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宋代圖書出版大繁榮的先聲*
    ——吳越國高僧永明延壽的出版活動及對后世的影響

    2015-02-12 22:04:33施建平蘇州市職業(yè)大學(xué)江蘇蘇州215104
    圖書館學(xué)刊 2015年4期
    關(guān)鍵詞:吳越國延壽永明

    施建平(蘇州市職業(yè)大學(xué),江蘇蘇州215104)

    ?

    宋代圖書出版大繁榮的先聲*
    ——吳越國高僧永明延壽的出版活動及對后世的影響

    施建平
    (蘇州市職業(yè)大學(xué),江蘇蘇州215104)

    [摘要]吳越國的永明延壽作為五代時期佛教各宗派的集大成者,一改禪宗“不立文字”的傳統(tǒng),不僅著書立說,還參與或主持了大量的出版活動。他在吳越王錢俶的支持下,出版佛經(jīng)、咒語、塔圖、佛像等達數(shù)十萬卷。這不僅推動了吳越國地區(qū)佛教事業(yè)的發(fā)展,更為中國出版印刷事業(yè)在兩宋時期的大發(fā)展、大繁榮儲備了人才和技術(shù),也為中國與日本、韓國等的文化交流寫下了精彩的一頁。

    [關(guān)鍵詞]永明延壽出版活動宋代出版中外交流影響

    [分類號]G256

    *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青年基金項目(11YJC740087);2014年度江蘇省期刊協(xié)會研究課題(2014JSQKB016號)成果。

    永明延壽作為五代時期一位杰出的佛教各宗派的集大成者,面對唐末以來宗門忽視教理戒律,以及禪教互諍的諸多弊端,毅然擔(dān)起除弊救衰振興佛教的歷史重任,一改禪宗“不立文字”的傳統(tǒng),不僅著書立說,還參與或主持了大量的出版活動。這有力地推動了吳越國地區(qū)佛教事業(yè)的發(fā)展,更為中國出版印刷事業(yè)在宋代的大發(fā)展、大繁榮儲備了人才和技術(shù),也為中外文化交流事業(yè)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1永明延壽的生平及主要經(jīng)歷

    1.1天資過人,中途出家

    延壽(904~976年),唐末五代十國時高僧,凈土宗第六代祖師,因長住杭州永明寺(即凈慈寺),故又稱永明延壽。他俗姓王,字沖元,祖籍江蘇丹陽,后遷居浙江余杭,其父曾任吳越王的先鋒。永明少時即天資過人,十六時著《齊天賦》獻于吳越王錢僇。

    延壽年輕時就信仰佛教,好放生。為吳越王余杭庫吏時,他見集市中魚蝦飛禽等,每生慈憫心而購之放生,虧空累萬,被判死罪。處斬之際,鎮(zhèn)靜自若。自言:“吾為活數(shù)萬生命而死,死又何憾!”文穆王錢元瓘“乃從其志,放令出家”。于是延壽拋妻別子,于杭州附近的千春龍冊寺(遺址在今杭州南山陵園)投永明令參師下,法名延壽,字智覺。時為公元933年,延壽年方三十(虛歲)①[1]33。

    1.2刻苦修行,著作等身

    出家以后,延壽修行極為刻苦——“執(zhí)勞供眾,都忘身宰;衣不繒縷,食無重味,野蔬衣襦,以遣朝夕”[2]??梢娝巧眢w力行——吃野菜,穿粗衣。后往天臺山向法眼宗創(chuàng)始人文益大師的弟子——德韶禪師(吳越王封其為國師)處修學(xué)禪法。成為禪門法眼宗的第三代傳人,后又赴雪竇寺。他曾在法堂上以雪竇山面臨高懸的瀑布、奇險的山巖來比喻自己禪法非同一般。問前來參學(xué)者打算如何修行時,有僧站出來問:“雪竇一徑,如何履踐?”他答:“步步寒華(花)結(jié),言言徹底水?!彼曰ㄖ昂薄⑺皬亍眮肀硎咀约憾U法的峻烈高潔[3]6。另據(jù)日本學(xué)者研究,延壽一生誦讀的《法華經(jīng)》達13000余部[4]。可見其用功之勤。

