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海
232例老年人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和治療體會
李清海
目的 研究討論老年人高血壓的臨床特點以及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 分析整理232例老年人高血壓的臨床病歷信息。結果 通過4~8周的治療, 184例患者的血壓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減弱,控制在(130~149)/(50~89)mm Hg(1 mm Hg=0.133 kPa), 42例未達到基本正常, 12例死亡, 死亡患者都為腦出血。結論 老年人高血壓與其他高血壓疾病相比有所不同, 在臨床治療當中應該尤為注意, 在發(fā)病初期及時治療, 防止相關并發(fā)癥出現(xiàn)。
老年人高血壓;臨床特點;治療體會
作為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病之一, 高血壓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與人們實際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病人數(shù)也不斷上升, 其中在≥60歲的人群中比較常見。調(diào)查顯示, 在我國,老年人高血壓的患病率為40%~60%。充血性心力衰竭、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就是高血壓,對老年人的生活產(chǎn)生了嚴重的影響, 同時也成為導致老年人死亡的直接原因[1,2]。本文針對232例老年人高血壓進行研究分析, 通過參考文獻討論其臨床特征與診療?,F(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32例60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當中,男156例, 女76例。年齡61~89歲, 確定有高血壓病史的為122例, 病程1~20年, >10年的患者32例。第1次患病的為110例, 在這之中, 70例腦梗死首診, 26例心力衰竭首診, 12例腦出血首診, 2例急性心肌梗死首診。
1.2 診斷標準 所有病例診斷都按照《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2008中國專家共識》作為標準依據(jù)。
1.3 分析依據(jù) 對232例老年人高血壓的檢測方式, 老年人的血壓和情緒體位活動有著相關聯(lián)系, 血壓變化也比較大?;颊咴撘圆煌捏w位反復檢測血壓, 檢測前靜待5 min左右,右上臂血壓檢測2次, 取其平均數(shù)。與臨床表現(xiàn)、心電圖、X線胸片、心超、CT等資料相結合, 得出并發(fā)癥與合并癥,從而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
1.4 臨床表現(xiàn) 沒有明顯癥狀出現(xiàn)的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相對較多, 為94例;有頭暈、頭痛癥狀出現(xiàn)的為84例;38例胸悶氣短患者;16例胸前區(qū)疼痛患者。
1.5 合并癥及伴發(fā)病 出現(xiàn)合并癥172例中, 34例單純合并高血壓心臟病, 32例高血壓心臟病并心力衰竭, 22例冠心病, 12例心律失常, 16例腦出血, 56例腦梗死;出現(xiàn)伴發(fā)病148例中, 20例慢性支氣管炎, 10例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 36例糖尿病, 82例高脂血癥。
1.6 治療方法 使用常規(guī)抗高壓治療, 進行非藥物治療, 對不同層次的高血壓以及并發(fā)癥使用不同的降壓藥。
通過4~8周的治療, 184例患者的血壓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減弱, 控制在(130~149)/(50~89)mm Hg, 42例未達到基本正常, 12例死亡, 死亡患者都為腦出血。
3.1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老年人由于年紀的原因, 大動脈中層的彈性纖維在下降, 膠原纖維增加, 動脈中層出現(xiàn)鈣化沉著及內(nèi)膜的粥樣硬化, 從而導致大動脈血管壁彈性降低,緩沖功能減弱, 舒張壓不高。
通過調(diào)查顯示, 老年人處于收縮期時, 患高血壓的幾率為48%, 是混合型高血壓的2倍。在本篇文章232例患者當中,存在102例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發(fā)病率是44%。
