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湖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湖南 長沙 410081)
話語標記是近年來漢語研究的熱點之一,不少學(xué)者在介紹引入國外語法理論的同時,結(jié)合漢語的話語標記作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關(guān)于話語標記“你聽我說”的具體分析研究相對較少,筆者將從語用功能以及元話語對元認知交互性的體現(xiàn)兩個方面,對話語標記“你聽我說”進行分析。
“你聽我說”在實際會話的過程中具有相對較強的獨立性,同時傳達出較為豐富的語用功能?!澳懵犖艺f”作為自由的話語標記形式,往往出現(xiàn)在對話語篇中。
1.解釋功能。例如:
(1)“芳契,你在哪里,是怎么一回事?”“你聽我說,我這一兩天不方便見你?!保ㄒ嗍妗蹲限痹浮罚?/p>
(2)林雁冬斜了他一眼,推著車加快腳步往前走,根本不予理睬。李杰明趕緊追上去,又說:“小林,你聽我說,我的意思是,像姜貽新那樣搞不行,長不了……”(諶容《夢中的河》)
(3)羅太太靜靜說:“你妒忌了。”“不是,太太,你聽我說,我不是妒忌,你們都夾在一起欺侮我……”(亦舒《玫瑰的故事》)
例1中的“你聽我說”是標記說話人針對聽話人不知道的情況而做出的解釋,例2和例3中的“你聽我說”是標記說話人針對聽話人不理解或有誤會時做出的解釋。“你聽我說”提示和請求聽話人注意說話人的話語,后面所銜接的解釋性話語可能與聽話人的想法不一致,使用“你聽我說”,語氣比較委婉,先安撫聽話人,讓其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2.勸說或建議功能。例如:
(4)“為什么?”她昂起頭瞪大眼不解地看著我?!澳懵犖艺f,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不是‘報仇’可以挽回的?!保堁┞栋磿r長大》)
(5)她講話講到一半,突然問起我怎么了,那是因為我一聽得她說立時就要去搭飛機,而陡地吸進了一口涼氣之故。我忙道:“你聽我說,取消這次旅行!”(倪匡《叢林之神》)
(6)“這兒正好有個公用電話亭,很方便?!薄袄蠌?你聽我說,你一定馬上停止行動。”(張平《十面埋伏》)
例4中的“你聽我說”標記說話人針對聽話人“報仇”一事進行勸說,例5和例6中的“你聽我說”標記說話人針對聽話人的行為活動進行勸說,但這種“勸說”更多表現(xiàn)為提出建議。
3.延緩功能。“你聽我說”的后面一般會用破折號或者逗號。例如:
(7)趙文安挨近趙青石身邊去,唧咕著說:“青石,你聽我說,——一臺柴油機要幾千萬元(舊幣)……”(李方立《初春的一天》)
(8)“許宏義,你聽我說,”樂隊指導(dǎo)老師一邊跨大步往訓(xùn)導(dǎo)處走,一邊回頭對許宏義說道。(林雙不《小喇叭手》)
(9)“你聽我說,”他坐到那個塌下去一大塊的舊沙發(fā)上,慢慢跟我講起來。(饒雪漫《左耳》)
例7中的“你聽我說”后面用破折號,例8和例9“你聽我說”后面用逗號。不管是破折號還是逗號,“你聽我說”后面要說的話語似乎不是很著急,語氣舒緩,話語標記形式的獨立性很強,有相對較長的語流停頓。
4.插說或追補功能。例如:
(10)呂東巖咳了一聲,說道:“你沒有弄清楚就生氣,你聽我說,我是讓瑤兒一個人走,我和你都不走!”(梁羽生《風云雷電》)
(11)“小跳,你過來你過來呀,你聽我說。我的嘴是干凈的,這是我身上唯一還拿得出手的東西?!保ㄨF凝《大浴女》)
(12)他裝出一副慚愧、后悔莫及與可憐巴巴的神氣,哀求地說:“老何,老何,你別急,你聽我說。我,我沒辦法呀,壓力太大呀!”(馮驥才《馮驥才作品集》)
這里的插說和追補功能都是在話語中間出現(xiàn),相當于說話人在前面話語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補足語義或者強調(diào)“你聽我說”后面話語的意思。
話語標記“你聽我說”的語用功能并不總是單一的,有時是表現(xiàn)出多種語用功能的交叉使用。例如:
(13)鄔為把皮祆里得嚴嚴實實地:“二梆子,你就別去了?!倍鹱舆叴┲れ?“嚷嘛,說好了的嗎?”“你聽我說,今晚咱倆一走,肯定會引起注意,再說你一個人回來,我也不放心,就聽我的,別去了?!保愪J《寒春》)
例13中的“你聽我說”話語標記兼有解釋功能和勸說功能。說話人先針對聽話人“想去”的想法做出解釋:為什么不能去。然后進行勸說,并且建議“別去”。
(14)“這可太捧了,連里會放嗎?”“眼下是不會放的,你聽我說,今后不管你是走還是留,一定不能再提家庭出身方面的問題,這樣你會孤立的?!保愪J《寒春》)
例14中的“你聽我說”話語標記兼有插說、追補功能和勸說、建議功能。說話人在回復(fù)“不會放”之后,進一步補足話語語義,針對“不會放”這個事實來建議聽話人怎么做。
這里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語用功能的交叉使用現(xiàn)象,說明了話語標記“你聽我說”語用作用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通過上述對“你聽我說”語用功能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你聽我說”的解釋功能是其最主要、最基本的語用功能,其他語用功能或多或少地都帶有“解釋”意味。而且,解釋和勸說功能還保留了“你聽我說”的客觀意義,延緩動能和插說功能則弱化了它的客觀意義,更加凸顯了它的語用功能,也就是說“你聽我說”的實在概念意義逐漸演變?yōu)楣δ芤饬x。
1.元話語