    永明延壽一生著述頗豐。據(jù)《智覺禪師自行錄》記載,延壽著作共61本,總計197卷,包括:《宗鏡錄》一百卷、《明宗論》一卷、《論真心訣》一卷、《坐禪六錄門》一卷、《靈珠贊》一卷、《坐禪儀規(guī)》一卷、《唯明訣》一卷、《警睡眠法》一卷、《住心要箋》一卷、《唯心頌》一卷、《定慧相資歌》一卷、《發(fā)二百善心斷二百惡心文》一卷、《心賦》一道七千五百字、《觀心玄樞》三卷、《金剛證驗賦》一道,共計15類[3]8-9。由于歷經(jīng)變亂,現(xiàn)在流傳于世的,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是11種,也有的認為是13種或18種[1]50。但《宗鏡錄》《萬善同歸集》等這些也足以代表其佛學(xué)思想。

    2永明延壽的出版活動規(guī)??涨?/h2>

    延壽和尚對當(dāng)時社會產(chǎn)生的影響不僅在于以著書立說的方式弘揚佛法,還在于他參與的規(guī)??涨暗姆鸾?jīng)與佛像的雕版印刷活動。

    據(jù)張秀民先生考證,延壽參與的“印刷史大事”至少有兩件:

    2.1 939年前后,刊《彌陀經(jīng)》,印彌陀塔圖14萬本

    吳越國在這一時期大印佛經(jīng)是有著深刻的政治原因的。五代十國時期,各地征戰(zhàn)不已,兵火不斷,南京、揚州都難免于生靈涂炭。而自從錢僇于907年建吳越國后,采取了與民生息的政策。937年4月,錢元瓘(928~941在位)恢復(fù)建國,受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吳越國王”②。在境內(nèi)實行大赦,大興佛事。除了在西湖慈云嶺南坡資延寺右摩崖造彌勒、觀音、勢至佛龕和“唐僧取經(jīng)”石龕外,還資助佛經(jīng)、佛像的大量出版,目的是在亂世中營造一方祥和的樂土。延壽以他當(dāng)時初入佛門的資歷,只是一個普通的參與者而已,當(dāng)時印施了一大批的經(jīng)咒與圖像。延壽參與刊印的出版物有:

    彌陀塔親手印十四萬本。

    彌陀經(jīng)壬申(公元972年)又開板印施。

    楞嚴經(jīng)

    法華經(jīng)

    觀音經(jīng)

    佛頂咒

    大悲咒以上約印于公元939年左右[5]72。

    延壽刻苦修行的一個結(jié)果,便是掌握了印工技術(shù),成為了寺院中一名合格的印工。由于史書及佛學(xué)書籍上關(guān)于延壽的記錄極為簡略,尚無明確記載是在何地刊刻。從他親手印刷來看,應(yīng)該是與他駐錫的寺院不遠,或者就在所駐寺廟。如果印刷出版的時間誠如張秀民先生所確定的939年前后的話,恰好印證了上文延壽出家的地點——杭州南山的千春龍冊寺——因為也只有在杭州,才有可能動用這么大的財力、物力、人力,來完成“寫板——??薄獭∷ⅰb訂(裱背)”這么多的出版程序,印制出這么多較為精美的出版物。

    2.2 975年前后,與錢俶共刊佛經(jīng)、咒語、塔圖、佛像數(shù)十萬卷

    據(jù)考證,延壽晚年也主持并參與了佛學(xué)出版物的大量出版活動。

    二十四應(yīng)觀音像

    法界心圖印七萬余本。

    孔雀王菩薩名消災(zāi)集福真言各十萬本。

    西方九品變相昆盧遮那滅惡趣咒

    阿閦佛咒

    心賦注延壽撰并注,鏤板印施。[5]72

    于公元974年開板的《二十四應(yīng)觀音像》畫了24種“應(yīng)現(xiàn)”?!皯?yīng)現(xiàn)”是佛教用語,即“佛、菩薩應(yīng)眾生機緣而現(xiàn)身”之意,此次印刷共用絹素印兩萬本,末有“天下大元帥吳越國錢俶印造”[6]36。張秀民先生把這次出版活動也歸在延壽名下——說他:“凡一切靈驗真言,無不印施,以為開導(dǎo)。”[5]44可見他印施之多。其中《心賦》為延壽自己的著作,又自加注釋。他竭力提倡凈土:“結(jié)一萬人彌陀社會……編施寰海?!盵5]44

