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紅
乳導管瘤精準定位技術探討
劉國紅
目的 探討乳導管瘤切除術的精準定位。方法 先做乳導管造影, 再用X線鉬靶機拍攝圖像找到乳道管瘤位置, 再用鋼針在乳腺鉬靶機上完成定位, 選取圖像打印膠片, 以備手術時手術醫(yī)生觀看。結果 經(jīng)過準確定位, 手術醫(yī)生可以小切口、微創(chuàng)傷的切除腫瘤, 患者術后恢復快, 乳房外形不變。結論 鋼針定位技術可以準確引導醫(yī)生行手術切除術, 手術開口小、美觀, 患者容易接受, 乳腺外形不變。
乳道管瘤;X線乳腺鉬靶機;乳導管造影;鋼針定位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診的疑似乳腺導管患者5例, 年齡28~40歲, 均系女性, 平均年齡(34.0±3.8)歲, 發(fā)病時間5~12個月?;颊叩呐R床表現(xiàn)是乳頭單孔溢液, 溢液為淺黃透明狀, 偶有疼痛感, 超聲提示導管擴張。均經(jīng)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 乳導管乳頭狀瘤。
1.2 儀器與方法
1.2.1 儀器 本次研究儀器采用美國GE公司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GE公司DS數(shù)字化乳腺鉬靶X線機 , 乳腺專用圖像處理系統(tǒng)。
1.2.2 材料 ①皮膚消毒用品兩份(碘伏);②無菌手套兩副; ③特制鈍頭針1套(5號半針頭用鋼剪剪去針尖沙紙打磨,消毒用酒精沖洗, 浸泡4 h以上備用);④5~1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2具;⑤60%泛影葡胺(urografin)或泛影酸鈉1支(1次用量1 ml左右);⑥消毒巾(洞巾)、棉球、紗布、消毒紗布數(shù)塊;⑦鋼針1根(Angiotech 21ga×10 cm);⑧老虎鉗1把(用酒精擦拭消毒)。
1.2.3 手術過程 ①術前過敏試驗:一般采取用皮試或眼角滴入試驗, 確認陰性方可施行造影術(泌性溢乳外, 所有病理性乳頭溢液患者, 包括血性、漿液性、黃色和清水樣溢液等, 皆可作為導管造影的適應證。急性炎癥、哺乳期及對造影劑過敏者, 應視為導管造影禁忌證)。②患部用碘酒消毒2次再用酒精脫碘, 可采用坐位或仰臥位, 以乳頭為中心,逐漸向外擴展, 消毒半徑5 cm左右。 ③術前戴消毒手套, 輕輕擠壓乳頭, 確認溢液孔后開始進針(特制針頭), 針頭緩緩捻入乳孔0.5~1.0 cm 深度即可。④吸凈導管內(nèi)殘留液體, 可留作涂片使用。⑤換上裝有造影劑的注射器, 抬高后用力回抽乳孔內(nèi)氣體, 觀察不再有氣泡即可注射造影劑。壓力不宜過大, 以防造影劑沖破導管導致失敗[1]。⑥拔出針頭后, 用棉球和膠布包裹乳頭, 立刻準備照相。⑦常規(guī)投照位置:通常采用側位、軸位(上下位)作定位照相。被檢者面對乳腺機站立, 被檢側乳房對攝影平臺中線, 肩部放松下垂, 面部轉(zhuǎn)向非檢側。充分托起乳腺并向前拉伸放于攝影平臺中央,調(diào)節(jié)攝影平臺高度至托起后的乳腺下部折疊處, 胸壁內(nèi)側緊貼攝影平臺前緣, 被檢者非檢側的手向前抓住手柄。向前方拉伸展平乳腺組織同時進行壓迫, 并在結束加壓之前將手從前方抽出。展平乳腺外側的皮膚皺褶[2]。對于東方小乳房女性, 在投照過程中, 醫(yī)生左手放在患者10~12胸椎處, 輕推患者使患者盡量貼近機架, 使乳房盡量多的放置于壓迫架內(nèi)。⑧乳腺鉬靶機換上帶有孔洞的穿刺定位壓迫板, 在主操作臺上設置壓迫板不可抬起程序。