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琴
提升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效果的策略探究
陳小琴
語法是組詞造句的規(guī)則,是把合適的詞放進合適位置的藝術。語法學習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語法知識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師需要結(jié)合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借助上下文語境,通過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運用歸納法、演繹法、圖示法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提升學生的語法學習效果。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教學方法
新課改以來,一些教師在語法教學方面走向了一個極端——不重視語法教學或者根本不教語法,造成學生英語語法知識匱乏,英語基礎知識薄弱。這些因素嚴重制約了學生英語整體水平的提升。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很多教師沒有真正認識到語法和語法教學的重要性。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教師需要正確認識語法教學,創(chuàng)新語法教學方法,擴充學生的語法知識,提升語法教學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內(nèi)容不同、主題各異的文章是高中英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學習材料,這些材料當中必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語法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語篇內(nèi)容的學習,讓學生借助上下文來理解語法的意義,避免單獨地講解語法知識,使學生在特定語境下的語法學習變得更加容易(陳艷華2011)。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的Unit 1 Friendship時,為了讓學生掌握課文中所涉及的語法知識,學會應用“Iwonder if...”定語從句句型,筆者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與這些語法有關的句子。學生迅速地找出了“Iwonder if it’s because I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和定語從句“Therewasa timewhen a deep blue sky,the song of the birds,moonlightand flowers could never have keptme spellbound.”在學生找出了這些句子之后,筆者讓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說出這些句子的意思,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后給出了翻譯:“我想這是因為我太久沒有出去以至于對大自然的一切都感到非常令我激動?!薄霸?jīng)有一段時期,藍湛天空里,鳥兒唱著動聽的歌,月光明亮,花香彌漫,但這一切都不能使我神魂顛倒?!睂τ趯W生的精彩表現(xiàn),筆者給出了高度的評價,并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這些句子的規(guī)律,反復朗讀。學生不但學會了語法,而且積累了優(yōu)美的句子。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語篇是由各種類型的句子構(gòu)成的,其中還包含著不同的語法知識。通過特殊的語境,學生可以更加準確地理解語法的含義,掌握語法的應用技巧,恰當?shù)貞谜Z法知識,從而順利地掌握語法。
語法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不夠生動有趣,簡單、直接地呈現(xiàn)語法知識,不能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結(jié)合語法學習的內(nèi)容,立足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英語語法知識學習的有效情境,讓學生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感染,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法學習(張文竹2011)。
例如,在學習情態(tài)動詞表示推測意義的語法時,筆者精心設計了一個教學情境:“響了上課鈴,麗麗同學還沒有到,老師問:‘Where is Lili?Why is she absent?’然后,讓學生進行猜測,用正確的英語表達出麗麗同學沒有按時到學校的原因。學生A說:‘Shemustbe on herway to school.’學生B說:‘Shemay be illathome.’學生C說:‘Herbikemust be broken and shemight to walking to school slow ly.’”對于給出的這些回答,筆者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這些句子當中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特點。有學生說:“這些句子當中的情態(tài)動詞都是在表示一種推測?!薄斑@些情態(tài)動詞之后都是用動詞原形?!惫P者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了點評,再次強調(diào)了情態(tài)動詞表達推測時的用法,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由上面的例子不難發(fā)現(xiàn),創(chuàng)設有效的學習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一種積極、輕松的心理狀態(tài)下順理成章地學習語法,提高語法教學效率,獲得比較理想的學習效果。
形象直觀的圖示是很多課程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夠很好地提升教學效果。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也可以借助圖示,幫助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一些抽象的語法知識,快速地記憶,有效地建立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讓語法學習變得更加高效。
例如,在學習動詞的現(xiàn)在分詞和過去分詞作定語的語法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晰地區(qū)別動詞的這兩種形式所表達意義的不同之處,筆者選擇了兩幅簡單的圖畫,其一是清潔工人在打掃落葉(筆者用簡單的英語標注),Theman is collecting the fallen leaves。其二是一位老人在看著落葉,Theold man is looking at the falling leaves。通過這兩幅不同的圖示,讓學生體會the fallen leaves和the falling leaves這兩個詞組中fall的現(xiàn)在分詞與過去分詞在意思上的不同。學生借助圖畫,非常容易地發(fā)現(xiàn)了兩者之間的區(qū)別。
通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圖示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讓語法知識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由枯燥變得生動,從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從本質(zhì)上來看,語法知識是英語語言中最本質(zhì)的規(guī)律性知識,對英語學習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可以通過應用科學的學習方法來學習這些知識,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大量的舉例中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主動地去學習,優(yōu)化語法學習的效果(劉明月2011)。
例如,在學習虛擬語氣的語法知識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筆者給出示范:If Iwere a bird,Iwould fly in the sky。學生看到這個句子,提出了一些問題,為什么用“Iwere”?是不是弄錯了?此時,筆者就順勢簡單地介紹了虛擬語氣,告訴學生使用虛擬語氣時謂語動詞詞形的變化,然后讓學生舉例。學生在舉例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語言組織能力,又深刻地理解了虛擬語氣的用法和特點,取得了比較理想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語法是構(gòu)成語言知識的基礎,也是很多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大難點。傳統(tǒng)語法教學模式與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理念和目標格格不入,創(chuàng)新語法教學方法是當務之急。在語法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各種有效方法的應用,既掌握了語法知識,提升了語法學習效果,又鍛煉了英語應用能力,達到了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引用文獻
陳艷華.2011.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設計的思考[J].現(xiàn)代教育科學,(6).
劉明月.2011.任務型教學模式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4).
張文竹.2011.高中英語語法的情境化教學策略[J].中學英語之友(下旬),(9).
作者信息:313200,浙江湖州,浙江省德清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