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廣宇
大慶市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黑龍江大慶 163111
糖尿病腎損害是糖尿病患者高糖血癥引發(fā)機體微血管病變的并發(fā)癥之一,現(xiàn)已成為終末期腎病的首要病因。糖尿病腎病的早前發(fā)現(xiàn)、干預對延緩甚至阻止腎功能衰竭進展有重要意義。該研究選擇自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者為研究對象,了解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胱抑素C、糖化血紅蛋白及β2微球蛋白變化,旨在為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提供檢測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根據(jù)有無腎損害將所有患者分為糖尿病腎病組和糖尿病組。其中糖尿病組為單純糖尿病患者20例,包括男 12例、女 8例,年齡 37~72歲,平均年齡(54.6±6.3)歲;糖尿病腎病組包含確診為糖尿病腎病患者20例,男 14例、女 6例,年齡 41~75歲,平均年齡(56.2±5.5)歲;對照組為同期健康體檢者20例,包括男13例、女 7 例,年齡 43~70 歲,平均年齡(53.4±5.9)歲。
糖化血紅蛋白采用硼酸親和層析法,分析儀為羅氏MODULAR P-800,校準品、質(zhì)控品均由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胱抑素C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試劑盒、校準品及質(zhì)控品均由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β2微球蛋白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試劑盒、校準品及質(zhì)控品均由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測定儀器為羅氏MODULAR P-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AS9.3統(tǒng)計處理。血中胱抑素C、糖化血紅蛋白、β2微球蛋白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設定胱抑素C>1.09mg/L為陽性,糖化血紅蛋白>8%為陽性,β2微球蛋白>1.5mg/L為陽性。陽性率比較采用行×列χ2檢驗,兩兩比較采用SNK法。
糖尿病組胱抑素 C(1.67±0.32)mg/L,糖化血紅蛋白(11.43±2.70)%,β2微球蛋白(0.62±0.44)mg/L。 糖尿病腎病組胱抑素 C(3.86±1.12)mg/L,糖化血紅蛋白(12.28±3.14)%,β2微球蛋白(2.57±0.86)mg/L。 對照組胱抑素 C(1.02±0.32)mg/L,糖化血紅蛋白(4.65±1.33)%,β2微球蛋白(0.13±0.07)mg/L。 胱抑素 C、β2微球蛋白水平按照對照組、糖尿病組、糖尿病腎病組依次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糖尿病腎病比較差異不大,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組胱抑素C陽性率55%(11/20),糖化血紅蛋白陽性率 80%(16/20),β2微球蛋白陽性率 50%(10/20)。糖尿病腎病組胱抑素C陽性率90%(18/20),糖化血紅蛋白陽性率90%(18/20),β2微球蛋白陽性率95%(19/20)。對照組胱抑素C陽性率5%(1/20),糖化血紅蛋白陽性率 0%(0/20),β2微球蛋白陽性率 5%(1/20)。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陽性率按照對照組、糖尿病組、糖尿病腎病組依次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組糖化血紅蛋白陽性率與糖尿病腎病比較差異不大,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指標水平均數(shù)比較結果與陽性率比較結果一致。
正常人體中血紅蛋白的氨基可與葡萄糖的羧基發(fā)生縮合反應生成糖化血紅蛋白,后者含量多在1%~4%[1]。糖化血紅蛋白的合成為非酶促糖基化,故血中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升高主要原因為血中葡萄糖水平的增加,不易受干擾,目前已被多個國際權威機構認定為糖尿病理想的監(jiān)測和診斷指標。糖尿病患者機體微血管病變中除外血糖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直接損傷,糖化血紅蛋白也通過促超氧陰離子作用而抑制一氧化氮活性,進而抑制血管舒張功能,促進微血管病變。該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與糖尿病腎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差異不顯著,糖化血紅蛋白對于高糖血癥的診斷意義較高,但對糖尿病腎病的鑒別意義不大,這與其他研究結果相似[2]。
胱抑素C是由12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小分子堿性非糖基化蛋白質(zhì)。胱抑素C的生成可發(fā)生于人體所有有核細胞內(nèi),其可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且被重吸收和降解完全[3-4],故其血漿含量可受腎小球濾過膜影響。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胱抑素C在心腦血管疾病、肝臟纖維化及腫瘤疾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β2微球蛋白為含100個氨基酸殘基的單鏈多肽[5],屬于小分子球蛋白,可由淋巴細胞、肝細胞、血小板及多形核白細胞合成[6],與胱抑素C相似,其也可以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當腎實質(zhì)受損、腎小球濾過膜受到破壞時,血中β2微球蛋白排泄受阻而含量升高。除外腎小球濾過膜,血中β2微球蛋白水平還會受到炎癥干擾。
該研究中糖尿病患者血中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而糖尿病腎病者高于單純糖尿病者,提示可設定糖尿病腎病與單純糖尿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相對值,以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參考值。該研究中糖尿病組胱抑素C陽性率55%,β2微球蛋白陽性率50%;糖尿病腎病組胱抑素C陽性率90%,β2微球蛋白陽性率95%,提示當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同時呈陽性時,其發(fā)生腎損傷的可能性較高。臨床上,當就診者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異常的情時,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可作為可預測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良好指標。
[1]王靜,沈波,鄭靜,等.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中的風險值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9):701-704.
[2]范同貴.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和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藥,2014(10):1945-1946.
[3]莊嚴,陳志友,王黎敏.血與尿胱抑素C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8):1304-1306.
[4]徐靜.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早期糖尿病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8):86-87.
[5]劉利祥,張華,高穎.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5,55(6):75-77.
[6]閆紅霞.胱抑素C、糖化血紅蛋白和β2微球蛋白聯(lián)合HbA1c檢測對早期糖尿病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7):93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