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偉
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困難與應對措施芻議
戰(zhàn)偉
中學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口語又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中學英語口語教學對于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但是,當前我國英語口語教學中仍舊存在著諸多問題,也嚴重影響著英語口語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針對當前我國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面臨的困境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希望能夠為中學英語口語教學帶來一些啟示。
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措施
口語,即通過口頭語言的運用來進行思考表達、口語交際的活動。在英語口語學習中,學生需要憑借讀和聽來進行知識和信息的獲取,接著還需通過思考,將獲取的知識和信息進行進一步的內化和加工,然后將新的內容融入其中,最終再進行輸出。但要想流暢地運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必然需要經(jīng)過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和訓練過程。因此,需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英語口語教學。當前,因受到教學環(huán)境、師資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英語口語教學發(fā)展十分不平衡,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中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英語這門課程的開設既順應了時代的需求,也使中學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需要得到了相應的滿足。中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樂于參加活動、可持久集中注意力的特點。這些特點是中學英語活動教學實踐和研究的前提條件。而英語口語教學中會開展大量的口語交際活動,可為學生英語學習營造一個更為輕松愉悅的外部環(huán)境,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更為輕松自在,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最終實現(xiàn)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缺乏利于英語口語教學的語言環(huán)境
我國作為一個典型的非英語國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會接觸到英語,至于學習和應用英語口語則更是不可能。在學校中學生能夠接觸英語的機會也是十分有限的,往往都只局限于每周固定的幾節(jié)英語課上。而在長期的應試教育思想下,我國大部分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還未能扭轉過來,更多注重的是對學生英語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而英語口語的教學往往就被忽視了。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能是英語解題高手,在英語交際上就成了“啞巴”(劉小健 2012)。
(二)教師英語口語水平不高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可對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但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直扮演的是傳授者的角色,在教學活動中占據(jù)了主體地位,而本應是學習主體的學生卻成為了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這種“填鴨式”的教學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很難有機會用英語進行自我表達(楊爽 2014)。此外,在英語課堂中,若教師能夠講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必然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認同感,自然也更愿意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但若教師無法流利地應用英語口語,甚至存在諸多發(fā)音錯誤,其再教導學生,自然會給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三)英語口語測試內容單一、形式呆板
當前,我國多數(shù)中學在進行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仍舊以課本內容為主或完全只教授課本內容。進行口語考核時,選擇的同樣是課本內容,同時,考核方式也十分呆板。因此,學生進行口語表達時也會出現(xiàn)刻板造作的現(xiàn)象。而當前的這種考核方式也不能真實的了解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水平,對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水平的提高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四)學生未能主動積極地進行英語口語交流
中學階段,學生正處于個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樂于表現(xiàn)自己,但也十分害怕出錯。英語對于中學學生來說是一門較為陌生的語言,在開口說的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會存在一種害怕和害羞心理,自信心不足,害怕被教師和同學嘲笑,即使鼓起勇氣發(fā)言也可能因為緊張出現(xiàn)結巴等現(xiàn)象,因此,在我國中學英語課堂中,沉默以對的現(xiàn)象十分常見。漸漸也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生越來越不愿意用英語進行交流,對口語教學也會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一)堅持用英語進行教學
英語課堂的教學關鍵在于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堅持使用英語。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也便于學生進行模仿學習。漸漸地,就會在英語課堂中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英語交流學習氛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容易被激發(fā),學習效率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從一開始就要用英語進行教學,學生在開始可能會出現(xiàn)適應不良的現(xiàn)象,教師可借助實物、手勢等進行教學,幫助學生適應英語的教學環(huán)境并形成習慣,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王麗娟 2012)。教師堅持用英語進行教學,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對于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提高大有益處。
(二)注意糾錯的藝術
中學階段,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單詞儲備量,正是學習英語口語的關鍵階段。在此階段,學生在進行英語口語表達時,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而教師往往習慣于學生一出錯就直接打斷學生,然后進行糾正,這樣的方式雖然可以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但是并不適宜多用,經(jīng)常使用這種方式,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思想負擔,使學生用英語口語進行自我表達的自信心愈加不足。同時,教師在進行糾錯時還要有所選擇,一些小錯誤,如口誤等,教師可提示有錯誤,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并糾正。對于一些嚴重的錯誤,教師必須進行糾正,但是同樣要注意糾正的藝術性,切勿粗暴打斷,或聲色俱厲地進行批評,要對學生的自尊心進行充分的保護,可用間接糾正法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糾正,然后給予學生繼續(xù)進行表達的機會,當學生完整正確地回答完畢時,教師可給予肯定并提醒不要再出現(xiàn)類似錯誤,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另一方面幫助學生牢記知識點。
(三)鼓勵學生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
英語口語能力只能依靠“說”來培養(yǎng)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多提供給學生開口講英語的機會,同時,多鼓勵少批評,向學生傳達這樣一種思想:只有敢說、多說,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說英語,才會說得越來越好。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并給予及時的鼓勵,盡量減少學生說英語的緊張、害怕、害羞等情緒。當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或正確地進行英語口語表達時,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而當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有提高時,教師也應給予相應的表揚。鼓勵學生主動發(fā)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使學生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績,能夠主動地去提升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四)消除文化障礙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產(chǎn)生一定的文化障礙。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向學生進行英語國家語言環(huán)境、文化觀念等的介紹,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進一步的擴大,以彌合文化溝壑,使之能夠更順暢地進行英語交流(王春艷 2013)。
中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此階段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養(yǎng)成一定的學習習慣。英語口語對于英語的學習和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并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英語口語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引用文獻
劉小健.2012.中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應對對策[J].語數(shù)外學習(英語教育),(3).
楊爽.2014.重慶市庫區(qū)移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調查問題與對策[D].重慶師范大學.
王麗娟.2012.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與教學策略優(yōu)化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
王春艷.2013.論農村初中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
作者信息:276800,山東日照,山東省日照市天津路中學
zhanweil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