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明 艾倩 楊紅梅
扁桃體摘除術后并發(fā)扁桃體窩血腫15例
楊會明 艾倩 楊紅梅
目的 探討扁桃體摘除術后扁桃體窩出血形成血腫后采取不同方法進行止血和治療。方法 980例行扁桃體摘除術術中出現(xiàn)扁桃體窩出血形成血腫1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合文獻進行分析。結果 15例采取多種止血方法止血徹底, 取得了良好效果。結論 術后最主要并發(fā)癥是出血, 甚至危及生命, 采用鎮(zhèn)靜止痛, 局部壓迫止血, 封閉療法, 止血藥物, 抗感染治療, 避免了危險的發(fā)生。
扁桃體摘除術;并發(fā)癥;窩內出血形成血腫;止血方法;預防與治療
扁桃體摘除術是耳鼻喉手術中最常見的術式之一, 早在公元600年時就有此手術的記載。手術適應證包括:反復發(fā)作的急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周圍膿腫、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并發(fā)肺心病、惡性或可疑惡性腫瘤等。雖然其為非常安全的手術, 但仍有風險, 最主要并發(fā)癥是出血, 部分患者止血相當困難, 甚至危及生命。本門診部于1996年1月~2014年9月行扁桃體摘除術980例, 術后出現(xiàn)扁桃體窩血腫15例, 采用多種止血方法取得了好效果。現(xiàn)回顧性分析臨床資料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5例, 年齡17~50歲, 平均年齡32.1歲,均為反復發(fā)作的慢性扁桃體炎患者, 病程6個月~ 5年, 均符合慢性扁桃體炎的診斷標準及手術適應證。手術類型:雙側扁桃體摘除術。類別:扁桃體窩出血形成血腫15例, 其中單側11例,雙側4例, 男12例, 女3例。血腫形成時間:術后4 h~5 d, 術后24 h內(原發(fā)性)3例, 術后24 h后(繼發(fā)性)12例。
1.2 采取方法 ①鎮(zhèn)靜及止痛:消除患者緊張情緒, 予以鹽酸哌替啶50 mg加鹽酸氯丙嗪25 mg肌內注射。②壓迫止血:扁桃體窩用棉球壓迫>10 min。③局部封閉:用1%鹽酸普魯卡因5 ml加適量0.1%鹽酸腎上腺素做扁桃體窩外緣上、中、下極向窩內封閉注射, 促使創(chuàng)面毛細血管收縮, 起到止血效果。④止血藥物應用:采取上述止血方法的同時應用止血藥物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⑤預防感染治療:由于口腔內止血操作時間長, 為預防感染應用抗生素治療。⑥必要時輸血治療:本組出血量均≤100 ml, 未出現(xiàn)需輸血的現(xiàn)象。
本組扁桃體摘除術后并發(fā)扁桃體窩血腫15例, 男性高于女性, 均為成年人, 均在局部浸潤麻醉下進行, 其中11例為彌漫性滲血, 4例為靜脈緩慢出血, 無動脈性出血者, 按上述措施進行止血并配合止血藥口服后, 止血徹底, 創(chuàng)面愈合好。
扁桃體切除術通常以剝離法較為常用。在局部浸潤麻醉下, 切開前后弓外側黏膜, 暴露扁桃體上極, 然后用剝離子鈍性分離扁桃體中部及下極, 最后用圈套器摘除扁桃體, 壓迫、結扎止血。對于一般的患者, 粘連較輕, 手術會非常順利,但對于少數(shù)粘連重的患者, 容易造成扁桃體殘留, 并導致血管破裂出血。術后出血是扁桃體摘除手術常見并發(fā)癥。扁桃體摘除術后出血形成血腫, 原發(fā)性原因多因手術操作不當,層次不清, 扁桃體未在被膜下鈍性分離, 止血不徹底或術中麻醉欠佳, 患者不能夠耐受而不配合造成殘體存留所致。繼發(fā)性原因常發(fā)生于術后24 h之后, 多因創(chuàng)面感染侵蝕小血管或扁桃體窩偽膜因過早進食導致被動剝脫引起出血, 形成血腫。術后劇烈咳嗽致創(chuàng)面血管末端重新開放, 也可以導致出血, 形成血腫。男性血腫發(fā)生率多于女性, 可能與男性嗜好煙酒, 咽部黏膜肥厚和充血, 術中剝離易出血, 加之纖維組織過多, 妨礙血管收縮有關[1]。扁桃體術后出血形成血腫,與其他疾病(如慢性腎炎、甲狀腺病史、糖尿病、血液病等)也有密切相關。扁桃體伴肝臟疾病術后出血, 不易凝血。術前感染未控制, 長期口服阿司匹林及中藥治療后, 術中局部麻醉中加入過量鹽酸腎上腺素, 導致血管收縮過后, 都可以出血形成血腫。
預防扁桃體摘除術后出血形成血腫, 首先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 術前需做常規(guī)檢查, 血常規(guī)和凝血功能。急性扁桃體炎和慢性扁桃體炎急性發(fā)作應在抗感染治療20 d后手術。女性經期避免手術, 服用阿司匹林、激素、中藥等藥物, 應停藥后1周進行手術[2]。應用1%的鹽酸普魯卡因溶液10 ml或1%鹽酸利多卡因溶液10 ml中加入0.1%鹽酸腎上腺素3~4滴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即可。術中注意解剖層次, 發(fā)現(xiàn)活動性出血進行結扎止血。術后密切觀察, 防止創(chuàng)面出血。首先禁食2 h后無出血現(xiàn)象進食雪糕、冰淇淋, 促進創(chuàng)面小血管處于收縮狀態(tài), 忌熱飲, 術后3 d內進流質飲食, 4~7 d內進半流質飲食, 以溫熱為宜, 不要過早吃硬食物。術后不要用力咳嗽咳痰或劇烈咳嗽打噴嚏, 有打噴嚏先兆時可張口深呼吸。術后1~2 d窩內創(chuàng)面出現(xiàn)偽膜, 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或淡鹽水漱口, 便于創(chuàng)面早日愈合。扁桃體摘除術一般為門診手術, 術后患者回家要隨時保持聯(lián)系, 囑患者家屬密切觀察, 如有咽部血性分泌物一定要吐出, 一是避免引起胃腸道反應, 二是避免術后出血誤吸、誤診。
一旦發(fā)生扁桃體窩血腫伴滲血, 首先安慰患者, 解除顧慮, 根據(jù)血腫的部位, 出血情況, 而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扁桃體窩內血腫伴滲血, 盡量不要清除血腫, 先用棉球壓迫創(chuàng)面達10 min以上, 仍有出血或滲血采用局部封閉法促使創(chuàng)面內小血管收縮, 達到止血。對于動脈小血管活動性出血,即須去除血腫暴露創(chuàng)面, 采用結扎或縫扎止血。對于扁桃體下極部出血, 如系殘體即予切除。有感染現(xiàn)象應用抗生素,必要時肌內注射或靜脈應用止血藥物。
綜上所述, 采取必要的措施, 術后扁桃體窩血腫伴滲血是可以預防和解決的。
[1] 姜泗長.手術學全集(耳鼻咽喉科學卷).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1994:426.
[2] 汪國武.扁桃體切除術后原因分析與治療.實用臨床醫(yī)學, 2004, 5(3):108-10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66
2015-01-26]
300220 天津警備區(qū)門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