⑨將受檢乳房以軸位方式壓迫進行拍照, 從電腦顯示屏上把圖像定位, 從圖像上得到X.Y軸數(shù)據(jù), 再到主機架上, 調(diào)節(jié)指示鉛條和顯示屏數(shù)據(jù)相符。找到定位點, 進行消毒處理(用棉簽沾碘伏消毒)。⑩在助手協(xié)助下取出鋼針, 對準定位點垂直扎破皮膚扎入, 一定要鋼針垂直扎入。再一次讓鉛條復位, 進行拍照, 如圖像看到鋼針呈圓點說明鋼針以垂直扎入, 抬起壓迫板, 輕托乳房向后,脫離壓迫架。11調(diào)整機器于側位(90°)拍攝狀, 讓鋼針與壓迫板垂直狀進行拍攝, 鋼針要穿過壓迫板孔洞, 鋼針依然垂直于壓迫板, 獲取圖像看到鋼針針尖位置是否到乳道管瘤位,如有距離可調(diào)整鋼針深淺度, 以達到針尖在乳導管瘤位置,到位后抽出套管鋼針讓內(nèi)置帶勾鋼針針尖打開(有單勾鋼針和雙勾鋼針), 針尖打開鋼針就會固定。12得到滿意圖像后,抬起壓迫板, 取來老虎鉗剪掉多余鋼絲, 用消毒紗布包扎貼上膠布。從圖像處理系統(tǒng)選取定位圖像打印膠片, 讓患者攜帶膠片(便于手術醫(yī)生觀察定位像用)去手術室等候手術。
選取的5例患者, 經(jīng)過手術切除術治療, 病理結果均為乳導管乳頭狀瘤。術后由于定位精準開口小, 術后創(chuàng)面小,恢復快, 乳腺外形沒有改變, 患者心理好接受。
乳導管造影方法簡單、安全、無副作用。造影劑充盈導管后, 能顯示管內(nèi)微細結構及病變范圍, 對手術治療有一定指導意義。乳導管造影對于乳腺導管末端有腫物的導管造影, 可以清楚顯示, 對于導管鏡不能到達部位, 乳導管造影有其他優(yōu)越的地方。選取病理分析為乳頭狀瘤乳道管瘤在乳導管X線鉬靶造影顯示為充盈缺損。對于良性腫瘤乳導管瘤的手術一般創(chuàng)傷面越小越好, 不管手術愈后的恢復和傷口的美觀上都盡量選取小創(chuàng)傷, 精確切除腫瘤也是醫(yī)務工作者的追求[3]。
乳導管內(nèi)病灶微小, 必須手術治療時經(jīng)常采取術前定位法, 有導針定位、亞甲藍注射定位等。在超聲引導下的亞甲藍注射定位, 操作起來有時由于注射計量大就會造成染色面積大, 手術切除面積也就大, 開口大愈合慢, 導針定位由于定位后乳房的活動, 定位面積就會擴大, 同樣也大大縮小了準確度。
而乳導管造影下的鋼針定位, 卻能到達精準定位, 由于鋼針內(nèi)針帶有勾刺, 定位后可以牢牢索住乳腺組織, 乳腺的活動不會改變定位準確度。
當乳導管造影時, 從圖像上就可以從軸位和側位圖像上分析, 導管瘤離皮膚最近位置, 鋼針定位時, 就可以選取離皮膚最近位置下針, 這樣手術醫(yī)生就可以沿定位時留下的鋼絲開始手術, 導管瘤也是離皮膚最近, 便于切除, 手術切除深度也是最淺的, 術后愈合快瘢痕小, 乳腺外觀不變, 患者好接受。
[1] 胡永升.現(xiàn)代乳腺影像診斷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1:82.
[2] 石明國, 王鳴鵬, 余建明.放射師臨床工作指南.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171-172.
[3] 吳恩惠.醫(yī)學影像診斷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4:105-10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80
2015-02-02]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腫瘤醫(y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