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心,廣東廣州510800)
論獨立學院外國留學生管理工作體系的構建
——以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為例
吳丹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心,廣東廣州510800)
獨立學院要做好外國留學生教育,就必須先構建一套健全的外國留學生管理工作體系。本文論述了外國留學生管理工作體系所必須包含的重要內(nèi)容;以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為例,探討了獨立學院如何建立外國留學生管理制度,建設全英文授課的專業(yè)體系、策劃招生宣傳,以及怎樣做好入學服務和在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獨立學院;留學生管理;工作體系
發(fā)展來華留學生教育是高校國際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高校的國際化辦學水平和促進人才培養(yǎng)的國際化能力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近年來,隨著來華留學生數(shù)量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獨立學院也開始嘗試招收外國留學生。相比知名的公立大學,外國留學生管理工作對獨立學院來說還比較陌生,難度也更大。因此,獨立學院只有在留學生工作的起步階段就構建起一套科學合理的工作體系,才能使外國留學生管理工作規(guī)范有序地開展,進而走得更遠。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是廣東省內(nèi)第一所招收外國留學生的獨立學院,于2014年9月招收了首批共13名來自印尼的留學生(其中9名為學歷生),也初步構建了一套比較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外國留學生管理工作體系,對有計劃涉足留學生教育的獨立學院來說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具體做法如下:
目前,全國各高校在設置留學生工作主管部門上形式各有不同。有的高校通過設立行政主管部門“留學生辦公室”來進行留學生的招生和管理,如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中山大學外國留學生辦公室;有的高校則是通過設立二級學院(通常取名“國際教育學院”或“國際學院”)來進行管理,如華南理工大學的國際教育學院、濟南大學的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國際學院等;還有的高校不設立專門的部門來管理留學生事務,而是交由原有的外事部門兼管,如溫州大學。
相比國內(nèi)知名的公立院校,獨立學院留學生工作起步較晚,留學生規(guī)模較小,不適合一開始就設立專門的部門或者學院來管理。由學校外事部門直接兼管,可以節(jié)省留學生工作的前期準備時間和人力物力,也更有利于縮短校內(nèi)溝通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就是采用外事部門兼管的形式,目前是由學校唯一的外事部門——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心來主管留學生工作。
教育部9號令《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管理規(guī)定》的第二章第九條提到:“高等學校具體負責外國留學生的招生、教育教學及日常管理工作。學校應當由校級領導分管本校的外國留學生工作;學校應當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建立外國留學生管理制度,并設有外國留學生事務的歸口管理機構或管理人員?!比A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貫徹執(zhí)行9號令的精神,制定了《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外國留學生管理制度》。該制度明確了外國留學生工作的主管部門和主管校領導以及所涉及的各部門的職責和分工,并從外國留學生招生管理、入學與注冊、教學與學籍管理、宿舍管理、校園秩序以及課外活動等各個方面做出了相關規(guī)定。
獨立學院只有將留學生事務涉及的各項工作職責、內(nèi)容及程序予以明確規(guī)定和落實,才能減少工作中的隨意性和模糊性,也便于工作的交接和傳承。
通常中文水平較高的留學生會更愿意選擇到知名公立院校就讀中文授課的相關專業(yè),而中文水平較低的留學生則更傾向于選擇有全英教學專業(yè)的學校。獨立學院要想在眾多高校中脫穎而出,吸引國際留學生眼球,就需要結合本校實際,在現(xiàn)有的專業(yè)中選取對留學生吸引力較大的,考慮建設一個全英授課的專業(yè)體系。全英文授課的專業(yè)體系建設是推進來華留學生教育的重要基礎,切實為留學生構建一個全英文學習專業(yè)知識和學習漢語、中國文化兼顧的專業(yè)體系,能夠有效降低留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校對留學生的吸引力。2014年7月,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計劃將原本雙語授課的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國際會計、國際市場營銷三個專業(yè)建設成全英授課專業(yè)。首先試點的是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專業(yè)。該專業(yè)的核心專業(yè)課均是用英文授課,但基礎課程(如微積分、計算機基礎等)則是用中文授課的。學校針對報讀該專業(yè)的印尼留學生,將原中文授課的部分也改為了用英文授課。隨著留學生人數(shù)的增加,學校今后會考慮逐步推進其他必要和可行的全英文專業(yè)建設。
招生工作是來華留學生教育的源頭。招生工作的成效直接影響留學生的規(guī)模、質(zhì)量和結構,因此,招生工作是外國留學生管理工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學校留學生工作的主管部門應該根據(jù)學校自身情況和發(fā)展需求制定可行的招生計劃和宣傳方案。
首先,選取留學生招生主推的專業(yè)或項目非常重要(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獨立學院必須從學?,F(xiàn)有的專業(yè)中找出吸引留學生目標生源的明星專業(yè)并大力宣傳,才會比較容易看到成效。
