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華 林其玲 劉莉莉
來氟米特聯(lián)合小劑量激素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
周志華 林其玲 劉莉莉
目的探討來氟米特聯(lián)合小劑量激素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110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55例, 對照組采用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小劑量激素治療,實驗組采用來氟米特聯(lián)合小劑量激素治療, 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jié)果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87.27%明顯高于對照組70.91%(P<0.05);兩組患者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膽固醇水平治療后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 實驗組改善程度均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91%明顯低于對照組34.54%(P<0.05)。結(jié)論來氟米特聯(lián)合小劑量激素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較好, 不良反應較低, 值得推廣應用。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來氟米特;小劑量激素;臨床療效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主要是指激素治療不敏感且易反復發(fā)作的腎病綜合征, 約占腎病綜合征的30%~50%, 不良反應較多, 復發(fā)率較高, 是臨床腎病中較難治療的病種[1]。來氟米特是一種具有抗增殖活性的免疫抑制劑, 多用于類風濕的治療, 近年來, 隨著臨床經(jīng)驗的不斷積累, 來氟米特已逐漸在難治性腎病綜合征中得到應用, 為探討來氟米特聯(lián)合小劑量激素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 本院對55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采用該法進行治療, 效果較好,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0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 男61例, 女49例, 年齡22~49歲, 平均年齡(35.2±3.9)歲, 病程3~32個月, 平均病程(21.3±3.8)個月, 所有患者均符合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2], 并具有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特點:經(jīng)強的松標準治療后無效;或強的松治療雖有效, 但停用后復發(fā)(半年內(nèi)復發(fā)多于2次或1年內(nèi)復發(fā)3次);經(jīng)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減量后或停藥后2周內(nèi)復發(fā)或復發(fā)超過3次。排除其他繼發(fā)性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患者。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抗凝、降血脂、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 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小劑量激素治療, 每天給予強的松0.5 mg/kg, 口服, 尿蛋白轉(zhuǎn)陰后維持在10~15 mg/d, 毎2周靜脈滴注環(huán)磷酰胺600 mg;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來氟米特聯(lián)合小劑量激素治療, 每天給予強的松0.5 mg/kg, 口服, 尿蛋白轉(zhuǎn)陰后維持在10~15 mg/d, 每天給予來氟米特50 mg, 分2~3次口服, 3 d后改為20 mg, 最后每天10 mg維持。所有患者均治療6個月。
1.3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jù)相關文獻[3], 將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和無效3類。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 24 h尿蛋白定量少于0.3 g, 每升血清蛋白多于35 g,腎功能恢復正常為完全緩解;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 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多于一半, 腎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為部分緩解;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各項指標無明顯變化或有惡化趨勢為無效??傆行?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完全緩解20例, 部分緩解19例, 無效16例, 總有效率為70.91%;實驗組患者完全緩解31例, 部分緩解17例, 無效7例, 總有效率為87.27%,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膽固醇水平分別為(3.71±1.48)g/ 24 h、(25.31±5.68)g/L、(9.01±2.18)mmol/L, 治療后分別為(0.93±0.32)g/ 24 h、(35.91±2.88)g/L、(4.12±1.39)mmol/L;實驗組患者治療前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膽固醇水平分別為(3.84±1.51)g/ 24 h、(25.37±5.72)g/L、(8.96±2.22)mmol/L,治療后分別為(0.60±0.36)g/ 24 h、(40.01±2.84)g/L、(3.02± 1.45)mmol/L。治療后較治療前相比, 同組間各項指標均明顯改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各項指標改善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 對照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19例, 發(fā)生率為34.54%, 其中, 胃腸道反應6例, 肝功能異常7例, 脫發(fā)4例, 骨髓抑制2例, 實驗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6例, 發(fā)生率為10.91%, 其中, 胃腸道反應2例, 肝功能異常3例, 脫發(fā)1例。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是腎臟領域中較為棘手的問題, 臨床上多采用激素聯(lián)合免疫抑制劑治療, 雖具有一定的療效, 但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不良反應較多, 部分患者不耐受。來氟米特是一種新型的免疫抑制劑, 能有效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和DNA、RNA的合成, 減輕炎性反應, 與環(huán)磷酰胺相比,不良反應較少。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前者治療后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膽固醇水平改善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后者,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與文獻[4]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 來氟米特聯(lián)合小劑量激素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較好, 不良反應較低, 值得推廣應用。
[1] 張濤, 賀利成, 葉良君.來氟米特合并小劑量激素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療效觀察.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1, 17(7):929-930, 933.
[2] 葉任高, 陳裕盛, 方敬愛.腎臟病診斷與治療及療效標準專題討論紀要.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腎病雜志, 2003, 4(6):355-357.
[3] 胡瓊.來氟米特合并小劑量激素治療腎病綜合征的療效觀察.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20):68-69.
[4] Perorigera, Mariettex, Kunfz J L, et al.Safety of inflixitob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leflunomicde or azathioprine in daily clinical practice.J Rheumatol, 2006, 33(5):865-86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097
2014-11-14]
443000 三峽大學人民醫(yī)院,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腎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