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芝艷蘇新民
(1山東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附屬醫(yī)院內科,萊陽 265200;2山東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中醫(yī)系中醫(yī)基礎教研室,煙臺 264199)
健康教育對降低腦梗塞復發(fā)率的效果評價
馬芝艷1蘇新民2*
(1山東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yī)院內科,萊陽 265200;2山東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中醫(yī)系中醫(yī)基礎教研室,煙臺 264199)
目的探討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對降低腦梗塞復發(fā)率的作用。方法選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對干預組人群進行為期三年的健康教育,對照組按照隨機健康教育傳統(tǒng)模式處理,三年后比較兩組復發(fā)率。結果干預組復發(fā)率為3.2%,對照組復發(fā)率為22.4%,兩組比較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015)。結論健康教育對降低腦梗塞復發(fā)率有較好的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
健康教育;腦梗塞;復發(fā)率;中風
腦梗塞 (Cerebral Infarction, CI),是腦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缺血,缺氧,導致局限性腦細胞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腦梗塞包括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塞和腦栓塞等,是缺血性腦卒中的總稱,約占全部腦卒中的70%[1]。它是一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給個人、家庭造成了極大的痛苦。
近年來,隨著臨床診斷與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死亡率雖有所下降,但復發(fā)率卻不容樂觀。有文獻報道,腦梗塞的復發(fā)率約為23%[2],且病死率、致殘率及治療費用均較首次發(fā)病者高[3],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嚴重影響。因此,如何防止其復發(fā)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傳統(tǒng)短期隨機的健康教育對降低腦梗塞復發(fā)缺乏持久性。本課題從健康教育入手,探討其對腦梗塞復發(fā)率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來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山東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yī)院收治的腦梗塞初發(fā)患者,共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120例患者,以投擲硬幣法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62例,其中男32例,女30例,平均年齡(55.61±11.03)歲;對照組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平均年齡(53.18±10.02) 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1.2 排納標準 納入標準:發(fā)病時符合腦梗塞診斷標準者。病例排除標準: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大面積腦梗塞患者;合并嚴重心血管病、糖尿病、腎臟病及惡性腫瘤等患者。
1.3 診斷標準
1.3.1 腦梗塞診斷標準 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并經頭顱CT或MRI檢查證實。
1.3.2 復發(fā)診斷標準 原有初發(fā)癥狀和體征加重,距初次發(fā)作時間大于一個月,出現新的神經系統(tǒng)功能缺損癥狀。上述情況均經頭顱CT或MRI證實。
1.4 健康教育分組 干預組患者由經過專業(yè)培訓的4名護師,通過與患者面對面交談、舉辦健康教育講座、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等方式進行,為期3年。定期(次/3個月)隨訪,并詳細記錄。根據隨訪的信息,及時調整健康教育方案。對照組患者由經過專業(yè)培訓的護師對患者進行隨機講解、示范等傳統(tǒng)健康教育。三年后比較兩組復發(fā)率。
1.5 健康教育措施
1.5.1 疾病基礎知識情況 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危險因素、治療、預后等內容。
1.5.2 心理教育 此類患者病后大多有不良的心理反應,初期多表現為焦慮,易激惹,后期則出現抑郁,悲觀等情感障礙,因此,做好心理疏導,減輕心理負擔很有必要。
1.5.3 健康相關行為干預 “健康行為是指朝向人類健康期望且客觀上有利于健康的行為[4]”,如合理膳食、規(guī)律的作息等。
合理膳食:為控制體重,降低血脂、血壓,囑其低鹽清淡飲食,鹽每日低于5 g;食材搭配應少葷多素。在烹制方法上也應有所約束,如烹飪食物時少用鹽或醬油淹漬,少用燜、炒、炸、燒等方法,尤其是油炸。多用燉、煨、蒸、煮、熬、涼拌等方法。炒菜時,要嚴格限制食用油用量(20~30 g),不能太油膩;多食水果、蔬菜等食物;鼓勵患者多飲水,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水后再活動,以減少血液粘稠度,以利血液循環(huán);建議多食用一些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如洋蔥、綠豆、蘋果等;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囑其嚴格執(zhí)行糖尿病飲食。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囑其戒酒,如果難以戒斷,應嚴格限制每日酒精的攝入量(20~30 g)。但應絕對禁止長期大量飲用各類酒水或含酒精的飲料。囑其嚴格戒煙。起居訓練:制定作息計劃,形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鼓勵參與社交活動,或參與適度的體育鍛煉,以利自身康復。遵醫(yī)行為:指導患者嚴格遵從醫(yī)囑,合理、按時、按量服藥。如伴有高血壓的患者,應經常自測血壓并堅持服藥,禁止自行隨意減少或增加藥量。合理利用社區(qū)保健服務:定期測體重、血壓、血脂、血糖等,嚴密觀察自身動態(tài)變化,以便及時發(fā)現潛在危險。
1.6 統(tǒng)計分析 組間樣本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顯示,干預組復發(fā)2例,復發(fā)率3.2%,對照組復發(fā)13例,復發(fā)率22.4%,經統(tǒng)計學處理 (χ2=10.0874,P=0.0015),兩組復發(fā)率比較有高度顯著性差異,說明健康教育對降低腦梗塞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見表1)。
表1 兩組健康教育干預腦梗塞復發(fā)率療效比較 [例(%)]
腦梗塞的復發(fā)是可預防的,但文獻顯示,患者對此類疾病相關知識普遍缺乏,對不良生活方式缺乏正確認知[5]。因此,對相關人群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對于腦梗塞防治工作有重要意義。
