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梅
淺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治療體會
馬洪梅
目的 探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治療體會。方法 對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進行資料分析。結果 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治愈58例,2例治療效果顯著。結論 應用合適的藥物對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良好。
消化不良;臨床治療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組患者有上腹部疼痛、燒灼感、早飽感以及餐后出現(xiàn)上腹飽脹的情況,并伴隨有食欲減退、惡心或嘔吐等上消化道的癥狀,且要排除可以引起此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臨床綜合征,是臨床上最常見到的一種功能性的胃腸病[1]。普通人群中患有此病的患者占19%~41%。筆者對此病進行了深入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其中確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為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30~55歲;病程5個月~15年;患者均飲食不節(jié)、過度疲勞?;颊咧髟V餐后飽脹、上腹部疼痛等,少數(shù)患者有惡心、嘔吐等狀況。
1.2方法
此病的治療原則為對癥治療,遵循綜合治療以及個體化治療。1.2.1一般治療 有效的幫助患者意識到且理解此病的病情,協(xié)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患者避免煙、酒、刺激性等食物,最好不要進食脂肪等容易使胃部排空延緩類的食物,告知患者要避免服用非甾體類的抗炎藥,要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及良好的心態(tài)。
1.2.2藥物治療(1)抗酸劑:此類藥物可以直接中和胃酸,快速的減輕酸的相關狀況。常用的有以下兩類,氫氧化鋁和鋁碳酸鎂[2]。但是這類藥物作用的時間短、并且服藥的次數(shù)多、長期服用會有明顯的不良反應,不提倡長時間的應用此藥物。(2)抑酸劑:對出現(xiàn)上腹部疼痛、并伴有灼熱感癥狀的患者,可給予使用H2受體拮抗劑(H2RA)和質子泵抑制劑(PPI)。H2RA常用的制劑有以下幾種,他們的用法為西咪替丁400 mg、雷尼替丁150 mg、法莫替丁20 mg、尼扎替丁150 mg,在餐前半小時服用,每天服食兩次。通常情況下6~8周為一個療程,在患者的癥狀得到緩解以后還可以逐漸減少用量。PPI常用制劑及用法為奧美拉唑20 mg、泮托拉唑40 mg、雷貝拉唑10 mg,每天口服一次。一般療程為4~6周。尚沒有證據(jù)表明某種PPI優(yōu)于其他PPI制劑。(3)促動力劑:其用于與進餐有關的上腹部的癥狀,例如飽脹不適和早飽等癥狀[3]。經(jīng)常使用的有:①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包括:甲氧氯普胺:5~10 mg,每天三次。此藥具有較強烈的止吐的作用,能夠增強胃部的動力。此藥不能長期、大量使用,因為可以導致錐體外系反應。②多潘立酮10~20 mg,每天3次,在進餐前的30分鐘服用,可選擇性拮抗外周多巴胺Dz受體,不透過血腦的屏障,所以沒有錐體外系的不良反應,但是10%~15%的患者是可以引起可逆性的血催乳素水平升高的,患者可出現(xiàn)乳房脹痛和泌乳的現(xiàn)象。③依托必利50 mg,每天三次,通過拮抗多巴胺Dz受體還有抑制乙酰膽堿酯酶活性可以顯著的改善FD患者的腹痛以及腹脹的情況。④5-羥色胺4(5-HT4)受體激動劑:莫沙必利藥物的作用則是多潘立酮的10~12倍,通常使用的的劑量為5 mg,每天三次,患者需在飯前服用,能夠有效的改善此病的癥狀。并且此類的藥物沒有明顯的心血管不良反應。(4)助消化藥:此類藥物有復方消化酶和益生菌制劑,都是可以改善與進餐有關的腹脹以及食欲減退的情況,是作為治療消化不良的輔助藥物類使用。(5)根除幽門螺桿菌:只有少量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FD患者或許會出現(xiàn)一定的療效,可以嘗試使用此方法。(6)抗抑郁藥物:對于有患者出現(xiàn)抑郁、焦慮的情況,可以從小劑量抗抑郁藥物開始服用,經(jīng)常使用的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有阿米替林以及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等,均需要從小劑量開始,且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對藥物出現(xiàn)不良反應。
1.2.3精神心理治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以及心理干預是除了藥物治療以外會對患者的治療產(chǎn)生療效的方法。
1.2.4治療策略在改變生活方式、調節(jié)飲食結構的基礎上,進行2~4周經(jīng)驗性治療。
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治愈58例,2例治療效果顯著。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經(jīng)我院研究應該與以下因素相關。胃腸運動功能障礙,本病的主要發(fā)病原因就是基礎的胃腸運動功能發(fā)生了障礙,約有40%的FD患者都會存在胃排空延緩的情況,或許是與胃電節(jié)律發(fā)生紊亂、胃-十二指腸協(xié)調運動障礙有關。FD患者的近端胃適應性舒張功能受到了損傷,導致順應性下降,從而使患者在就餐后的食物分布發(fā)生了異常,患者就會在餐后感到飽脹等[4]。內(nèi)臟高敏感性,患有FD的患者對胃部擴張刺激的不適感要高于健康者很多,因此可以表明患有FD者存在內(nèi)臟高敏感性,因而可能與外周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中樞整合等水平異常相關。胃酸分泌改變,雖然FD患者的胃酸分泌還是在正常的范圍內(nèi),只要不刺激酸的分泌就不會增加,其表現(xiàn)為在空腹的時侯上腹部就會出現(xiàn)不舒服或者是有疼痛的感覺、在進食以后得到緩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不直接影響FD患者的癥狀,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也只能使不超過10%的患者癥狀得以長期緩解。幽門螺桿菌感染在FD發(fā)病中不起主要作用。精神心理因素,大概有一半以上患有FD的患者都會存在心理性的障礙,F(xiàn)D的嚴重程度與抑郁、焦慮及恐懼等有一定的關系。FD患者常有明顯的個性異常和不同的處世方式,疑病心理較重,對軀體癥狀易產(chǎn)生過度反應,具有特殊的就醫(yī)行為和思維,傾向于經(jīng)常到醫(yī)院看病。
[1] 陳壽菲,黃可成. 功能性消化不良2118例臨床治療特點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脾胃雜志,2000,8(3):139-141.
[2] 唐艷萍,姚宏昌,李方儒,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綜合治療的臨床研究[J]. 中華消化雜志,2002,22(4):247-249.
[3] 韓瑞,張春暉,范宏宇.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進展[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7):137-138.
[4] 施勇. 曲美布丁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6(4):74-75.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MA Hongmei,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angzhi Yimianpo, Shangzhi 150622,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patients in 2010 to 2012 in our hospital data analysis. Result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were cured 58 cases, 2 cases of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Conclusion The right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good results.
Indigestion, Clinical
R57
B
1674-9308(2015)08-008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8.077
150622 黑龍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