國外學(xué)者對元話語這一概念的定義,具有代表性的是:Hyland和Tse對元話語進行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觀點強調(diào)元話語的篇章組織功能,廣義的觀點是元話語體現(xiàn)了作者在篇章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運用語言和修辭的方法,以及把話語組織和話語含義結(jié)合起來的方法。從定義中可以看出,元話語是用于篇章話語組織、表達作者觀點、涉及讀者反應(yīng)的一種方法。
人們交流的話語往往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表現(xiàn)話語的概念意義的成分,是話語信息的主要部分;另一部分表達概念意義之外的意義成分,是組織語篇、引導(dǎo)聽話人、表現(xiàn)對話語概念意義的情感態(tài)度的語用手段。我們可以把后一部分的話語成分稱為“元話語”。元話語不是話語命題的基本信息,但是也不影響命題內(nèi)容的表達,只是為了在組織話語時,讓聽話人更加領(lǐng)會說話人的情感態(tài)度及意圖。元話語和話語標記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根據(jù)語法化理論,話語標記是來源于具有引導(dǎo)功能的元話語,是元話語標記化的結(jié)果,話語標記只不過是元話語形式中形勢較為短小,使用頻率較高,功能較為明顯并定型的那些語段,在性質(zhì)上與元話語沒有區(qū)別。從以上對“你聽我說”的語用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出,“你聽我說“具有較強的引導(dǎo)、提醒聽話人注意說話人的話語的作用,作為元話語的“你聽我說”在使用頻率作用下,已經(jīng)出現(xiàn)標記化,所以“你聽我說”來源于元話語,也可以看作是“話語標記”。
2.元認知
元認知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Flavell對元認知的定義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Flavell最終對元認知的定義是:“反映或調(diào)解認知活動的任一方面的知識或者認知活動”。也就是說元認知既是一個靜態(tài)的知識的反映、體現(xiàn),也是一個動態(tài)的調(diào)解、互動過程。Flavell認為,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體驗兩個部分。元認知體驗是伴隨著認知活動,交際者在交談過程中產(chǎn)生的個體體驗或情感態(tài)度。元話語是元認知體驗的體現(xiàn),元認知結(jié)構(gòu)中的元認知體驗強化了主體意識。元話語在會話過程中體現(xiàn)說話人的個體體驗或情感態(tài)度,目的是讓聽話人對說話人表達內(nèi)容有共同的認知和理解,從而實現(xiàn)元認知體驗上的交互。元話語能夠體現(xiàn)元話語認知,所以說話人通常會使用帶有主觀性的元話語來引導(dǎo)聽話人了解說話人的認知體驗,從而實現(xiàn)元話語對元認知的交互性體現(xiàn)。
元話語“你聽我說”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語用功能,帶有說話人的態(tài)度和情感這一主觀性,來提醒、引導(dǎo)聽話人領(lǐng)會說話人的意圖,讓聽話人支持認同自己的想法或觀點,這正是對元認知的交互性的體現(xiàn)。
元話語“你聽我說”解釋性語用功能體現(xiàn)出元認知體驗的交互性。說話人針對聽話人不理解或者誤會的事情進行解釋,消除誤解或者讓聽話人認可自己的觀點?!澳懵犖艺f”是說話人有意識使用的元話語,就是為了安撫好聽話人的情緒,讓其了解自己對所談?wù)摰脑掝}的認知體驗,從而讓話語傳遞意思容易接收和理解,實現(xiàn)話語傳遞的有效性。有時候聽話人沒有注意到說話人的話語,或者不愿意聽說話人講的時候,也會使用到元話語“你聽我說”,說話人在有意提醒或者引導(dǎo)聽話人注意自己的話語,從而讓對方理解認同自己的觀點。
在話語交際中,說話人為了拉近和聽話人交流的心理距離,增加對方對自己話語的理解和認同感,常常會使用能加強彼此情感聯(lián)系的元話語,表面上是讓聽話人注意說話人的話語表達,實際上暗含著說話人的元認知體驗。說話人想要引導(dǎo)聽話人理解自己的元認知體驗,并且產(chǎn)生同樣的認知體驗,從而實現(xiàn)交際雙方在元認知體驗上的交互性。“你聽我說”勸說性的語用功能不僅僅是要提醒聽話人的注意,更為重要的意圖是想讓對方認同自己的觀點,并且通過勸說的過程來提出相應(yīng)的建議,最終影響說話人的行為活動。
交際是話語雙方一個互動的過程,“你聽我說”很明顯地體現(xiàn)了這種互動性。“你聽我說”由“你聽”和“我說”組合而成,“你聽”提醒對方注意說話人接下來的話語,“我說”強調(diào)了話語的來源是“我”,引起聽話人對說話人話語的注意?!澳懵犖艺f”的提醒、解釋或引導(dǎo)功能,都是為了讓聽話人產(chǎn)生或激起新的認知體驗,創(chuàng)造彼此共有的認知環(huán)境,使聽話人最終能理解和支持說話人表達內(nèi)容和情感在篇章組織上也使話語表達意思嚴密,流暢自如。
[1]徐赳赳.關(guān)于元話語的范圍和分類[J].當代語言學(xué),2006(4):345.
[2]施仁娟.基于元話語能力的漢語話語標記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4:36.
[3]付曉麗,徐赳赳.國際元話語研究新進展[J].當代語言學(xué),2012(3):260-271.
[4]汪玲,郭德俊.元認知的本質(zhì)與要素[J].心理學(xué)報,2000(4):458-459.
[5]李佐文.元語言:元認知的言語體現(xiàn)[J].外語研究,2003(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