    這種由君主提倡、寺僧主持、大量印刷的出版現(xiàn)象為歷史所罕見?!把訅鬯》鸾探?jīng)像、咒語,有數(shù)字可考者,共計68萬2千卷。數(shù)量之巨,在我國印刷史上可說是空前的,后來也是少見的?!盵5]44

    3出版活動對后世的巨大影響

    3.1對后來印刷活動的興起作了技術(shù)和人才上的準(zhǔn)備

    如果說“雷峰塔”(1924年倒塌)出土的佛經(jīng)上的文字還比較拙劣、圖畫還比較粗陋的話,那只能說明雕版印刷的各項技術(shù)及筆墨紙等材料的完善還在發(fā)展中。以延壽為代表的吳越印刷活動所積累的技術(shù)、儲備的人才,為宋代迎來出版業(yè)的高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冊府元龜》(卷608)載:后唐朝臣嘗見吳蜀之人鬻印板文字,色類絕多,終不及經(jīng)典。于是萌生將儒學(xué)經(jīng)書??焙蟮癜姘l(fā)行的想法。這說明了中原印刷儒經(jīng)的想法是受到了吳越國及蜀國雕版印刷的啟發(fā)。因為早在中原刻印《九經(jīng)》等儒典之前,南方地區(qū)的書籍印刷業(yè),無論在印刷種類和印刷數(shù)量上,都已走在了前列。宋勇強指出,其實北宋初一些國子監(jiān)的舊板,其實就是吳越國和蜀國的[7]。

    王國維《兩浙古刊本考》說:五季之頃,其行轉(zhuǎn)盛,及宋有天下,南并吳越。嗣后國子監(jiān)刊書,若《七經(jīng)正義》,若《史》《漢》三史、若南北朝《七史》,若《唐書》,若《資治通鑒》,若諸醫(yī)書皆下杭州鏤板,北宋監(jiān)本刊于杭者,殆居泰半。南渡以后,臨安為行都,冑監(jiān)在焉。板書之所萃集[8]。這與宋代著名藏書家葉夢得所說“今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9]意思一樣。杭州出版業(yè)之所以有這么輝煌的成就,追根究底,還是在吳越國時期,延壽參與并主持的諸多出版活動為其奠定了基礎(chǔ)。

    3.2對佛學(xué)民間化、世俗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3.2.1以詩文的形式,深入淺出地弘揚佛法

    文雅好詩道,流傳至今的詩作,如《山居詩》就有63首。有人請教延壽,什么是永明要義,他便道四句詩:

    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fēng)來波浪起。[10]142

    比起動輒上萬字的深奧晦澀的佛經(jīng)來說,這些詩文短小精悍,淺顯易懂,富于啟迪。有人還是不明白,說“我們久在永明(寺),為什么總不領(lǐng)會永明的家風(fēng)呢?”延壽說:“那就到不領(lǐng)會的地方去領(lǐng)會吧。”并以詩云:“母牛生下象崽,碧海出現(xiàn)紅塵?!盵10]142其實延壽講的道理與后輩陸游所云的詩“汝果欲學(xué)詩,功夫在詩外”是一個道理。延壽不僅“立文字”,通過著書立說的方式宣揚佛法,而且語言也曉暢通俗。他以詩文的形式,深入淺出地弘揚了佛法。

    3.2.2廣泛刊刻,普度民眾

    延壽出版物的對象,還包括更廣大意義上的佛教信徒、眾多的善男信女。他們有的粗通文字,有的根本就是文盲。對這些百姓,延壽采用的是圖文結(jié)合、甚至是單印咒語的方式,用傳單、佛像等類似日歷的簡易印刷物來進行傳播。江浙一帶的寺院認為,即使不念經(jīng)書,每天誦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是一心向善、皈依佛門的行為。這顯然是五代時延壽的遺風(fēng)。如今江浙一帶農(nóng)村的老婦提到佛,都會念上一句“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20世紀,不僅在浙江湖州,還在吳越國勢力范圍之外的安徽無為等地,發(fā)現(xiàn)了吳越國印的《陀羅尼經(jīng)》,可見其影響之廣。這些活動表明了人民對于五代以來戰(zhàn)亂的厭惡及人人渴望和平的愿望。對于江南一帶社會的長治久安有著一定的積極因素。

