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
(重慶交通大學,重慶400000)
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重塑的路徑探析
李銳
(重慶交通大學,重慶400000)
話語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手段之一。自媒體時代的多元化發(fā)展態(tài)勢,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強化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逐漸處于失語的困境。結合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現狀,探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重塑的路徑,從而推進未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增強自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路徑
(一)自媒體
所謂自媒體(WeMedia),是指“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弊悦襟w時代,每個人本身就是信息的載體,也是信息的傳播者?;ヂ?lián)網的全球化,使得他們通過QQ、微博、微信、飛信等便可實現與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信息傳遞,使得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資源實現隨時隨地的共享。
(二)話語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
話語,可以解釋為一種言語行為,即人們采取某種對話方式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試圖以自己的思想來影響對方,從而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話語本質上也就是一種語言工具,從更深層次上來理解“話語”,它的內涵其實復雜而豐富,它“存在于任何的理解活動和解釋活動之中”。隨著社會的多樣化發(fā)展,人們已經人為地賦予“話語”互動性的特點,即話語是“社會文化語境下的互動過程的產物或者是一種交際事件或言語交際活動?!边@里探討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更多地強調其權威性,是指在遵循一定語言規(guī)范的基礎上,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通過運用話語以實現教育目的,并構建起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使人的思想道德行為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的一種語言符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得以實現的前提條件,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作用不可忽視。因此,充分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將對做好實際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借助媒體技術的平臺,將會為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技術條件,從而構建起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
自媒體時代以來,面對社會上各種不良信息的侵襲以及西方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思潮的傳入,加之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深化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本領域的話語權存在著逐漸降低甚至失去的危機,這種現狀給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
(一)理論知識失語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話語權的使用無疑是以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相關理論知識為源泉,以此為依托,進而傳遞給學生,對學生產生影響。自媒體時代,知識的獲取更為便捷,因而僅僅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運用來獲取知識資源,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自身發(fā)展需求。多數學生開始通過互聯(lián)網等科技媒介,實現了知識的共享?;诖耍枷胝谓逃脑捳Z權可能較早地邁入社會,面向普通大眾開放,以直接的“口口相傳”形式來謀求其一席之地。
(二)育人角色失語
思想政治教育,顧名思義,其本身便承擔著服務人、教育人的教育使命。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起著主導性的作用,這一使命便自然地落在了他們的身上,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便被賦予了這種“服務育人”的職業(yè)角色。然而,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促使人類的視野開闊化的同時也加劇了信息的多元化,對此思想政治教育者為了迎合時代要求就必須轉變以往自己單一的角色,轉化身份。這種頻繁的角色轉換,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的發(fā)展方向上將變得更加步履維艱,并且久而久之對自己的角色定位越益模糊,繼而失去本我。
(三)個人信任失語
互聯(lián)網的使用已然成為自媒體時代的一個鮮明特征。高校的大學生在遇到困惑或煩心之事時,多數傾向于論壇、微博以及個人QQ空間主頁等形式來尋求幫助或安慰,甚至以此作為了解校園時事的工具。與此相反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自身及各種客觀因素,疏于互聯(lián)網的運用,甚至還沒有自己的QQ,故而不能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排憂解難,長此以往,學生便失去了對教師的信任。這種局面若不能及時加以控制,其后果可想而知,甚至影響了和諧師生關系乃至整個和諧校園的構建。
(四)理性力量失語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充分展現,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理性力量的支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工作在教育的前線,自身的職業(yè)角色與專業(yè)技能要求其必須具備理性的判斷力和理性的思維,以便指導大學生更好地接接觸社會、認識社會,尤其是增強他們對社會中各種腐朽、低俗文化的辨別能力。自媒體時代條件下,大學生對外界的各種新奇事物充滿著強烈的求知欲,加之對網絡的狂熱喜愛,他們會根據自身的發(fā)展需求來獲取對自己有幫助的信息,而不是一味地聽取教師的意見。一旦他們發(fā)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傳達的信息與自身的發(fā)展相抵觸時,他們可能會感到反感甚至厭惡,這也就在某種程度上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
自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重塑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趯Ξ斚伦悦襟w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現狀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重塑可以采取以下路徑。
(一)以網絡為平臺,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
自媒體時代,正是自媒體科技的最佳運用時期,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是應該以身作則。在自己能夠熟練利用互聯(lián)網,強化并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帶領學生融入其中,擴展學生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時常關注國家大事。其間,學生可能正處于青春期,對各種外來事物的辨別能力還處于朦朧期,故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向學生傳授相關理論知識時也要學會變通,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從而讓學生在網絡時代里愉快健康地成長和學習。另外,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時,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學會融合多學科的知識,諸如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這樣學生不僅易于吸收,而且也提高了整個教學效率。平日里,思想政治教育者還要學會及時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使相互之間都能敞開心扉進行真誠交流,以便更易達成真正的理解與共識。
(二)以學生為主體,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者育人角色
思想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使用者和表達者。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學過分注重理論的灌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成人、成才的教育,教師的育人角色也逐漸消失。面對自媒體這個多樣化的時代,單一的職業(yè)角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此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者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及時融入網絡教學的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學會善于利用網絡,為我所用。值得注意的是,自媒體時代條件下,學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間是一種彼此對等的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這種平等的關系,繼而與學生建立平等的交往關系,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成為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溝通聯(lián)系的橋梁。受網絡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在虛擬世界里已經擁有自己獨特的網絡話語,為此若要重塑起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育人角色,教育者首先就要了解并學會使用學生的這種網絡話語,深入其中,積極引導學生理性地運用話語權。
(三)以權威為追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個人公信力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公信力是一種無形資產,體現了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權威性、信譽度以及影響力。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這種個人魅力,充分挖掘其潛力,對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無疑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談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公信力時,一方面教育者自身可依靠網絡媒介塑造人格魅力、學術魅力,具體可通過博覽群書、加強職業(yè)技能培訓等途徑;另一方面學校也應該盡可能地完善諸如考核制度、獎勵制度、晉升制度等相關規(guī)章制度,制定相應的教育政策,為學校培訓一批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在面對紛繁錯雜的網絡輿情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應積極轉變教育思路,及時做好信息的傳遞工作。
(四)以理性主導,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理性力量
提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的理性發(fā)展,則應該突出在其判斷力和工作能力兩方面。對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借助自媒體平臺加之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向學生灌輸公民意識教育,鼓勵學生文明、理性地表達自身需求,文明有序地參與網絡互動,從而優(yōu)化網絡育人環(huán)境,“喚醒學生的理性自覺”。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樹立起自身的責任感意識,引導學生自覺克服網絡不文明行為,自覺抵制網絡上各種腐朽、低俗的文化,不肆意散布網絡謠言,不超越網絡道德底線,做文明守法的網絡人。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積極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言論形式,在利用社會先進文化的基礎上,積極創(chuàng)造為眾人所喜聞樂見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形式,牢牢地占領整個校園的輿論陣地,贏得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
[1]ChrisWillis,ShayneBowinan.WeMedia[R].TheMedia Center,2003:7.
[2]巴赫金.周邊集[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54.
[3]郭毅然.交往理性: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變革的根基[J].探索,2007(9):89-92.
[4]杜鵬.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中的高校輔導員話語研究[J].輔導員新論,2013,4(5):68-70.
[5]蘇偉剛,李燁.自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重塑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15(3).
G641
A
1673-0046(2015)4-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