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半甜
旅鴿曾是北美洲,甚至全世界數(shù)量最多的鳥類,1855年,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當時飛過一波鴿群,有目擊記載如下:觀鳥人盯著鳥群,那較低的雜音變成了強烈的躁動。所有人都從房子和商店里跑了出來,不安地看著這片越來越厚的云層,它完全遮擋了陽光。尖叫的孩子們往家里跑。拉起長裙的女人們慌忙地尋找可以躲避的商店。脫韁的馬匹到處沖撞。一些人以為圣經(jīng)中的審判日已經(jīng)到來,害怕的喃喃自語,更有數(shù)人下跪祈禱。
誰能想到,1900年,最后一只野生旅鴿被獵槍打死。為什么旅鴿的種群會在不到五十年之內從數(shù)十億歸于零。有個簡單的答案,它很好吃。這只是鳥與人類之間發(fā)生的故事中很簡短的一個,英國諾威奇城堡博物館和藝術畫廊(Norwich Castle Museum&Art Gallery)正在展出《鳥的奇跡》(The Wonder of Birds),多側面地展示了4000年來鳥類與人類復雜的共生關系。
捕食者和獵物
該展覽將持續(xù)到2014年9月14日。鳥的奇跡探討了鳥對人類的文化影響,從遠古以來,鳥就飛進了人類的生活,激起了從痛苦到恐懼,從欣賞到殘忍的廣泛情感?!而B的奇跡》展出的220件藏品來自英國國家博物館和當?shù)氐氖詹貦C構,時間跨越幾千年,涉及插畫、自然史、考古學、時尚和社會史等多個領域。
該展覽分為六個主題,每個主題突出鳥的不同側面,和鳥與人類關系的不同意義。每部分主題展都以藝術品搭配鳥類標本的形式展現(xiàn),所以參觀者不管置身何處都會被飛翔的鳥包圍?!而B的奇跡》以一個迷人的主題開始:什么是鳥,它對我們有何意義,人類如何研究、描畫、保存、滅絕和利用它們。這部分展出了小荷爾拜因的《女士與松鼠和八哥》,這是該畫1992年被英國國家畫廊收購后第一次在諾福克展出?!杜颗c松鼠和八哥》最有可能是霍爾拜因在1526年第一次訪問英國時創(chuàng)作的,畫中人被認為是安妮·洛弗爾,她的身后是一只八哥,她手上是上了鏈鎖的寵物松鼠,整個畫面暗指了她們家族的盾徽圖案。
與八哥作伴的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安德烈亞·曼特尼(1431-1506)描述的想象中的鳥。這幅畫說明了很久以來鳥就作為紋飾起到裝飾的作用。作為對比,該部分還展出了當代藝術家、作家卡特里娜·范格魯打造的那些褪去了羽毛,只有骨骼的鳥。2012年底,卡特里娜繪圖并撰文的《沒有羽毛的鳥》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用385幅栩栩如生的插圖展示了200多種鳥類的骨骼,為理解鳥類構造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第二部分的主題是捕食者和獵物,聚焦了多種作為食物和寵物的鳥。這部分探討了傳統(tǒng)上雄鷹的象征意義。從君主時代到德國法西斯,都以雄鷹作為標志。在此你會遇到二戰(zhàn)期間蘇聯(lián)的一幅宣傳畫,畫中的雄鷹就像烏鴉一樣被勇敢的蘇聯(lián)士兵掐死。這部分還展現(xiàn)了獵鷹這種貴族和皇家休閑的高級寵物,用來打獵和炫耀的歷史。都鐸時代諾??耸虚L皮特·瑞德的畫像上,驕傲地展示戴著頭巾的獵鷹。而12世紀伊朗紅彩陶上的獵鷹與之遙相呼應,見證了世界范圍內人們對獵鷹的相同熱情。自然史繪畫的先驅奧杜邦(1785-1851)的畫筆記錄下了獵鷹撲向一只鷓鴣的瞬間,再現(xiàn)了鳥作為捕食者和獵物的一刻。埃里克·霍斯金1948年的攝影作品《紋章谷倉貓頭鷹》拍攝的是一只貓頭鷹咬住掙扎老鼠的畫面,埃里克·霍斯金是鳥類攝影界中的先驅者,現(xiàn)今英國的生態(tài)攝影獎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展會現(xiàn)場還有一個直播裝置,與獵鷹和貓頭鷹信托會的攝像頭連接,播放諾威治大教堂的尖頂游隼搭巢的過程,把活鳥的影像帶入了展覽。讓觀者直接感受到它們的優(yōu)美和脆弱,它們?yōu)榱松娴倪m應能力。
