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生
摘 要:音樂作為一門藝術(shù)性的學科,同時也是教育過程中一門不可缺少的學科。在新式教育的推動下,音樂也改變了它的教育方式,融入更多的新式教育方法,因此,學校應該強化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讓初中音樂教學闊步前進。
關(guān)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一、強化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讓初中音樂教學闊步前進下所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學生剛從小學升上初中,什么都不懂,并且一直掙扎在獨立、堅強、依賴、自覺的邊緣。正因為初中生具備著這些,導致他們精神不集中,無法聚精會神的聽課,學生對外界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自主學習和自我監(jiān)控能力低下。初中生處于青春期階段,生理和心理上都難免發(fā)生著一些變化。然而,音樂作為他們的學習科目和一種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新方式,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焦慮現(xiàn)象,若教師不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發(fā)展,則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使他們喪失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新課標的改革浪潮下,課堂逐漸失去趣味性和生動性也將會是致命傷。學校并不重視音樂教學,而且教師也沒有把音樂當回事。如今,很多學校都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了主要科目上,對于音樂這門學科忽冷忽熱的,一點也不重視。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和學生中考成績,完全忽視了音樂的存在,而且根本就不把音樂課加入學生的課程中,有些學校甚至拿音樂課時間來上考試科目,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并且使音樂課的教學目的與實際教學不符合,也會嚴重影響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的效果。
如今,學校的教師依舊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思想觀念陳舊落后,沒有好好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知識查找新型的教學模式,因循守舊,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單純地以提高學生的成績以及提升教學效果為主,學生的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卻嚴重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不懂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這樣則會降低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降低課堂教學效果。目前,學校師資力量薄弱,教學制度不完善,教師仍然只會抓學生的主考科目而忽視音樂給學生所帶來的利益。對于這樣的教學,不僅影響學習音樂給學生所帶來的樂趣,還阻礙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發(fā)展,影響音樂對學生的熏陶。
由于學校不重視音樂課程,因此學校設施也就會嚴重不足,或者音樂設施陳舊。在音樂課堂上,倘若沒有足夠的音樂設備,則會讓有些愛好音樂的學生無法展示自己的音樂天賦,也無法使學生充分發(fā)揮潛能。并且教師也不懂得在音樂課程中加入流行音樂,嚴重與時代脫軌。這樣,不僅會使學生厭煩上音樂課,還會影響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強化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讓初中音樂教學闊步前進的措施
教師應該時刻注意學生的情緒,以學生為主體。由于學生在初中時期都處于青春期階段,教師要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情緒,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展開教學工作,以學生為主體而制訂教學計劃,從而展開教學活動,這樣不僅可以使教學工作更好地進行下去,還可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能力的發(fā)展。另外,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存在不懂時,要積極向老師請教,產(chǎn)生焦慮現(xiàn)象時,可以通過聽音樂來緩解自己的心情,使心情慢慢平復下來,呈現(xiàn)出一種輕松的狀態(tài),這樣不僅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還能夠陶冶情操。
對于音樂科目,教師應該同等重視。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就應該對音樂課給予重視,探索出更多帶動學生學習音樂的方法和途徑,同時學校也不應該為了升學率和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不開設或少開設音樂課,應該按照改革后的新課標規(guī)定開設音樂課程,讓學生體會到音樂所帶來的美妙。作為教學活動的實施者,教師不應該拿音樂課來上中考科目,應該充滿熱情地上每節(jié)音樂課,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學到音樂知識,陶冶情操。作為教學活動的受益者,對于音樂課,學生應該像對其他科目一樣學習,充分了解音樂的重要性,把自己投入到音樂中去,這樣他們就會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樂趣。
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制訂可行且有效的課程設計,在音樂教學課程中必須要有教育性,也就是教師必須教會學生如何去唱,而不是單純地教授知識,忽視學生唱歌的功能。對于教學課程設計,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并且教授給學生的音樂內(nèi)容應該貼近生活,可以通過歌頌生活的歌曲來教授學生音樂基礎知識,而不是照搬音樂課本教材的內(nèi)容來實施教學,不僅要因材施教,還要根據(jù)學生的生活情況還有學生所具有的音樂天賦等,做出一個具體的、可行的以及有效的教學課程設計,而不能讓學生忽視音樂對其自身的重要性。并且教師應該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枷鎖,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該要有實踐,還要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知識查找新課程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例如,探究式學習模式、情境教學模式以及生活化教學模式等等,并且教師應該具備創(chuàng)新和科學的理念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才能提升教學效果以及改善教學質(zhì)量。
總之,音樂教學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教育好的,我們只要放棄一些因循守舊的東西才會得到更好的教學方法,這樣才會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教學的本質(zhì)其實就是教育出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而教師也要為此不斷豐富自身的學識,以滿足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孫婷婷.讓音樂的"泉水"盡情流淌:淺議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0(17).
[2]葛鋒英.音樂課教學法創(chuàng)新之我見:中小學音樂教育篇[J].青年文學家,2010(09).
編輯 薄躍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