3.2 脈壓差大, 低舒張壓的收縮期高血壓 已有資料研究表示, 老年人的動脈硬化程度越高, 收縮壓就會上升, 舒張壓下降明顯, 容易損害靶器官[3]。隨著收縮壓的增高以及舒張壓的下降, 腦血管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的死亡率就會增加。本篇文章的232例患者當中, 存在76例低舒張壓的收縮期高血壓, 占總數(shù)的33%, 在心腦腎并發(fā)癥的患者中, 本型有64例。
3.3 血壓幅度大, 易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 老年人的敏感性下降, 交感神經(jīng)對心血管的反射性調(diào)節(jié)能力也在下降, 這就造成了血壓波動幅度大, 變換體位時容易出現(xiàn)血壓快速降低的狀況。對心臟有很大傷害, 容易出現(xiàn)心力衰竭、心臟意外以及腦卒中, 影響患者的血壓水平與療效。本篇文章中, 共有18例患者出現(xiàn)問題, 其中, 心絞痛8例, 黑矇8例、昏厥2例。
3.4 并發(fā)癥多且重, 死亡率高 老年人高血壓的病程時間長, 以無癥狀或者癥狀不夠典型為主要特點, 老年人對高血壓病不夠了解, 也不重視, 血壓得不到很好的調(diào)控, 都是到了有并發(fā)癥時才來就診。在本篇文章的232例患者當中, 146例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 , 占總數(shù)的63%;12例死亡, 占總數(shù)的5%。
3.5 治療體會
3.5.1 非藥物治療是降壓治療的基礎 相關資料表明, 高血壓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超重、高鹽膳食以及飲酒。所以, 健康飲食、合理運動、不抽煙不喝酒、建立健康的心理是老年人高血壓治療中的關鍵因素之一。
3.5.2 藥物治療的原則 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在逐漸下降,藥物反應性、敏感性與耐受性都相對較弱, 還存在并發(fā)癥以及其他多種疾病。所以, 對老年人的治療要以個體化、小劑量為基礎, 還要注意降壓外效應, 增加血管彈性, 從而使管壁僵硬度減弱[4,5]。
3.5.3 降壓藥物的選擇
3.5.3.1 利尿劑 由《美國預防、檢測、評估和治療高血壓全國聯(lián)合委員會第七次報告》(JNCT)推薦的噻嗪類利尿劑是老年人高血壓的基礎藥品。要小劑量, 嚴密檢測電解質(zhì)的水平。適用于各期高血壓患者, 特別適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水腫的患者。
3.5.3.2 鈣拮抗劑 以小劑量開始;在用藥過程中要嚴格觀測心率變化, 及是否出現(xiàn)血管神經(jīng)相關不良反應, 不可停藥。適合高血壓患者、代謝綜合征、胰島素抵抗的高血壓和腎臟損害的患者。
3.5.3.3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與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 要以小劑量開始, 密切監(jiān)測血壓、電解質(zhì)以及腎功能的狀況;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出現(xiàn)咳嗽的患者改用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適合用于高血壓, 伴左室肥厚、糖尿病、心臟和腎功能受到損害的患者。
3.5.3.4 β受體拮抗劑 以小劑量開始, 注意血壓檢測和心率的變化;不要突然停藥;合并肺部疾患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不要使用。適用于合并冠心病, 心力衰竭沒有明顯鈉潴留的患者。
3.5.3.5 他汀類 他汀類藥物可以通過長期治療, 緩解和逆轉粥樣硬化病變, 從而改善動脈彈性。適合高血脂患者,血脂正常的患通過6個月治療, 可以使脈壓縮小。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肝功能的變化。
[1] 李麗秋.長效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治療老年人高血壓的療效觀察.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1, 3(2):173.
[2] 王海燕, 潘良美.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及預后分析.江蘇醫(yī)藥雜志, 2011, 27(4):298.
[3] 章克信.特殊人群高血壓的診治.醫(yī)學綜述, 2011, 7(23):9.
[4] 郭藝芳.降壓達標是高血壓治療的核心.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1:248.
[5] 趙連友.老年人低舒張壓的收縮期高血壓研究現(xiàn)狀.心臟雜志, 2011, 20(23):23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75
2014-12-30]
271000 泰安軍分區(qū)第一干休所醫(yī)療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