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生
摘 要:近年來,頻頻曝出的“長跑死”事件讓耐久跑在眾多人的心目中成了一項高危項目,對于一線體育教師來說,安全無小事,必須要小心謹慎。講“小心謹慎”當然不是指消極退縮,進行耐久跑項目的教學和測試是體育教師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根本無法推卸。本文以“嘔吐”和“昏迷”這兩種病態(tài)癥狀為突破口,試圖弄清病灶、體質(zhì)健康狀況、耐力項目的學練態(tài)度與方法三者之間的關聯(lián);試圖從關注和抑制這種常見癥狀入手,來消除耐久跑項目的安全隱患。
關鍵詞:嘔吐;昏迷;耐久跑;安全隱患;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8-0053-02
在中長跑測試的時候,常常會出現(xiàn)“嘔吐”和“暈倒”的現(xiàn)象,許多人可能認為這是耐久跑中的“極點”現(xiàn)象,過一會兒就會沒事。但學生蒼白的臉色、痛苦的狀態(tài),讓我們覺得安全問題最容易出在這類學生當中發(fā)生。于是就針對性地制定了一個“土政策”:耐久跑考試時,凡出現(xiàn)嘔吐或暈倒者,本次考試成績無效,必須重考,簡稱為“不吐不暈”。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覺得此舉對消除耐久跑中的安全隱患有一定的幫助。
一、規(guī)定“不吐不暈”好似給耐久跑評價打上“安全補丁”
《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關于耐久跑項目的評價有兩個要求:一是速度要求。有具體的標準,分四個等級,跑速越快等級越高。二是特別要求。耐久跑不及格者,不論其他項目的等級如何,《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的綜合評定均為“不合格”。因為體質(zhì)測試的等級與畢業(yè)、升學、三好生、獎學金等有關聯(lián),最終落實到耐久跑項目上的政策效應就是“考試一定要過關”。既然耐久跑如此重要,按理說就應該“好好練”“認真考”。問題就在于“認真考”是必須的,“好好練”卻未必??纪暌院蟪霈F(xiàn)的抽筋、腹痛、頭疼、頭暈、嘔吐、昏迷等現(xiàn)象,就是練習不足或帶病考試的結果。對于這些學生來說,“認真考”就變成“拼命考”了,安全問題也就隱藏在其中。
耐久跑中的嘔吐或暈倒是人體受到過量負荷刺激后的應激反應,是不健康的、病態(tài)的生理癥狀,表明內(nèi)臟器官或系統(tǒng)受到了某種程度的運動損傷。規(guī)定“不吐不暈”也就等于增加了一個健康性的評價標準,既要追求速度,也要不損害健康;既重視考試結果,也關注練習過程。因為,要做到不吐不暈地達到等級標準,就必須循序漸進、踏踏實實地進行耐久跑練習,讓自己的各臟器、系統(tǒng)能夠適應并承受得了適量運動負荷的刺激才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體質(zhì)健康”。從評價標準的層面上堵住了可能形成“考試拼命”的心理和行為的漏洞,耐久跑的安全隱患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增加這個規(guī)定也就好似給安全漏洞打上了一個補丁。
二、強調(diào)“不吐不暈”好比給耐久跑考試安上“保險絲”
保險絲的工作原理是在電路上出現(xiàn)過量載荷時及時熔斷,讓異常線路斷電來保證安全。在耐久跑考試前強調(diào)“不吐不暈”的要求,也能起到類似的作用。
一是能夠防止“帶病考試”的行為。有的學生可能患有如癲癇、哮喘、低血糖癥、慢性闌尾炎等隱性?。挥械膶W生可能體質(zhì)虛弱、肥胖或瘦?。挥械膶W生可能有家族病、遺傳病、既往病史、手術史。竭力考試的刺激可能會觸發(fā)他們的病癥,或造成內(nèi)臟器官的損傷,從而帶來危險。明確了“不吐不暈”以后,他們拼命一搏的闖關應試行為就失去了價值。也能迫使一些患病的學生主動說明情況,或理性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樣就能避免出現(xiàn)勉強跑完全程,癱倒在終點的狀況了。
二是能夠減少“只考不練”的現(xiàn)象。進入高中以后會出現(xiàn)大量“只考不練”的學生,除評價制度本身的安全漏洞外,還有兩個原因:客觀上的“沒時間”和主觀上的“沒興趣”?!爸豢疾痪殹钡慕Y果就是難受和痛苦。于是越痛苦就越怕跑,越怕跑就越痛苦,惡性循環(huán)后其中的危險系數(shù)也就越來越大,因此“長跑猝死”大多發(fā)生在高中、大學里。實行“不吐不暈”,一方面可以“以考促練”。強調(diào)考試中不許嘔吐、不許昏迷,也就是在提醒學生平時要多練習,沒有準備的考試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可以“以考代練”??荚囍懈械诫y受了就停下來,這就是一次練習;真的考吐了、考暈了那就查找問題并有序改進,這還是一次有效的練習??嫉眠^就是考試,過不了就是練習,這樣才能促進體能與體質(zhì)健康水平的同步提高。
