施心理安撫,再用疾病常識及相關(guān)知識、本院對疾病治療成功經(jīng)驗樹立家長自信,消除家屬恐懼及緊張心理使其配合治療。對于實施手術(shù)的重度小兒患者,術(shù)后護士要精心護理,了解治療中的情況,對患兒采取正確的臥姿,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嚴密監(jiān)視患兒心率及呼吸頻率,觀察患兒頸部有無皮下氣腫,一旦發(fā)現(xiàn)及時匯報醫(yī)生進行處理。小兒氣管切開后1~3 d分泌物較多,為保持呼吸道通暢需充分濕化,采用霧化吸入(2~3次/天)來防止分泌物黏稠甚至干結(jié)堵塞呼吸道。實施手術(shù)的重度小兒患者由于呼吸改道及創(chuàng)口疼痛在飲食方面較難,護理人員要細心指導(dǎo)患兒家長為患兒正確飲食,對進食少的患兒可進行靜脈補充營養(yǎng),必要時采取留置鼻飼管鼻飼易消化飲食確保營養(yǎng)攝入[2]。
1.2.4 療效判定 療效標準,顯效:癥狀及體征消失;有效:癥狀和體征改善;無效:癥狀及體征均無變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偗熜?(治愈數(shù)+好轉(zhuǎn)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成功治愈86例(95.56%),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4例(4.44%)。治療后,阻塞性喉氣管支氣管炎2例,急性喉炎1例,喉氣管支氣管痙攣2例,氣管支氣管異物2例,急性纖維蛋白性氣管支氣管炎1例,共計8例(8.88%)并發(fā)癥,與治療前并發(fā)癥73例(81.11%)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兒支氣管梗阻、喉梗阻、氣管梗阻及呼吸道梗阻疾病是小兒呼吸科最為常見。支氣管炎、支氣管腫瘤及支氣管異物是最常見的病變[3]。小兒病情較成人嚴重,其喉腔氣管狹小、黏膜松弛。喉腔氣管狹小易造成阻塞造成呼吸困難[4-6],呼吸道炎癥造成呼吸道困難。本研究選取90例小兒患者中急性阻塞性喉氣管支氣管炎30例,急性喉炎18例,占總量的50%以上,其根本原因是小兒鼻道狹小、鼻咽腔短、鼻黏膜柔嫩、血管豐富及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7-10]。兒童對物體概念不強,易抓食小物件導(dǎo)致誤入喉腔或氣管造成阻塞,故要進行及時診斷治療,提高搶救效果。搶救中、搶救后及治療期對患兒護理也很重要[11]。該院選取的90例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其并發(fā)癥高達81.11%(73/90)。在搶救中的過程及護理與治療過程中的方式及護理的研究表明,對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要充分認識以提高患兒診斷性,從而提高搶救的成功率。本研究采用科學的治療方式及護理方式,治愈86名小兒患者,治愈率達到95.56%,并發(fā)癥降至8例,病死率降至4.44%。
綜上所述,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需及時準確的診斷與搶救,科學的采取治療及細心科學的全方位護理來降低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并發(fā)癥率及病死率,提高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治愈率。
[1]謝靜芳,王雙樂,黃映芳,等.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急救與護理[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5,4(5):35-37.
[2]李步云.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兒內(nèi)科治療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0):123-123,124.
[3]曹培華.小兒急危重喉氣管阻塞4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34):8482-8483.
[4]肖北春,湯勇,張敏,等.兒童阻塞性睡眠暫停綜合征483例報告[J].中國婦幼保健,2001,16(12):758,773.
[5]趙潔.細辛腦聯(lián)合布地奈德氧驅(qū)霧化吸入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護理[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0,17(20):2873-2874.
[6]陳玲明,何阿玲.小兒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36例臨床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2,31(10):952-953.
[7]賈改萍.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急救與護理[J].大家健康:學術(shù)版,2013,15(7):673-674.
[8]夏矜,周靜.小兒扁桃體切除術(shù)后防止出血的觀察與護理[J].上海護理,2012,5(5):482-483.
[9]朱詠梅,陳雪梅.沙丁胺醇壓縮霧化治療小兒呼吸阻塞120例的護理[J].臨床肺科雜志,2010,2(2):197-198.
[10]穆民.小兒呼吸道異物30例麻醉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9,11(21):936-938.
[11]張衛(wèi)國,張家玲,王晶晶.小兒危重呼吸道阻塞26例診治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9,5(6):582-583.
10.3969/j.issn.1671-8348.2015.22.036
熊維(1969-),副主任醫(yī)師,碩士,主要從事兒童呼吸道疾病研究。△
,E-mail:qkdog@qq.com。
R459.7
B
1671-8348(2015)22-3118-02
2015-02-08
201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