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春光
中考是學生經(jīng)歷的人生第一次重要考試。如何能更好地備戰(zhàn)物理中考,找到解決各類題型的有效方法,是教師和學生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筆者結合個人教學經(jīng)驗談一下物理學科如何備戰(zhàn)中考。
一、找到相通之處構建知識網(wǎng)絡
中考前夕,學生經(jīng)過近兩年的物理知識學習,已經(jīng)掌握了物理學科的各個知識點,但知識點是零碎的。進入復習階段,要讓學生找到各個知識點間的內在聯(lián)系,將知識系統(tǒng)化,構建知識網(wǎng)絡。比如復習測量工具時,提示學生把刻度尺、溫度計、電流表、電壓表等在使用方法上的相通之處找出來,使學生在頭腦中構建穩(wěn)固的知識脈絡。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準確地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規(guī)律,還有利于提高概括、歸納和總結能力。
二、學會分析問題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是物理《課程標準》對學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必須教會他們分析問題的方法。在做習題時,要先讓學生學會找到題中的“關鍵字”,并且能夠說出由此關鍵字所能獲得的信息。例如:一物體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20N,則物體受到的拉力是___N。試題本身并不難,要讓學生找到關鍵字(勻速直線運動),啟發(fā)學生說出由此可知物體處于什么狀態(tài)(平衡狀態(tài)),進而分析出物體受力特點(受平衡力),再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可知拉力和摩擦力相等,最后求出答案。其次,引導學生挖掘物理題中的隱藏條件,排除干擾因素。關于干擾因素,初中物理學習中并不多見,但也要通過一些習題訓練學生思維的縝密性。比如:有一個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一輛小車向前勻速前進,推力為80N,突然他發(fā)現(xiàn)車正前方不遠處有一個人,為避免撞人的危險,他立即用100N的水平力向后拉車,此時,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此題中的關鍵字是“水平方向、勻速前進”,學生可以像上一道題一樣分析出那時的摩擦力為80N,但當看到100N時,學生容易立即說出此時摩擦力是100N,忽略了此時已沒有“勻速前進”的條件了。100N就是本題的干擾條件。告誡學生要嚴密推理,看到題中問的是摩擦力就立即要想到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影響因素沒變,摩擦力自然就不變。
三、解決實驗題的注意事項
首先,從實驗課教學入手。思維從動作開始,學生首先可以理解的是自己的動作,通過操作,進而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這樣對實驗的印象會更深刻。例如學生在做電學實驗“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時,遇到了“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表沒有示數(shù)、電壓表示數(shù)接近電源電壓的情況”,啟發(fā)學生認真檢查電路,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電阻斷路了,一道常見的電路故障分析的選擇題就順理成章地解決了。其次,在習題的訓練方面要注意引導學生積累常見類型題。例如在考電學實驗時,??嫉膯栴}有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正確接法、電流表量程的選擇等等。
四、“不會的題”怎么辦
如果遇到計算題或涉及到計算的填空、選擇題,學生思路不清晰的話,很容易認為自己就是不會了,主動放棄。這時要告誡學生不要放棄。解決的辦法是先寫好題中的已知條件,再根據(jù)所學過的公式或某種規(guī)律,能求哪一個量就求哪一個量,再用求出的物理量和題中沒用過的物理量組合,觀察還能求哪些新的物理量,許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例如: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8V,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2A,流過R1的電流是1.5A。
求:(1)流過R2的電流?
(2)電阻R1和R2的電阻值各為多少歐姆?
求解時,先寫出已知條件 “U=8V,I=2A,I1=1.5A”,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電流的規(guī)律,將“I=2A,I1=1.5A”兩個條件組合起來就可以求出I2(I2=I-I1=2A-1.5A=0.5A),再將I2與U=8V兩個條件組合起來就可以求出R2,將U=8V,I1=1.5A兩個條件組合起來就可以求出R1,這樣一道看似不會的題就解出來了。就算不能全做出來,只做出一兩步還有步驟分可得。
五、重視測試訓練
測試在復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認真出好每一次測試題,總結好每一次學生的答題情況。
出題要從題型和所考內容兩方面把握好。中考時物理試卷共有六道大題,分別是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填空題、實驗題、分析與交流、綜合與應用。從學生進入初三開始,每一次月考或期中、期末的大型考試,所出試卷題型都要和中考題型一模一樣,內容都是選擇初三剛學過的內容和初二的重點內容。這樣既能鞏固新知又能復習初二的重點,即使學生不能主動復習,在試卷講解過程中他也會被動的有一些收獲,主動復習的學生受益就更多了,從而為綜合復習打下基礎。每一次考試成績出來之后,教師都要及時進行試卷分析。成績提高的學生要表揚,最主要是針對每一個學生,根據(jù)其答題情況分析出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點,特別是對成績下降的學生要幫助其查找原因,助其提高。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