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東
低分子肝素鈉聯(lián)合納絡酮治療急性腦梗死65例臨床分析
韓東
目的 探討低分子肝素鈉聯(lián)合納絡酮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65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5例)。對照組給予右旋糖酐、胞二磷膽堿藥物等的基礎治療,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及納洛酮治療, 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3.4%,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1.5%,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低分子肝素鈉聯(lián)合納絡酮可顯著提高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低分子肝素鈉;納絡酮;急性腦梗死
腦梗死具有發(fā)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點[1]。供應腦組織的動脈出現(xiàn)血栓和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液體、是腦梗死形成的主要原因。對于腦梗死的治療藥物及方法極多,傾向于從不同的發(fā)病機理進行綜合性的治療, 目前是主要圍繞腦保護及改善腦循環(huán)進行, 達到保護腦細胞和腦部血再通的目的[2]。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受治療的65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 探討低分子肝素鈉聯(lián)合納絡酮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 結果顯示低分子肝素鈉聯(lián)合納絡酮治療急性腦梗死取得滿意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65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腦梗死《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3]的診斷標準, 發(fā)病至入院時間6~48 h。將以上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右旋糖酐、胞二磷膽堿藥物, 適當脫水及控制血壓的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鈉腹壁皮下注射, 納洛酮加入5%葡糖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 2次/d, 連續(xù)治療14 d,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1.3 療效評定標準 按1986年全國第2屆腦血管病會議所定標準[3]?;局斡阂庾R恢復正常, 基本自理, 肌力正常。顯效:意識基本恢復, 生活基本自理, 肌力提高Ⅱ級以上。好轉:癥狀改善, 生活不能自理, 肌力提高Ⅰ級。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改善??傆行?(基本治愈+顯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治療方法治療14 d后, 對比其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3.3%(基本治愈11例占36.7%, 顯效14例占46.7%, 好轉4例占13.3%, 無效1例占3.3%),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1.4%(基本治愈8例占22.9%, 顯效10例占28.6%, 好轉9例占25.7%, 無效3例占8.6%),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腦梗死的大多數(shù)病例繼發(fā)于高脂血癥及高血壓, 首先出現(xiàn)血流緩慢、血粘滯度增高、微血栓形成等, 逐漸形成血栓, 出現(xiàn)壞死區(qū)及周圍的缺血半暗帶[4]。該病治療的關鍵在于治療及時、搶救缺血半暗帶, 及早改善缺血區(qū)的血液循環(huán), 恢復腦細胞的正常代謝。臨床癥狀較為復雜, 缺血后的遲發(fā)神經(jīng)元損傷是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機能損害的重要原因, 另外與腦缺血性血管大小、腦損害的部位、缺血的嚴重程度等有關。高凝狀態(tài)是血栓形成的關鍵因素, 因此溶栓治療是治療腦梗死的重要方法, 但該治療方法有嚴格的時間窗限制,對于超過6 h時間窗的患者, 抗凝治療是最有效的方法,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 平均分子量約4~6 kD, 具有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 對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響不大,其選擇性抗凝血性比值約為1.5~4.0, 分子量越低, 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越強, 與普通肝素相比半衰期長, 抗凝作用強, 不僅保持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且降低出血風險;結合在血管內膜, 促進氨基多糖釋放及血管再通, 建立側支循環(huán), 增加腦血流量, 防止缺血半暗帶不可逆損傷;改善血液粘稠度, 降低紅細胞壓積與纖維蛋白原濃度。納洛酮為阿片受體拮抗藥,競爭性拮抗阿片受體, 生效迅速, 拮抗作用強[5]。納洛酮能逆轉嗎啡樣物質的繼發(fā)性損傷, 增加腦灌注壓, 改善腦血流,增強神經(jīng)細胞的蛋白質合成, 延長受損神經(jīng)的存活時間。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3.3%,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1.4%,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低分子肝素鈉由于抗FIIa及Fxa活性作用較普通肝素具有更好的溶栓抗凝作用, 安全性高, 聯(lián)合納絡酮可顯著提高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 并能顯著改善腦灌注、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血液粘稠度, 無明顯毒副作用,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郭玉貞.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療腦梗死50例臨床觀察.當代醫(yī)學, 2012, 18(1):134.
[2] 周德生, 肖志杰, 吳艷玲, 等.化痰活血通絡法治療腦梗死偏癱及其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中醫(yī)藥學刊, 2012, 20(5):691-693.
[3] 劉立軍, 楊萬順, 孔祥力.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治療急性期腦梗死臨床體會.當代醫(yī)學, 2011, 17(27):64-65.
[4] 仇晨峰.依諾肝素鈉注射液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對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影響.海峽藥學, 2012(11):83-84.
[5] 呂小亮, 王旭輝, 舒曉春, 等.小劑量尿激酶聯(lián)合舒血寧對治療時間窗外腦梗死的療效分析.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8, 26(15):1185-l18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2.089
2014-08-19]
276017 山東省臨沂市羅莊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