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食用菌蟲害防治三法
進入冬季,食用菌生產中的蟲害仍是一大威脅,菇蚊、菇蠅、跳蟲等能在短時間內給生產造成很大損失。要想對食用菌蟲害進行有效防治,必須堅持“防則下工夫、殺則需徹底”的原則,具體方法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
修建菇棚應遠離村莊、廄廁、垃圾場、糞堆等地,使出菇環(huán)境遠離蟲源。原輔材料需經日光暴曬,不要直接進行生料播種,最好采用熟料栽培。轉接前嚴格檢查菌種是否帶蟲,菇棚通風口及進出口等必須封裝防蟲網,防止成蟲飛入。在通風口及進出口撒布石灰隔離帶,以防爬蟲類害蟲進入菇棚。
拌料時加入辛硫磷等藥物,一般每1000千克干料用藥100毫升左右。生料栽培時隨拌料隨加即可;采用發(fā)酵料栽培時應在最后一次翻堆前加入,經高溫和悶堆,殺蟲效果理想。
在棚外一定距離內,徹底清理廢料后噴施高效殺蟲藥物(如敵百蟲等),切斷害蟲來路。
對于棚外及棚室通風口、進出口,可用氯氰菊酯類高效低殘留藥物進行噴灑,以防爬蟲類害蟲進棚。
菇棚內可噴灑氯氰菊酯等藥物殺蟲,用阿維菌素殺滅螨蟲,用高效驅蟲靈驅避菇蚊、菇蠅類害蟲。
菌種中有活蟲或蟲卵時,可將菌種裝入大塑料袋中(將寬幅雙層棚膜一端扎口即成),按照每立方米空間4片的用量投入磷化鋁,6小時左右即可解袋使用。
若發(fā)菌期間不慎發(fā)生蟲害,可向地面灑水,再將菌袋集中排放于其上,然后覆蓋塑料膜(注意膜內溫度,以防燒菌),膜下投放磷化鋁藥物,用量同上,但要注意投放均勻、密閉塑料膜,6小時左右去除薄膜進行正常管理。
出菇期間發(fā)現(xiàn)害蟲時,如果是預防不嚴進入的“漏網之蟲”,對成蟲可適量噴灑菊酯類藥物(菇蚊類成蟲極不耐藥,按蔬菜防蟲用藥量的最低濃度噴施即可);如發(fā)現(xiàn)幼蟲,則可用磷化鋁按上述方法進行殺滅,但應將子實體采掉,幼蕾可帶蕾用藥,一般初發(fā)蟲害4~6小時即可全部殺滅?!?/p>
宋良國吉林省大安市龍沼鎮(zhèn)三農服務站1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