天堂的信使
鳥還與地域有緊密的聯(lián)系,英格蘭東部與鳥有著不解之緣,當?shù)刎S富的濕地為多種珍稀鳥類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第三部分,鳥類和景觀包括了蒼鷺、鸕鶿、鴨子、鵝和天鵝,展示的藝術品中有當代著名女藝術家瑪吉·漢布林最近的繪畫《泰晤士河淺灘上的蒼鷺》,這是該畫首次向公眾展示。畫中的鳥具有空靈之美,這幅作品直指蒼鷺所面臨的環(huán)境困境。蒼鷺是漢布林最愛的鳥,曾多次描繪它們,在畫中,一直蒼鷺穿過被污染的河水徒勞的尋找作為食物的魚。與之相對應的是本次展覽最古老的藏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倫的石頭雕刻的鴨子,這一小型雕刻品原來是用作稱重的砝碼,從外形來看非常抽象非?,F(xiàn)代,它的創(chuàng)造者一定是仔細觀察了鴨子的行為,才以這樣優(yōu)雅和簡單的形式捕捉到了這種鳥的本質。
盡管鳥是大地的孩子,但是它們也與海洋、遠行、遷徙緊緊相連。有些鳥每年都不遠萬里的來回遷徙。第四部分遷徙和海洋旅行者,探討的是鳥的季節(jié)性遷徙行為,有多種鳥每年都要在諾??撕捅睒O、非洲和南美之間遷徙。海鳥伴生的文化和傳統(tǒng)環(huán)境也進入了聚光燈下,攝影師布魯斯·培生那只魚類加工廠地板上死去的信天翁讓人久久難以忘懷,這幅作品旁邊是這種瀕危鳥類的標本。
第五部分的主題是異國情調,具有異域風情的鳥總是讓人垂涎,人們因為其稀有,為了收養(yǎng)作為寵物而孜孜以求,有時候為了它的羽毛而大肆殺戮。這部分聚焦了羽毛在服裝、時尚和裝飾方面的使用,這一趨勢在西方的19世紀達到了頂峰。結果導致了幾千種鳥類的就此滅絕和英國皇家保護鳥類協(xié)會的建立。不過,時尚界使用羽毛的慣例,直到今天還在繼續(xù)。這部分展出的是一頂20世紀30年代的帽子,作為裝飾的雉雞羽毛染上了人工合成的靚麗顏色,讓其更加引人注目。這部分還關注了外來物種的本地化,比如,雞、火雞和金絲雀,如今諾維奇城足球俱樂部的綽號就被叫做金絲雀。17世紀荷蘭藝術家麥秋·德·亨德庫特(1636-1695)繪畫中的那些公雞和母雞曾經(jīng)被認為是上流社會才能擁有的珍貴寵物,如今在英國不過是尋常品種了。這部分還有珍稀動物,天堂鸚鵡的早期標本,它已經(jīng)滅絕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了。
最后一部分的主題是靈界之物。有些鳴鳥被認為是不朽靈魂的象征,季節(jié)的使者,天堂的信使,能夠穿越不同世界的魔法生物。展品包括一條哥倫比亞薩滿巫師在宗教儀式中佩戴的黃金項鏈,上面描繪了一個半人半鳥的形象,據(jù)說,佩戴之后能幫助巫師進入精神旅行所需要的恍惚狀態(tài)。鳥的宗教意蘊也出現(xiàn)在北歐的宗教信仰中,早期撒克遜人的吊墜上刻畫了奧丁神的頭,他的頭兩側是風格化的兩只渡鴉,分別象征著思想和記憶。鳥的文化重要性還以不同的形式體現(xiàn)在當代藝術家哈里特·米德創(chuàng)作的金屬雕塑《春鵑》,她抓住了這種鳥的本質,英國傳統(tǒng)上認為它是春天的使者,有著戲劇性和喜劇性的是,它的數(shù)量自從1995年以來已經(jīng)下降了一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