    3.3對韓國、日本的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延壽進行的出版活動還遠播到了海外。開寶六年(965),當(dāng)時高麗國光宗大成王讀到了永明延壽的出版物:“覽壽之言教,遣使赍書敘弟子禮,奉金線織成僧伽黎衣,紫水晶念珠、金澡罐,使彼國僧主十六人承壽印記,還高麗弘法?!盵11]從此,法眼宗風(fēng)行海外。

    近來日本學(xué)者三浦彩子發(fā)表了《受〈宗鏡

    錄〉啟示的日本庭園與禪凈一致思想》,認為延壽提出的禪凈一致思想,不僅對佛學(xué)思想,而且其對日本園林藝術(shù)也產(chǎn)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12]??梢?,延壽的出版活動,為中外文化交流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注釋:

    ①一般的研究者認為其出家地點是四明山的龍冊寺。黃公元考證千春龍冊寺是在杭州。

    ②《資治通鑒·后晉紀二》:吳越王元瓘復(fù)建國,如同光故事。丙申,赦境內(nèi),立其子弘僔為世子。以曹仲達、沈崧、皮光業(yè)為丞相,鎮(zhèn)海節(jié)度判官林鼎掌教令。《資治通鑒·后晉紀三》:己酉,以吳越王元瓘為天下兵馬元帥。

    參考文獻:

    [1]黃公元.一代巨匠兩宗祖師:永明延壽大師及其影響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2]超永.五燈全書[M].北京: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1993:604.

    [3]楊文斌.一心與圓教:永明延壽思想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11.

    [4]釋智學(xué).永明延壽傳記研究[J].法光學(xué)壇,2001(5):58-82.

    [5]張秀民.張秀民印刷史論文集[M].北京:印刷工業(yè)出版社,1988.

    [6]張秀民,韓琦.中國印刷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196.

    [7]宋勇強.五代時期吳越國印刷文化傳統(tǒng)[J].深圳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8(5):134-140.

    [8]袁英光,劉寅生.王國維年譜長編(1877-1927)[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339-340.

    [9]葉德輝.書林清話·書林余話[M].長沙:岳麓書社,1999:210-211.

    [10]李哲良.佛光禪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1]忽滑谷快天.中國禪學(xué)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73.

    [12]三浦彩子.《受〈宗鏡錄〉啟示的日本庭園與禪凈一致思想》//會議交流文集[G].杭州:杭州市佛教協(xié)會,2004:415.

    施建平1973年生,研究生學(xué)歷。蘇州市職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編輯部副編審;蘇州大學(xué)漢語與漢語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文獻學(xué)。

    ·研究綜述·

    收稿日期:(2014-12-15;責(zé)編:張欣。)

    猜你喜歡
    吳越國延壽永明
    吳越國歷史文化與藝術(shù)筆談
    胡永明:“糧”心人的三大法寶
    華人時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02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江西教育A(2022年4期)2022-05-08 21:45:29
    美修訂核電機組二次延壽審批程序四臺機組受影響
    國外核新聞(2022年3期)2022-02-17 19:03:45
    深入挖掘千年記憶 打響吳越國文化品牌
    杭州(2021年19期)2021-10-24 05:23:33
    身殘承載情無限——記延壽鎮(zhèn)永安村會計、村醫(yī)景玉珠同志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4:08
    東南多勝事
    ——雷峰塔與吳越國佛教藝術(shù)展
    中華書畫家(2020年9期)2020-12-06 16:10:57
    親親的大別山
    杭州鳳凰山勝果寺摩崖龕像
    敦煌研究(2019年4期)2019-10-08 04:05:22
    鐘永明
    寶藏(2018年6期)2018-07-10 02:26:40
    台南县| 依兰县| 紫金县| 永登县| 上林县| 略阳县| 阳泉市| 托里县| 肃南| 杂多县| 和田市| 罗城| 兴宁市| 鄱阳县| 本溪市| 濮阳市| 孝昌县| 鄱阳县| 灵寿县| 武邑县| 晋州市| 特克斯县| 遵义市| 商河县| 晋州市| 万盛区| 亚东县| 宝丰县| 永州市| 西城区| 鱼台县| 云阳县| 秭归县| 海门市| 兴业县| 浮山县| 厦门市| 定陶县| 上犹县| 周口市|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