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
【關鍵詞】 數學課堂;興趣;教學媒體;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1—0059—01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效的課堂,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課堂的高效,始于教師,源于學生。高效課堂是“圍繞學生、服務學生、激發(fā)學生、發(fā)展學生”的教學活動。本文結合筆者實踐經驗談談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怎樣才能使課堂教學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一、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 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尊重他們的個性,把那些具有獨特理解的觀點看作一筆財富,一種教學資源,鼓勵他們選用自己喜歡的、擅長的學習方法,在不斷優(yōu)化學習方法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2. 以實際為背景。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形成與運用過程,數學源于生活,如果舉一些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事例,就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每個數學公式、定理均有它的實際生活背景,所以教學要從實際入手,通過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引出數學概念,感悟新知識。例如學習點到直線的距離時,可以用熟悉的立定跳遠的例子來理解,在比較兩個同學的長短中引出線段大小的比較,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經驗中學習新知識,也培養(yǎng)了他們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踐的意識。
二、有效地提問學生
1. 提問要有啟發(fā)性。數學教學的過程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過程,缺少啟發(fā)性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的思維開發(fā),所以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要能夠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的思維空間不斷擴展。例如在教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割一割,拼一拼的方法,并適時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前面學過的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教師在這里有序的啟發(fā),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提問要有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注意力渙散時,提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往往能喚起他們的注意力。提問必須考慮趣味性、挑戰(zhàn)性,引人入勝,深入淺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循循善誘,學生心中存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更能激發(fā)起他們的興趣,這樣就能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增強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三、發(fā)揮現代教學媒體的積極作用
1. 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多媒體聲色兼?zhèn)?,動靜結合,能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教學《圓的認識》這一課時,播放了這樣的畫面:一個正方形車輪的汽車,接著出現一個橢圓形車輪的汽車,最后一個圓形車輪的汽車飛快地跑。通過輪子動態(tài)、清晰地展示所帶來的效果,學生輕松地掌握了“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長度都相等”這一概念。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發(fā)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獲得了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2. 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節(jié)省教學時間。教師在教學時要做到“精講多練”、“有趣味性”,借助多媒體手段,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制作課件,完全可以達到目的。如《圓的認識》這一課,我在上課時采用多媒體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展示操作過程,反饋信息,增加教學容量,這既能使學生自主學習,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練習鞏固環(huán)節(jié)中,由于運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練習容量大大增加。加快了教學節(jié)奏,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1. 語言幽默生動。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十分重要的。這樣能使學生體驗到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教育情感。教要得法,學要主動,同樣的教材,如果講得生動、妙趣橫生,學生百聽不厭。通過幽默的方式、生動的語言,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增強,情緒高漲,進入一種較高的學習意境。
2. 態(tài)度和藹可親?,F在倡導的課堂是教師應從神圣的講臺上走下來,充分融入到學生中間,清除學生的畏懼感,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情境,課堂教學效率才會大大提高。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新課程的精髓,精選教學內容,巧妙設計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啟發(fā)思維、展現智慧和能力的舞臺,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只有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