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燕
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蘇燕
中職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即指語文老師根據(jù)相關的教學目標,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情感領域發(fā)生積極變化的一種教育。然而中職學生的文化水平偏低,在如今復雜多變的社會中,中職學生的道德品質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因此,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加強中職學生的情感教育已顯得至關重要。
(一)情感教育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中職語文教學大力提倡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情感教育,將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機的結合起來。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一方面能夠鼓勵老師與學生在互相尊重對方情感的基礎上實施整個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另一方面能夠從深層次上體現(xiàn)情感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理念。新課改理念下的情感教育一改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它更加關注學生內心的情感表達,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二)情感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情感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的一種教育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過開展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情感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還體現(xiàn)在通過情感教育,學生的道德素質與心理素質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且也能夠幫助學生認識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相關的教育學者指出,情感教育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的對待他們自己的情感觀念,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進而改善他們的語文學習水平。
(三)情感教育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標準
新課程重點強調學生的地位,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可見改革后的課程體現(xiàn)了以人文本的思想。針對此種發(fā)展現(xiàn)狀,中職語文教學必須注重人文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情感教育,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得到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一)設置課堂導入,營造情感氛圍
一節(jié)成功的語文課,離不開課堂導入,可以說課堂導入是成功課堂的突破口,也是營造情感氛圍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新課改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注重情感式教育,而課堂導入的設計要以情感為引線,將情感教育貫徹于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強化課堂的心理場。以情感為課堂導入的重要內容,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沿著情感的軌道,走入課堂內容。語文老師在情感教育的課堂中,應設置一些情感性比較強的內容作為課堂導入,以情激情,在濃厚的情感氛圍中,開展情感教育,以此來提升語文教學的水平與教學質量。
(二)強化朗讀,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朗讀可以說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朗讀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記憶與理解,同時也是語文老師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徑。中職學校學生的語文課本所選取的內容都比較豐富多樣,感情色彩也比較濃厚,因此要求語文老師在閱讀文章時,帶有豐富的感情色彩,通過語言的流露將文章中所蘊含的感情表現(xiàn)出來,從而使得整個朗讀環(huán)節(jié)變得有聲有色,激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提高學生對文章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朗讀課文《項鏈》時,語文老師應帶有豐富的感情色彩去朗讀文章,通過朗讀,讀出作者對馬蒂爾德給予的同情感以及對他愛慕虛榮所表現(xiàn)的憎惡感,如此的朗讀,可以幫助年輕人樹立正確的物質觀,對年輕人進行合理性的教育。在講解這篇文章時,語文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閱讀文章,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更能夠深刻體會文章中的情感,進而到達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設置情境,引導學生的情感
教學情境的設置,對于引導學生的情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職業(yè)學校的語文教材內容相當豐富,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教學情境,像開展一些朗讀賽、答辯賽以及演講比賽等等。語文教學不同于其它科目的教學,其中的閱讀教學就是一個心智活動比較強的環(huán)節(jié),教學情境的設置,有助于順著作者的感情脈絡,引導學生進入文章,更加深刻的體會文章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例如,在學習《致橡樹》一課時,老師應首先讓學生們明確這是一首現(xiàn)代詩歌,之后再讓學生對作者創(chuàng)作的背景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鑒賞,進而引導學生對青春與愛情的思考。
新課程改革后,將情感教育作為中職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來抓,實踐證明,將情感教育貫穿于語文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而且還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起到雙贏的效果。
蘇燕,教師,現(xiàn)居山東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