三是能夠使教師關注到“高危人群”。在以速度為唯一評價標準的考試模式中,老師只會關心那些成績不達標的學生,不會去記錄那些跑吐了、跑暈了的學生,更不會分析有什么問題,考完就結束。下一年學生就可能重新?lián)Q一個班級、重新?lián)Q一個老師,于是這些問題學生、問題的態(tài)度和問題方法就會一直隱藏、延續(xù)下去,慢慢累積,直到危機爆發(fā)。強調(diào)“不吐不暈”并因此增設補考環(huán)節(jié),對于老師來說也是一種促動。使老師能有意識地注意“高?,F(xiàn)象”和“高危人群”,能針對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改進建議和方法指導。這樣就能及早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把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三、滲透“不吐不暈”好像給耐久跑教學系上“安全繩”
既然耐久跑成了一項高危的活動,那么就有必要給它系上一條“安全繩”。在耐久跑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滲透“不吐不暈”就能起到類似的作用。如上所述,“不吐不暈”不僅能防止“超極限負荷”的考試,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健康”的理念。在評價中把“運動”與“健康”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也促使“運動”與“健康”在實踐中能密切聯(lián)系起來,也就能始終將耐久跑的教學與考試控制在“健康”的范圍內(nèi)。
一是能夠滲透健康的知識。規(guī)定了“不吐不暈”,學生就會思考有關嘔吐、昏迷、抽筋等異常狀況產(chǎn)生的機理,預防與處理的方法;就會關注、評估自己的體能水平和健康狀態(tài)。比如昏迷的機理是腦供血不足,大腦缺氧引起意識障礙。輕度癥狀是“頭暈”,中度癥狀是短暫“暈倒”,重度癥狀是“休克”??赡苄纬苫杳缘脑蛴卸喾N,如低血糖癥、心腦血管病、肺功能障礙、超極限運動、準備和放松活動不當?shù)取E辶诉@些也就等于掌握了與耐久跑有關的健康知識和衛(wèi)生、保健知識。具備了健康、科學的知識,也就能夠防止盲目和沖動。
二是能夠滲透科學的學練方法。既然嘔吐或暈倒是由于錯誤的方法引起的,那么該怎樣進行耐久跑的學練呢?帶著疑問,再講動作要領、呼吸節(jié)奏、極點與第二次呼吸的時候,學生就不會感覺不耐煩了;了解和體驗了跑走交替、定時跑、定距離跑、勻速跑、變速跑、越野跑等練習形式以后,學生也就不會覺得耐久跑“枯燥無味”了;學會了靶心率控制法、目標遞進法以后,學生可能就不會覺得耐久跑“痛苦”和“難受”了。只要關注和掌握了科學的學練方法,耐久跑項目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
三是能夠滲透健康鍛煉的理念。學生心目中的耐久跑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這種印象不僅影響到學生對耐久跑項目的態(tài)度和興趣,也影響到部分人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參與度。提出“不吐不暈”的概念,讓學生在掌握知識與方法的過程中,真實地感知到耐久跑項目對體質(zhì)健康水平的促進作用,領悟其獨特的項目地位和鍛煉價值。只有將健康運動的理念滲透到思想深處,才能消除耐久跑的痛苦印記,才有可能形成對耐久跑的興趣和動力,才能企及養(yǎng)成健康鍛煉習慣的層次。
綜上所述,耐久跑是當前《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中的瓶頸項目,其教學、考試和比賽中的安全問題是教育界與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問題。在耐久跑考試中要求“不吐不暈”,采取的是一種由表及里、由標治本,最終達到標本兼治的教學與評價策略。拋磚引玉,只望能為消除耐久跑項目中的安全隱患提供一點可資參考的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解讀》編委會.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鄧樹勛,王健,喬德才.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江蘇省海安縣曲塘中學 2266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