其次,在自身優(yōu)勢不足的時候,要善于創(chuàng)造優(yōu)勢。比如,學??梢葬槍ν鈬魧W生給出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作為學校招生宣傳的噱頭。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為吸引國際留學生,就推出了“留學生免一年住宿費”的優(yōu)惠政策,同時還為每一位來校學習的留學生配備一位中國的伙伴學生,幫助其解決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難題,使其盡快融入校園生活。
最后,還需選擇有效的市場推廣策略。在目前比較廣泛使用的招生宣傳渠道中,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主要選用了以下幾種:
1.招生網(wǎng)站的建設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在其官網(wǎng)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心的界面中增加了英文版。同時,還另外建設了一個專門用于留學生招生宣傳的英文網(wǎng)站,外國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站了解到招生相關信息,下載申請表以及給相關工作人員發(fā)送郵件。
2.參加在目標生源國家舉辦的國際教育展
獨立學院可根據(jù)設定的目標生源,選擇性地參與目標生源國家舉辦的來華留學教育展。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地處廣州,與東南亞國家相鄰,且文化和氣候條件比較相近,因此學校將第一年招收留學生的目標生源鎖定在東南亞國家,并在2013年和2014年間先后派遣代表到印尼和泰國參加留學教育展,收到了一定成效。
3.借力外部資源,通過目標生源國家的留學中介進行招生宣傳
通過生源國家的留學中介對目標生源進行宣傳和協(xié)助招生,在留學生業(yè)務拓展的初期,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獨立學院可選擇信譽度高、規(guī)模較大的留學中介進行合作。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的首批13位印尼留學生也是通過與當?shù)亓魧W中介合作招收的。
4.通過與國(境)外合作院校的交流活動為招生造勢
與國(境)外合作院校之間的交流活動是吸引留學生的一個重要途徑。近年來,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與荷蘭北方萊瓦頓大學在學生短期交流活動上一直保持著良好互動。從2012年起,每年兩校各派40-50名師生到對方學校進行2周短期交流。從2015年起,雙方將合作進一步深化,每年將互派至少2名學生到對方學校進行一學期的學習或?qū)嵙暎ǘ唐诹魧W生)。
入學報到是留學生在華學習生活的開始,往往也是他們直接接觸學校生活的第一次機會。對新入學的留學生而言,學校全面細致的入學報到工作,可以幫助他們更充分地準備留學生活,更迅速地適應學校和周邊環(huán)境,縮短學生與學校工作人員的心理距離,使其更愿意支持和配合學校開展相關工作。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為留學生安排免費接機,抵校后由國際交流中心的老師陪同或指引其辦理一系列入學手續(xù),同時還在入學當天就為每位留學生安排一名事先挑選好的中國伙伴學生,幫助其盡快融入校園生活。
在校管理方面,應該將嚴格管理與熱情服務相結合。一方面,由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心協(xié)調(diào)校內(nèi)各單位和部門,嚴格按照《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外國留學生管理制度》的各項規(guī)定,對留學生進行相關管理。另一方面,留學生們遠離自己的祖國,只身來到中國學習,由于語言不通、文化差異、人生地不熟等原因,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不論是留學生管理人員、其他會與留學生有接觸的相關行政部門人員還是任課老師,在留學生辦事、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都應該多給他們一點耐心、理解和關愛。尤其是留學生管理人員,平時與留學生接觸機會較多,往往成為他們與外界溝通的窗口,更應該對留學生主動幫助和熱情照顧,并善于從留學生的喜怒哀樂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及時溝通解決問題,在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基礎上開展工作。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開展留學生工作的時間尚短,留學生數(shù)量少,積累的經(jīng)驗有限,因此參考價值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計劃開展留學生工作的獨立學院應根據(jù)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目標,同時借鑒知名高校和其他獨立學院兄弟院校的成功經(jīng)驗,建立起一套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外國留學生管理工作體系。
[1]陳玉涓,陳金輝.淺談全球化時代地方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的發(fā)展策略——以寧波大學為例[A].徐為民.來華留學生教育的理念與實踐[C].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2]李艷.地方高校外國留學生管理策略淺析[J].學術探索,2006(5).
[3]王璐,陳昌貴.高等學校國際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構建[J].湖北社會科學,2007(1).
[4]魯婷婷,丁振中.高職院校留學生管理策略探究——以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留學生管理為例[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5).
G64
A
1673-0046(2015)4-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