腦梗塞的復發(fā)常常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多數研究證實,影響腦梗塞的復發(fā)因素中,某些因素為高危因素。如呂媛等的研究表明,腦梗塞復發(fā)的危險因素主要是糖尿病史、家族卒中史、血壓控制情況[6]。吳慶文等也認為腦梗塞復發(fā)的高危因素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7]。歸納起來,高血壓、糖尿病等是公認的高危因素。因此,主要針對以上這些高危因素給予干預,必將有效降低腦梗塞復發(fā)的風險。
影響腦梗塞的復發(fā)的因素中,還包括了個人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飲酒、吸煙。調查顯示吸煙10年或10年以上的腦梗塞患者復發(fā)率高于吸煙10年以下的腦梗塞患者[8]。而長期大量飲酒可使小動脈收縮壓增高并誘發(fā)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釋放,使血栓形成和附壁血栓脫落從而導致腦梗塞的發(fā)生[9]。以上因素雖不是腦梗塞的高危因素,但飲酒、吸煙對腦梗塞高危因素高血壓、糖尿病等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如吸煙時煙草中尼古丁長期刺激交感神經而使血管收縮壓升高,還可使脂質代謝異常,引起動脈硬化[10]。因此,戒除以上不良生活習慣也有助于復發(fā)率的降低。
本課題從以上因素入手,主要針對腦梗塞患者進行了有效、長期、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分別從介紹疾病基礎知識、心理教育、合理膳食、戒除煙酒、起居訓練、遵醫(yī)行為、合理利用社區(qū)保健服務等方面給予指導。經過三年的健康教育之后,患者對本疾病防治知識的認識有所提高,不良行為得到了有效控制,健康行為得到了加強。研究結果發(fā)現,本方法在降低腦梗塞復發(fā)率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與對照組比較有高度顯著性差異,展現了長期連續(xù)性健康教育在本病防治上的良好前景。這對改善病人的預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有重要的促進意義。但要注意的是,腦梗塞的防治是一個系統(tǒng)的大工程,所涉及的問題較多,僅僅通過護理人員的努力是不夠的,它需要社區(qū)、醫(yī)療單位、家屬等各層面的有力支持和全面協(xié)作,以構建全面、立體、綜合的防治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降低腦梗塞的復發(fā)率,改善腦梗塞患者的生存質量。
腦梗塞患者多為老年人,健忘是老年人的一大特點,隨機講解、示范的傳統(tǒng)健康教育模式對健忘的老年人有一定的預防腦梗塞復發(fā)的效果,但存在明顯的缺陷,因為這一群體健忘。而有效、長期、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方法不斷強化、鞏固健康意識。使老年人長期處于預防疾病復發(fā)的最佳狀態(tài)。本課題研究結果顯示:對老年人進行長期、系統(tǒng)健康教育比隨機講解、示范的傳統(tǒng)健康教育模式在預防疾病復發(fā)方面效果顯著。
[1]王維治.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34.
[2]劉欣,王建筑.復發(fā)性腦梗死93例臨床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1,23(2):8.
[3]夏斌,趙忠新,張玲珍,等.復發(fā)性腦梗死患者外周血黏附分子的變化[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23(4):415-417.
[4]李君榮.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教程[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19.
[5]吳旭麗,林衛(wèi)英,郁明素,等.不同居住地腦卒中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狀況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5):416-418.
[6]呂媛,易尚輝,李旭紅,等.腦梗塞復發(fā)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7,30(1):85-87.
[7]吳慶文,陳長香.腦梗塞復發(fā)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11):1041-1042.
[8]張素平,劉玉華,何銳,等.腦梗死復發(fā)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2,28(5):376-378.
[9]閻曉波,王麗華.中青年腦梗死的病因探討[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1997,31(3):246.
[10]張素平,劉玉華,梁瑞華.中青年復發(fā)性腦梗死的發(fā)病學研究[J].廣州醫(yī)藥,2002,33(1):10-11.
Eval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to Reduce Recu rrence Rate of Cereb ral In farction
MAZhiyan1,SU Xinmin2
(1Medicinedepartment,affiliatedhospitalof Shandongcollege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aiyang265200,China;2 Department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asis,Shandongcollege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Yantai264199,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to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brain infarction.Methods12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Health education for a period of three years of intervention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of the traditionalmode of random health education,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of the rate of recurrence after three years.Results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3.2%,control group,the recurrence rate was 22.4%,the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ight(P=0.0015).ConclusionHealth education to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has better effect,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health education;cerebral infarction;recurernce rate;stroke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2.065
1672-2779(2015)-02-0124-03
*通訊作者:suxinmin2002@sina.cn
楊 杰 本文校對:祝建材
2014-11-24)