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寅生
腦血管病預防中的抗高血壓治療策略
趙寅生
伴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 現(xiàn)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此時代背景下, 受到諸多相關因素的影響, 高血壓與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很多研究證明, 對于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中,抗高血壓治療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對于腦血管病的防范能夠起到積極的意義。而目前抗高血壓治療的最主要目的被認為是保證血壓值達標準和保護心、腦、腎靶器官, 借此來達到預防腦卒中疾病和降低腦卒中疾病的發(fā)病率。本文將以此為出發(fā)點, 淺談腦血管病預防中的抗高血壓治療策略。
腦血管??;腦卒中;高血壓;抗壓治療
在腦血管疾病當中, 高血壓是最為嚴重的危險因素, 對于抗高壓治療對于腦卒中危險性的降低, 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仡檱鴥韧饨嗄曛械呐R床研究能夠看到, 降壓藥物具有著諸多類型, 而其中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s)不僅對于抗高血壓具有著積極的療效, 同時其對于房顫、逆轉左心室肥厚、預防糖尿病等均具有著一定的防治作用[1]。與此同時, 還有研究表明, 鈣通道拮抗劑(CCBs)能夠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對于腦血管病的防治亦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2]。在此基礎上, 很多研究采用將兩者結合共同治療的方式, 結果顯示, 對于腦卒中的預防更具有較為顯著的療效。
相關研究顯示, 就腦卒中的發(fā)病率來看, 高血壓患者的發(fā)病率要高出非高血壓者4倍以上。關于高血壓對腦血管疾病的影響, 我國《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中亦有明確的定論:即高血壓是引發(fā)腦出血與腦梗死的最大危險因素。據(jù)此便能夠判定高血壓的發(fā)病, 對于并發(fā)腦血管病具有著直接的影響,雖然兩者相互獨立, 但卻具有著特定的內在關聯(lián)。有研究顯示,正常情況下, 收縮壓每上升10 mm Hg(1 mm Hg= 0.133 kPa), 則腦血管病的發(fā)病幾率便會增加49%;舒張壓每增加5 mm Hg,則對應的腦血管發(fā)病幾率就會增加46%。研究可知, 即便是正常人, 都需要面臨這樣的風險,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 危險性的大幅上升也就顯而易見。而血壓又是動態(tài)的, 具有特定的節(jié)律性, 通常情況下, 血壓在深夜降為最低, 而在清晨升為最高, 因此很多急性腦血管疾病均多發(fā)于清晨時段。同時, 絕大多數(shù)被認為有效控制住了血壓的患者, 在清晨測量時會依然表現(xiàn)出高血壓狀態(tài)。
由此可見, 腦血管疾病同高血壓之間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而要想保證抗高血壓治療的有效性, 又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醫(yī)學界的進一步努力。
鑒于上述高血壓對腦血管疾病的影響, 抗高血壓治療的最主要目的在于使血壓恢復正常, 并保護心、腦、腎靶器官?!吨袊X血管病防治指南》提出, 減少腦卒中并發(fā)率的相對安全血壓范圍為<140/90 mm Hg, 在此基礎上有大型研究對此進行了證實, 結論同此一致, 其中腦卒中發(fā)病率下降的幾率按照男性、女性與老年人分類, 分別為34%、38%和36%[3]。由此可見, 抗高血壓治療對于預防腦血管疾病具有著積極的意義。
目前, 臨床中常用的降壓藥包括ARBs、CCBs等, 關于其他未被證實療效的藥物如腎素抑制劑或醛固酮受體阻滯劑等均有待進一步試驗研究。當前的降壓藥雖然具有一定的降壓效果, 但不同的藥物之間勢必存在著特定的差異性, 因此不同個體對于藥物的選擇也應當有所不同。降血壓三聯(lián)協(xié)作組通過臨床研究證實, 利用ARBs進行抗高血壓之后, 腦卒中發(fā)病率降低明顯, 證實效果要優(yōu)于CCBs和利尿劑等。另有研究在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匯總之后展開, 結果進一步證實了ARBs的效果為最優(yōu)。
3.1 一級預防 關于降壓藥物對腦卒中疾病的預防, 均已被證實具有積極的療效, 腦卒中的發(fā)病幾率同血壓變化亦呈直接的正相關關系, 因此能夠得出, 預防高血壓患者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降血壓是最可行與最有效之舉。有研究通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雷米普利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研究, 結論顯示, 雷米普利對于腦卒中疾病的防控作用明顯,因此得出了預防腦卒中必須要降血壓的結論。后期陸續(xù)有研究采用ARB纈沙坦、CCB氨氯地平、ARB坎地沙坦與ARB厄貝沙坦等藥物作用進行研究, 得出的結果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但總結論卻明顯抑制, 認為ARB的效果體現(xiàn)在降血壓的同時還能夠形成對腦血管的有效保護。
3.2 二級預防 降血壓是降低腦血管疾病的有效因素, 因此對此的二級預防, 仍是以降血壓為主。通過諸多研究成果的積累, 抗高壓治療藥物的更新始終未停止, 很多國際性的大型臨床研究中已經(jīng)得出CCBs能夠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結論, 因此適合用于腦卒中預防與治療的首選藥品。因此有研究證實, 將ABRs同CCBs兩者結合共同進行腦卒中預防與抗高血壓治療具有著更為優(yōu)異的效果。
綜上所述, 高血壓是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為有效控制腦血管疾病發(fā)病, 抗高血壓治療實為有效之舉。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 各種降壓藥物均具有著積極的降壓效果,但關于高血壓的治療, 不同人群所表現(xiàn)出的臨床效能也存在著差異性。很多研究證實, ARBs與CCBs聯(lián)合用藥, 是目前最理想的腦血管病預防中的抗高血壓治療方案,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段京莉, 張石革.抗高血壓藥的臨床應用進展——高血壓治療與合理用藥專家圓桌會議紀要.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2(2):97-99.
[2] 劉星, 吳壽嶺, 梁潔, 等.短效聯(lián)合與長效單藥抗高血壓治療對隨診間收縮壓變異性的影響.中華高血壓雜志.2012(6):575-579.
[3] 劉莉, 葉鵬.空腹血糖、糖尿病治療、血壓和抗高血壓治療對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一項包括7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30年隨訪研究.中華高血壓雜志.2013(4):33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193
2015-07-10]
674100 云南省玉龍縣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