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靖
頸動脈超聲和TCD在高血壓無癥狀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中的檢查意義
魯 靖
目的 探討頸動脈超聲和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TCD)在高血壓無癥狀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中的臨床檢查意義。方法 10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無腦缺血相關癥狀和體征), 對其均實施頸動脈超聲和TCD聯(lián)合檢查, 觀察檢查結果。結果 本組100例患者中, 顱內和顱外動脈存在粥樣硬化改變患者共有65例, 其余35例顱內和顱外動脈無動脈粥樣硬化改變, 存在顱內和顱外動脈粥樣硬化改變患者所占比例為65.0%。顱內動脈狹窄發(fā)生率高于顱外頸動脈狹窄發(fā)生率,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顱內動脈檢查結果中, 結果顯示顱內動脈中狹窄動脈數(shù)量為30條, 其中大腦中動脈狹窄共12條, 占40.0%;頸內動脈虹吸部狹窄8條, 占26.7%;椎基底動脈狹窄共7條, 占23.3%;大腦前動脈狹窄共3條,占10.0%。其中大腦中動脈狹窄在顱內動脈狹窄中所占比例最高。結論 在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 過半的患者存在顱內和顱外動脈粥樣硬化改變, 采用頸動脈超聲和TCD聯(lián)合檢測無腦缺血癥狀的高血壓患者有助于發(fā)現(xiàn)其顱內和顱外頸動脈硬化病變情況, 為臨床防治提供參考。
頸動脈超聲;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
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率較高, 部分無癥狀顱內動脈狹窄患者可發(fā)生缺血性腦卒中。在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 部分患者存在無癥狀性顱內動脈狹窄, 這些患者中可能會發(fā)生缺血性腦卒中。分析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無癥狀顱內動脈狹窄的相關臨床特點, 有助于防治此類患者發(fā)生缺血性腦卒中。本文選擇本院此類患者, 采用頸動脈超聲和TCD對此類患者進行聯(lián)合檢測, 分析其臨床檢測意義?,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 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颊咴诒緦嶒炃熬鶡o缺血性腦卒中病史, 同時排除有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病史患者、甲狀腺功能異?;颊摺⑿牧λソ呋颊摺⑻悄虿』颊?、頸動脈超聲及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檢查有禁忌患者、不愿意進行上述超聲檢查患者。納入病例均為無腦卒中癥狀患者?;颊咧心?1例, 女39例, 年齡最大80歲,最小39歲, 平均年齡57.6歲。病程最長32.0年, 最短0.5年,平均病程8.6年。
1.2 方法 TCD觀察患者顱內動脈狹窄情況, 采用本院的TCD儀對患者顱內動脈進行檢查, 檢測的動脈包括兩側大腦前動脈、兩側大腦后動脈、兩側大腦中動脈、兩側頸內動脈虹吸部、頸內動脈終末段、兩側椎動脈和基底動脈。采用頸動脈超聲觀察本組病例中顱外動脈斑塊和顱外動脈狹窄情況, 采用本院頸動脈超聲儀進行掃查。
1.3 顱內動脈狹窄和顱外動脈斑塊或狹窄判定標準 根據(jù)《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TCD)的診斷技術與臨床應用》[1]中的標準對顱內動脈狹窄進行評定。頸動脈超聲檢查結果顯示突出于動脈內膜表面或動脈內中膜的厚度>1.5 mm提示為顱外動脈斑塊;動脈直徑縮小>50%提示為顱外動脈狹窄。本文中動脈內中膜增厚、動脈斑塊形成及動脈狹窄均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100例患者中, 顱內和顱外動脈存在粥樣硬化改變患者共有65例, 其余35例顱內和顱外動脈無動脈粥樣硬化改變, 存在顱內和顱外動脈粥樣硬化改變患者所占比例為65.0%。
65例顱內和顱外動脈粥樣硬化病例中, 單純顱內動脈狹窄的高血壓患者為3例、顱外動脈粥樣硬化的高血壓患者為43例、顱內動脈狹窄和顱外動脈粥樣硬化并存的患者共19例, 所占比例分別為3.0%、43.0%和19.0%。22例患者有顱內動脈狹窄, 占22.0%;2例患者有顱外頸動脈狹窄或閉塞,占2.0%, 顱內動脈狹窄發(fā)生率高于顱外頸動脈狹窄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顱內動脈檢查結果中, 結果顯示顱內動脈中狹窄動脈數(shù)量為30條, 其中大腦中動脈狹窄共12條, 占40.0%;頸內動脈虹吸部狹窄8條, 占26.7%;椎基底動脈狹窄共7條,占23.3%;大腦前動脈狹窄共3條, 占10.0%。其中大腦中動脈狹窄在顱內動脈狹窄中所占比例最高。
在觀察顱內動脈的檢測手段中, 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檢查較為常用, 本項檢查簡便無創(chuàng), 重復性好, 在能夠較好的反映血管狹窄及血管畸形等改變[2-4], 在觀察腦動脈狹窄方面,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 適合顱內動脈狹窄的臨床檢查[5,6]。癥狀性顱內動脈狹窄可引起腦卒中,而無癥狀性的頸內動脈顱外段狹窄存在和腦卒中的發(fā)生有顯著關系。本文中, 65.0%的高血壓患者中存在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改變, 其中顱內動脈狹窄所占比例高于顱外動脈狹窄所占比例, 而大腦中動脈狹窄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為頸內動脈虹吸部狹窄。本文檢測結果顯示, 無腦缺血癥狀的高血壓患者中過半患者存在顱內外動脈硬化改變, 顱內動脈狹窄所占比例也較高, 其中大腦中動脈和顱內動脈虹吸部容易出現(xiàn)狹窄, 與相關研究兩條動脈供血障礙所致梗死發(fā)生一致[7,8]。本文結果提示, 無癥狀性顱內動脈狹窄和腦卒中的發(fā)生有著密切關系。根據(jù)本文結果可以看出, 對高血壓患者實施頸動脈超聲和TCD檢查有助于發(fā)現(xiàn)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有助于觀察顱內動脈狹窄情況, 針對上述改變臨床可盡早實施干預, 有助于降低腦卒中及高血壓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 為臨床預防腦卒中的發(fā)生提供一定依據(jù)。
[1] 高山, 黃家星.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TCD)的診斷技術與臨床應用.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2004:50-111.
[2] 林萍, 張麗, 于妍潔, 等.頸動脈超聲檢查評價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缺血性卒中.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13, 4(5):389-393.
[3] 張?zhí)? 任書堂, 秦艷娟, 等.經(jīng)顱多普勒與頸動脈超聲檢測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對比研究.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3, 5(5):702-704.
[4] 宣正昊, 周京晶, 李麗.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在高血壓人群體檢中的應用價值.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3, 8(17):1364-1365.
[5] 宋宏中, 張金潛, 謝正.經(jīng)顱多普勒對家族性高血壓高危人群的檢測價值.臨床醫(yī)學, 2009, 8(4):22-24.
[6] 尹珍, 任香順.經(jīng)顱多普勒對高血壓病檢測價值.吉林醫(yī)學, 2008, 10(19):1651-1652.
[7] 姜寒, 胡靜澤, 孔麗, 等.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檢測MCA與OA在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中的腦血流儲備研究.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4, 9(1):11-13.
[8] 張家瓊, 成祥林, 汪華, 等.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TCD)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診斷價值.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4(5): 24-2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022
2015-04-27]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醫(y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